您现在的位置是:丽姿网 > 美文故事 > 美文故事

与家这个字有关的故事有

枝枝故事会2022-11-23美食美味人已围观

民间故事,大人就是小孩的榜样,不信您往下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枝枝故事会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与家这个字有关的故事有1


欢迎大家来到枝枝故事会,今天给大家讲的故事是这样的,有家小吃店,中午尖峰时间过去了,原本拥挤的小吃店,客人都已散去,老板正要喘口气翻阅帐单的时候,有人走了进来。那是一位老爷爷和一个小女孩。牛肉汤饭一碗要多少钱呢?爷爷坐下来拿出钱袋数了数钱,叫了一碗汤饭,热气腾腾的汤饭。爷爷将碗推向孙女面前,小女孩吞了吞口水望著爷爷说:“爷爷,您真的吃过午饭了吗?”“当然了”爷爷含着一块萝卜泡菜慢慢咀嚼。一晃眼功夫,小女孩就把一碗汤饭吃了个精光。老板看到这幅景象,走到两个人面前说:“老爷爷,恭喜您,您今天运气真好,是我们店的第一百个客人,所以免费。”之后过了一个多月的某一天,小女孩蹲在小吃店对面像在数著什么东西,使得无意间望向窗外的老板吓了一大跳。

原来小女孩每看到一个客人走进店里,就把小石子放进她画的圈圈里,但是午餐时间都快过去了,小石子却连五十个都不到。心急如焚的老板打电话给所有的老顾客:“很忙吗?没什么事,我要你来吃碗汤饭,今天我请客。”像这样打电话给很多人之后,客人开始一个接一个的到来。“九十一,九十二,九十三..…..”小女孩数得越来越快了。终于当第九十九个小石子被放进圈圈的?那一刻,小女孩匆忙拉著爷爷的手进了小吃店。“爷爷,这一次换我请客了。”小女孩有些得意地说。真正成为第一百个客人的爷爷,让孙女招待了一碗热腾腾的牛肉汤饭。而小女孩就像之前爷爷一样,含了块萝卜泡菜在囗中咀嚼着。“也送一碗给那女孩吧。”老板娘不忍心地说道。“也送一碗给那小女孩吧。”老板娘不忍心地说。“那小女孩现在正在学习不吃东西也会饱得道理!呼噜……吃得津津有味的爷爷问小孙女:“要不要留一些给你?”没想到小女孩却拍拍她的小肚子,对爷爷说:“不用了,我很饱,爷爷您看……”

故事很感人,可以讲给自己家的小孩听,喜欢这个故事的朋友麻烦给文中的小女孩点个赞哟!

与家这个字有关的故事有2

01

两代四人,接力著史

北宋有一位叫苏舜钦的诗人,为人豪放不羁,喜饮酒。他娶宰相杜衍之女为妻,苏舜钦在岳父家小住时,每天晚上都要点灯读书,边读书边饮酒,杜衍对此十分好奇,让一位家丁暗中观察。但见苏舜钦全神贯注,神情随书页翻飞忽而惋惜万分,忽而大声称快,将一杯酒一饮而尽。家丁向杜衍报告苏舜钦的举动,杜衍说:“有那么好的下酒物,喝上一斗不为过。”

杜衍说的下酒物即苏舜钦所读之书。此书为何?史料留下了明确的记载,是《汉书》,苏舜钦当晚所读的是其中的《张良传》。《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司马迁的《史记》并称“史汉”。

《史记》开纪传体之先河,此后历代正史都循这一体例编写,《史记》上起五帝,下至司马迁生活的时代,书写了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一部通史。《汉书》起于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讫于王莽地皇四年(23年),是一部“包举一代”的断代史。

如果说《史记》的写作历程,照见了司马迁一人忍辱负重矢志著史的坚韧,那么《汉书》的写作历程,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家族接力著史的传承。《汉书》的主要完成者是东汉的班固,这位史学家还是一位文学家,他尤其擅长写赋,其《两都赋》乃汉赋名篇,《汉书》的最后一卷《叙传》,介绍班固家族历史,并用赋的形式介绍《汉书》篇目。正是因为班固的文学才华,《汉书》的文辞典雅优美,这是后人推崇《汉书》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班固之前,他的父亲班彪已经开始了著史工作。班彪曾一度出仕,但“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间”。司马迁的《史记》问世后,有不少学者续写其后的历史,但班彪觉得这些学者的作品都不好,配不上《史记》。他本人续写了数十篇,后来班固写《汉书》时运用了这些成果。班彪续写《史记》,对其体例有所损益,《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个部分,他所撰的续篇“慎核其事,整齐其文,不为世家,惟纪、传而已”,这一体例也为《汉书》继承。

班彪去世时,班固23岁。按照古代礼法,他回到故乡居丧,“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这可以看作是班固著《汉书》之始。汉明帝永平年间(58年—75年),班固的人生迎来转折,他的史才获得明帝的赏识,被授予兰台令史一职。兰台常用来指宫廷藏书机构,能够出入于宫廷藏书机构,得见他人所不能见之书,这为班固修史提供了方便。

班固像

到汉章帝建初年间(76年-84年),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将《汉书》的主体部分完成了,此书一经问世便获得大家的推崇。班固在《叙传》中表露自己不甘心只做一位史学家,他渴望更大的成功,遂有日后随窦宪北征匈奴、燕然勒铭之举。班固的弟弟班超,支持哥哥修史的事业,班超曾任西域都护,应当为《汉书》中的《西域传》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

《汉书》分为纪、传、表、志四个部分,班固未能完成“表”和《天文志》,这项工作是由班固的妹妹班昭和同时代的马续完成的。班昭当时便以“博学多才”著称于世,她嫁给曹世叔为妻,人们尊称她为“曹大家”。《汉书》凝聚了班氏家族两代四人的心血,家学的传承为这部“言皆精炼,事甚该密”的史著的完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关于家学、家风、家训的传承故事在《汉书》中还有很多。

02

不尚虚言 笃实躬行

《汉书》中记载了一位“万石君”,他真实的名字叫石奋。西汉官员的等级与俸禄以粮食为单位。这位“万石君”不简单,以恭谨著称,15岁时侍奉汉高祖刘邦,后来又被推举为汉景帝的老师。他有四个儿子石建、石甲、石乙、石庆,都以行为端正、孝顺恭谨而官至两千石,汉景帝曾说石奋及四个儿子都官至两千石,加起来就是一万石,因此便有了“万石君”的称号。

《汉书》称石奋“无文学”。古人认为文质彬彬才能做一个君子,即君子能够平衡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既不能只讲形式,用华丽的言辞掩盖空洞的内容,也不能只讲内容,朴实的内容没有恰当的修饰是索然无味的。当时的儒生“文多质少”,而石奋家的家风以质朴为主,“不言而躬行”,这让石奋的长子和少子脱颖而出,分别被任命为郎中令和内史。

这种“不言而躬行”的家风有时起到了超出意料的教育功效。每当石奋发现子孙有过失,他不讲长篇大论,只是安静坐在桌案旁,不理会放在他面前的食物。子孙见此情形,知道自己一定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于是反躬自省。石庆担任内史后,有一次酒喝多了,颇有些飘飘然,坐着马车一路飞奔到家门口。石奋知道此事后拒绝饮食,石庆感到惶恐,效法古人“负荆请罪”,石奋仍然拒绝饮食,这说明父亲认为儿子犯了大错。石奋对石庆说:“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闾里是一个封闭的居住区,闾里必有门,会设置看门人管理大门的启闭,闾里的巷道不宽,石庆本当在大门口下车,却纵马车在闾里奔驰,以致里中长老赶忙躲开。石奋不希望儿子做了内史后骄横跋扈,自以为高人一等,因此才会如此生气。石庆也知错就改,此后石庆回家,到闾里大门就下车步行。

03

不留黄金 但传家风

从汉武帝时代起,儒学的地位抬升,研习五经《诗》《书》《礼》《易》《春秋》的风气越来越浓。五经内容丰富,兼通并不容易,因此汉朝诞生了一些主治一经的家族。经学家族在东汉中晚期的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汉书》所记录的西汉时代也有一些著名的经学家族,他们的家教观念受到儒学的深刻影响。

《汉书》记载的韦贤家族是一个精通《诗》的家族。韦贤以教授《诗》闻名,此外他还兼通《礼》《书》,享有“邹鲁大儒”的美誉。《韦贤传》为后世留下了一句名言“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在一竹筐的黄金与一部儒家经典中,韦贤选择后者作为传家宝,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更加珍贵。

无独有偶,西汉另一位以治《春秋》闻名的学者疏广,也拒绝为后代留下物质财富。疏广退休后回到乡里,在离开京城前,朝廷曾赐黄金给疏广,疏广用这笔钱与族人、朋友时时聚会,好不快乐。有人就问疏广家里存有多少钱,何不用这笔钱置办一些田产,好传给子孙后代。疏广的子孙也认为此话有理,但又不敢当面对疏广说,便撺掇疏广信任的亲戚朋友去说。疏广听罢,语重心长地说:“我难道是老糊涂了不关心子孙吗?请看看我们家本来就有的田地,如果后代努力耕种,完全够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倘若现在我再多置田产,只是教会子孙后代怠惰罢了。”疏广接下来的两句话,亦为古代家训名言,“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疏广教子,不想让子孙后代因财富而消磨了志气,增加其过错,从而让邻里感到厌恶。

金钱观是古人教子的重要内容,无论是疏广的金玉良言,还是后世家训名篇诸葛亮《诫子书》中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都希望后人能在利禄面前有定力、有恒心。

04

为学立志 为人严谨

石奋、疏广教子并没有诉诸文字,而西汉经学家孔臧、刘向则为后世留下了教子家书。孔臧是孔子后代,他听说儿子孔琳与同学日夜钻研经典十分开心,写信鼓励他“人之进道,惟问其志,取必以渐,勤则得多”,一个人为学,首先要立志,其次要勤奋,循序渐进,积少成多。孔臧教子不光讲道理,也举出可以效仿的榜样,远可学先祖孔子,近可学孔琳的从弟孔安国,孔安国是《尚书》研究绕不开的重要学者,在孔臧看来,孔安国不仅学问好,而且“言不及利,行不欺名,动遵礼法”。

《汉书》没有为孔臧立传,但在其《艺文志》中记载了孔臧的著作。《汉书》的“志”由《史记》的“书”而来,是研究典章制度兴废沿革的材料,《汉书》的十篇志较《史记》的八篇书视野更加广阔,其新增的《艺文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由此得以见识那时的思想世界。《艺文志》本于《七略》,它将当时的书籍分为六大类,即“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加上总论“辑略”,是为七略。

《七略》是西汉经学家刘歆的作品,而《七略》又是在其父刘向的《别录》基础上撰成的。刘向父子是西汉最负盛名的学者,《汉书》为其作传,长篇引用其文章。刘向父子对五经都有精深的研究,并曾领校宫廷藏书,因此得以尽览当时著作。由刘向、刘歆到班固,由《别录》《七略》到《汉书·艺文志》,这其中不仅有家学传承,也有超越家族的文化传承。《别录》和《七略》都已亡佚,但其主要内容保存在《艺文志》中,《艺文志》流传到了今天。

刘向著述宏富,在其传世之作中,有一篇告诫刘歆的文字。刘歆年纪轻轻就得到汉成帝赏识,拜黄门侍郎,刘向担心他骄傲自满,遂写家书告诫,他举董仲舒所说的“吊者在门,贺者在闾”和“贺者在门,吊者在闾”来说明祸福相依的道理。吊丧的人还在家中,贺喜的人就来到闾里大门了,这是对由祸至福的形象比喻,而个中的道理,刘向解释“有忧,则恐惧敬事,敬事,则必有善功而福至也”,与此相反,若是沉醉在福中,乃至骄奢淫逸,则祸必来。他希望儿子不论做人还是为官都“战战栗栗”,严谨方得久远。

像《汉书》这样的经典中有许多家教家风传承故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些故事仍然可以打动人心,有益于今天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本文原载于,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与家这个字有关的故事有3

文/毕春清 图/网络

周末回家,偶然看到家谱,随手翻阅,无意间发现一个本家爷爷的名字,上面还有他的生平简介。我曾跟他同住一个院子,而且对我也颇为喜爱。家谱,让我瞬间重拾五十年前的记忆,也让模糊懵懂的童年往事变得分外清晰。

十一岁之前,我一直生活在大杂院里。一个大门进去,两进的院落一共住了七户、二十七口人。那时村里许多人家的院子都是如此,有的甚至三进之多。有些小巷看似死胡同,实则从一家的后门可以通到另一条小胡同里去,曲曲折折能走出好远。这大概是因为老宅的缘故,一辈辈地分家,终至于此。

如果想到另一条街上去,又不愿走大路,惟有一户户地穿行而过。近则近矣,过程却并不美妙,甚至有些担惊受怕。倘走到养狗的人家,便格外提心吊胆,先慢慢推开门,有时还需故意弄些声响出来,看那狗是否拴着,就这样惴惴地走过去,甚或被放开的狗吓回来,再去走大路。

离开老家这么久,儿时在小胡同之间借道穿行的场景,每每在梦中出现。一如年少时,即便心中总不免有些恐惧,却还要执意走下去。而老家,那早已日渐模糊的景象,却因了这梦,反更清晰起来。

当时我家住在前院,这个本家爷爷则住在后院正房内——我查了下家谱,这个爷爷的爷爷跟我亲爷爷的爷爷是亲兄弟。那时他大概六十多岁,身高一米八上下,身形偏瘦,脸有些长,下巴尖尖的。他算是我们村的文化人了,听说在旧社会做过私塾先生,民国时期还当过保长。因为家境殷实,解放后就划成了“中农”,这种家庭成分,在当时的农村,应该属于“上下不着”的“尴尬阶层”吧。

爷爷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平时不苟言笑,手上总拿着一根手杖,走路的时候不紧不慢,说话声音不高,却极具威信,乡邻们每遇大事,常请他出面协调或作保。那时我的伯父在公社当干部,父亲在村委管副业,他们见到爷爷,都会恭恭敬敬地叫一声“叔”。

每过一段时间,我伯父或父亲就会到爷爷屋里去坐一会,有时候,我也会跟了去。爷爷总是坐在屋内正堂方桌右边的太师椅上,手按拐杖,边喝水边慢悠悠地说着什么。我进去后,喊一声“爷爷”,就在他和蔼地应答声中,从屋内转上两圈,又跑回院子里去了。

有的时候,院子或者胡同里的小伙伴们也会一起到爷爷家,央求他给我们讲故事,他就会讲个蒲松龄的故事给我们听——具体讲得什么,现在却不记得了。有时,他正讲着,如果哪个坐在床边,一边听,一边却不自觉地将小腿荡来荡去,他就会立即停下来,眼睛紧盯着摆动的腿,脸上气呼呼地,嘴里先“哼”一声,再说一句“毛病”,等大家都正襟危坐了,才继续讲下去。

终于到了上学的年龄。每天放学回家,我总喜欢拿个小板凳,然后坐在院子里,捧着课本,像唱歌一样大声地读起来。每当爷爷出门或者从外面归来路过,都会停下来,听一会,然后冲我点头笑笑,便又手柱拐杖踱着方步走过去。

我偶尔听说,爷爷家里有很多古书。有时候,我自己也会到他屋里去,他就问我一些学习方面的事,比如学习好不好、考了多少分之类,我逐一作答,他便夸几句,并在我的头顶轻轻摩一下。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就问他关于古书的事,他看着我,笑一笑,又轻摸下我的头,却并不回答我。

在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到爷爷家串门,见他的床头有一本书,看上去像一本字典,拿起来翻一下,字的笔画好多!想查个字炫耀一下,却找不到拼音查字法。爷爷告诉我,这是本繁体字典,只能用“四角号码”查字法,我就让爷爷教我,他居然答应了!教给我口诀“横一垂二三点捺…”,以及查字原理等,我很快就掌握了,爷爷让我查几个字,全对!他顿时满脸笑意,对我赞不绝口起来。

但爷爷家的古书,我却始终都没有见到过。

我也看到过一次爷爷发火,与平时的印象可谓判若两人。跟爷爷同住后院的他的亲孙子,性格倔犟顽皮,有一次,不知闯了什么祸,被爷爷狠狠打了一顿,却还是不认错,爷爷竟将其抱将起来,不顾哭闹,径直走到村外一口机井旁,用手抓住脚腕,倒提着伸到井里,作势要扔下去。一个六七岁的孩童,经此一吓,从此便也真的乖巧了许多,并最终成就斐然。而胡同里的小伙伴们,对爷爷则更是既敬且怕了。

后来我家盖了新房,与爷爷见面的机会就少了些,再后来又到外地求学,见面就更少了。但逢年过节,我都会专门去看望他,或者周末回家偶尔在路上遇到,他都会照例询问一下我的学习情况,并说几句鼓励的话。我和哥哥均通过高考跳出农门,当时村里并不多见,爷爷也曾夸奖过我的父母教子有方。

改革开放以后,爷爷坚持自食其力,不给儿孙辈增加负担,就开了一家小卖部。我周末回家,有时父母让我去买些东西,我就去爷爷的小卖部,顺便多坐一会,聊聊天。问他生意如何,每次都说挺好,并说不求挣多少钱,够他和奶奶两人的生活费就行。他对改革开放很支持,说国家确乎是走对了路。回家问起父母,父母说爷爷的小卖部价格便宜、货源正规,街坊四邻都喜欢去他那里买东西。

后来爷爷更忙了。随着国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他热心指点乡亲们恢复那些好的传统习俗;政府筹建“蒲松龄书馆”、“毕自严故居”,他担任顾问、出谋划策;村里为“万卷楼”征集散落在各家的古籍字画,他带头响应、慷慨捐献;大家要重修族谱,他积极参与、劳心劳力……

爷爷虽年事渐高、忙忙碌碌,但他自己反不觉得累,脸上的笑容也愈多了。两位老人均寿过九秩,无疾而终。

前些年,有次与周村当地的朋友聚会,偶然听其中一位朋友说起,他曾在多年前专程拜访爷爷,当面请教西铺家族史、蒲松龄文化等内容,并称赞他是“农民文学家”。听到这话时,爷爷已过世多年了,但从这位朋友的言谈举止中,仍能感受到他对老人家的赞许和敬重。

翻开 《淄西毕氏分支族谱》,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毕氏家训”:“承前谟,不居间、不放债、不攻煤井;愿后世,学吃亏、学认错、学好读书。”

爷爷是一个普通农民,也是一个民间旧式文人,我对他的经历和成就所知甚少,仅就自己有限的记忆言之,他以隐忍沉默应对世事变迁,用威望智慧保护家族文化,以满腔热忱提携同族后辈,不图名利、淡泊一生,足见其无愧于前辈先贤的谆谆教诲,也可为我等晚生后学提供人生借鉴。

祖训,已融入每位毕氏后人的血液里,始终是我们处世做人的原则规范;故乡,为人们留下了太多的人生印记,永远是我们魂牵梦绕的生命之根!

作者简介:毕春清,男,淄博周村人,金融工作者,有百余首(篇)作品被 《金融作协》、《山东金融文学》、《齐魯晚报》壹点号等网络平合采用发表,偶有获奖,多首作品收入文学合集《银海放歌》等。

壹点号渺然居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