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丽姿网 > 美文故事 > 美文故事

中国近几年的故事有哪些

光明网2022-11-09美食美味人已围观

有温度的文化 不一样的精彩——五座中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剪影,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近几年的故事有哪些1

有温度的文化 不一样的精彩

——五座中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剪影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十年来,我国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不断扩大和完善,文化产品和活动极大丰富,服务更优化、更便捷、更“对味”,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生活更加美好。近日,本报记者走进北京、上海、成都、沈阳、杭州5座城市,邀请普通市民讲述他们的故事,与他们一同感受身边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变化。

居民在复古主题日活动“北平派对”上合影。“27院儿”供图

来北京胡同开一场社区派对

讲述人:牛瑞雪(北京市朝阳门社区文化生活馆负责人)

2006年,我赴法国留学,在当地感受到社区公共文化福利带给居民的影响,美好的事物与艺术的氛围在一种全民享受的状态下展开。2011年底,抱着要将公共艺术带给大众的信念,我回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创办了北京ONE艺术周。

北京ONE艺术周的目标是以公共艺术激活城市文化生活,为此我们做了很多工作。2015年年底,在一次活动上,我围绕创建新型文化空间、通过艺术这一驱动力助力社区建设、复兴邻里关系等热门话题做了一次演讲。演讲结束后,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的负责人找到我,主动提出和他们一起携手打造一个公共文化升级的试验田,将我们期望传递的理念在社区落地。

这个试验田就是内务部街27号院。当时走进去,第一感觉是院子太大、太旧,以我们的实力很难负担这样的整修改造。但是3个月后,街道负责人再次带着我走进院子的时候,这个坐落在胡同里的小院已经修葺一新。街道书记和主任掏心窝子地跟我说,东四南大街这一片在历史上就是文化集中地,大家下了决心,一定要用文化带动这个地区的发展。就在那时,我看到了政府的付出和决心,决定扎根社区,为公共文化、为居民的福祉作出自己的贡献。

2016年9月10日,“朝阳门社区文化生活馆”开张了,因为27号的地址,大家也给这里起了亲切的昵称“27院儿”。起初并不顺利,居民对我们组织的活动完全不买账,他们的文化活动还停留在广场舞、棋牌室的阶段,社区组织活动也处于“不给我东西我不来”的境况,完全没有文化中心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那时,我们迫切意识到,凭借一腔热情和学术态度进入社区是不够的,必须学会如何融入。

由此,我们开始了“艺术社区”的探索和“伙伴”关系的搭建。我们挨家挨户走访调研,和社区居委会不断沟通,统一认知,细分居民的多元文化需求,针对不同年龄人群喜好,设计不同内容的供给。随着“艺术社区”逐渐成型,我们将更多来自社会力量的优质资源引入社区,将优质资源与本土故事的挖掘相结合,输出高质量的服务。

近年来,我们为朝阳门积累起了多元丰富的本地品牌:有专门以“老人”为群像的艺术项目“老好使”,通过采访老人的人生故事和采购经验,开发了“老好使Zine”和“老好使SHOP”,深度探讨老年人的社会价值;有集合了沙龙、展览、工作坊、市集、音乐与舞蹈的复古主题日活动“北平派对”,激活老年人与年轻人轻松社交与家园精神;有关注老年人与年轻人互动交流的公共艺术项目“当我像你一样”,实现了本地故事向社会影响力转化的可能。此外,还有各领域专家智库交流的主题对话“朝阳门TALK”、文商旅探索项目“8小时掌柜的计划”、公众议事能力培养的“生活大爆炸”、关照社区日常的“无废社区空间站”“记忆交换站”等项目。成立至今,“27院儿”培育了400多个文化创意项目,开展各类文化活动4000余场,服务人群超过14万人次。

6年来,“27院儿”如一块文化磁石,将天南海北的文化艺术吸引到胡同四合院里,老人、年轻人、外国人、小朋友争相成为参与者、培育者。年轻人重新回归社区生活场景,本地居民的幸福感也在增长,整体满意度达95%。我们通过“艺术社区”的不断实践,探索出公共文化新型空间的可持续运营和高质量发展路径。今后,我和我的团队会继续深耕在这个既洋溢着艺术气息,更充满人情味的文化艺术空间里,像一粒种子扎进土壤,为这片家园持续开出美丽的花儿。

市民在沈阳汉字主题书房内参观。新华社记者 杨 青摄

沈阳城市书房的“汉字热”

讲述人:英 子(沈阳汉字主题书房负责人)

今年夏天,在有着厚重文化积淀的辽宁省沈阳老北市,一家以汉字为主题的城市书房开业了。

汉字主题书房是沈阳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百家城市书房(书屋)以来打造的又一文化惠民项目,也是全国第一家以汉字为主题的书房。书房引进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让你爱上中国字”,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与城市书房结合在一起,为公共文化服务注入丰富的文化养分,是城市书房主题化、特色化、趣味化、体验化的创新尝试,更是以文化人、以文化城的深耕设计。

东临实胜寺,西傍锡伯家庙,青砖黛瓦的汉字主题书房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根据书房主题、阅读需求、创设目的、建筑结构等因素,设计了以经史子集分类的国学区、以图书旧藏为主的主题区、以传统儿童教育为特色的蒙学区等,此外还有上书房、南书房、上房东壁、南斋西园、可以上房揭瓦的读书廊等阅读打卡点位。甲骨文及汉字演化的历史具象化蕴藏在书房的各个角落,可谓处处有典,处处是故事。

除了具备城市书房功能,满足大众阅读需求之外,汉字主题书房还是面向中小学生、文字和书法爱好者、国际友人的汉字文化传承传播基地。来这里的读者和游客可以通过讲解员讲解、电子设备演示、主题讲座等方式,了解汉字的产生、演变历程。依托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成果转化,书房还向大众提供读、听、看、写、讲、研、训、动等特色服务,开展“每周一字”“每月一训”“每季一讲”等活动,每年主题活动不少于60场次,让读者和游客以趣味化的形式,加深对汉字文化的理解和记忆。

近些年,随着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中国人更加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标识,也是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汉字主题书房通过考试招募了400多名志愿讲解员,他们中年龄最小的10岁,最大的66岁,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火种在一代代地传递。除了中国人,也经常有外国人带着孩子来这里看书,感受中国文化,通过汉字,打开了了解中国的另一扇窗口。

汉字主题书房开业以来,每天最多接待过读者1500多人次,爱书、读书、爱汉字、学汉字的热潮在这里涌动。仅3个多月,书房便登上知名点评网站“沈阳书店音像好评榜”的第一名。在众多点评中,有一位读者说,没来汉字主题书房之前,一直以为这只是一家充满噱头的书房,来过后才发现并非如此,这里让他再次认识和爱上了中国的古老文字。这些评价,让我们获得了继续前进的信心与动力。

接下来,随着图书的不断添置更新,活动的持续开展,我们将争取用3年的时间,把汉字主题书房变成所有读者查找、认知、解读汉字的特色主题书房,成为引导全民阅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城市品位的文化地标。

学员在夜校上课。上海市民艺术夜校供图

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真是妙

讲述人:王 伟(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学员)

与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结缘,纯属巧合。4年前,我在网上查询文化展览信息,无意中看到“市民艺术夜校”秋季课程的报名推文,觉得好奇点了进去,没想到竟然发现了一块“新大陆”。

上海市民艺术夜校是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创办的文化艺术普及项目,采用延时开放、公益收费模式,在晚间时段为18岁至55岁的中青年群体提供艺术培训课程。我是一名金融从业人员,平时虽然工作比较忙,但因为喜爱文艺,一有时间就会去听听音乐会,看看展览,也会找机会学一些感兴趣的艺术课程。在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可以提供艺术培训时,我毫不犹豫就报了名。

我很喜欢花,选的第一门课便是花艺课,目前已经学了好几年了。不同季节盛产不同的鲜花,在花艺课上,老师会根据节气的变化选择花材,解花语,说历史,介绍花艺基础知识以及不同花艺流派的特点,然后让我们自己动手完成插花。有时候,我会把自己的作品发到朋友圈,朋友们纷纷点赞,夸我的水平已经可以去开花店了!

生活中,我热爱传统文化,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4年来,在上海市民艺术夜校,我学习了花艺、茶道、香道、布艺、中式点心制作、朗诵等十余门课程,最近我又报名了盘扣制作课,再度“解锁”了一项非遗新技能。通过这些课程,我学到了许多以前想学没学的东西,触达更为广阔的传统文化领域,结识了一群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层的志趣相投的朋友,对艺术、对美、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获益良多。

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分春秋两季招生,每门课程12节,每周一节,时长3个月,每堂课收费500元。与市场上同类课程相比,虽然是公益收费,但却是高品质。我接触到的老师不仅专业资质高,而且很多是行业翘楚、非遗传承人。现在,我每周保持三节课的节奏,下班后垫点小食,就驱车10公里先去上课,乐此不疲,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这几年,上海市民艺术夜校越办越好,也越来越火。据统计,7年来,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共开办课程495期,参与学员30282人。2021学年春季班开启线上报名通道时,5大校区46门课程近1200个名额,在5分钟内被抢报一空,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作为一名比较“资深”的学员,我也明显感受到夜校已经火出圈。今年,上海市政府将夜校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在政府支持下,夜校以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为总校,不断“扩容”,实现16个区全覆盖,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人,享受到这项优质公共文化服务。

成都街头艺人持证上岗。(资料图片)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唱一唱

讲述人:杨振华(成都市街头艺人)

春熙路、大悦城、太古里、来福士熊猫广场、九眼桥、东郊记忆……近几年,很多来成都的朋友注意到,不少热门地标、繁华地段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就是街头艺人。

街头艺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欧美许多大城市,如巴黎、伦敦、罗马、纽约等很普遍,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他们在街头表演,不但可以展示自身的文艺特长、获取相应的酬劳,同时为市民欣赏艺术提供了另一种途径。在国内,上海、广州等城市也一直在摸索街头艺人的管理。

2018年,成都开放街头空间,启动“成都街头艺术表演”项目,将街头艺术表演纳入公共文化统一管理,面向社会公开招募街头艺人,经成都市文广旅局、市城管委统一授权,由成都市文化馆为考核通过的艺人颁发表演证。那一年,得知这个消息后,我也报名参加了。

我自学过Beatbox(嘻哈文化的重要元素)和街舞,在全国、省、市的比赛中获过一些奖项,但在街头艺人的考核中却经历过两次“滑铁卢”。成都街头艺人的考核还是比较严格的,对表演形式、节目内容等都有较高要求。考核结束后,需要参加一次培训,主要内容包括政策法规、管理规定和行业规范、演出包装、基本礼仪等,艺人还需现场签署《成都街头艺人公约》,最终才能“持证上岗”。

2019年,我成为成都市第七批街头艺人。记得第一次走上街头是在春熙路,表演的是Beatbox和街舞。那时候,我完全没有街头演出的经验,很拘谨,不会和观众交流互动。观众也一样,对街头艺人的了解还不够,比较羞涩,彼此都不知道怎么办,结果我演了4个半小时,最后只得到几块钱的“打赏”。

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经过几年运行,“成都街头艺术表演”项目从最初的30几个点位增加到88个点位,艺人近500人。表演门类除了流行、民族、说唱、器乐等音乐类型之外,还有魔术、舞蹈、相声等。大量优秀艺人的涌现,给成都带来了不一样的文化氛围。如今,只要音乐声在街头响起,不论是步履匆忙的上班族,还是含饴弄孙的老者、外地游览的旅客等,都会驻足停留欣赏演出,有人还会跟着艺人一起互动,“打赏”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每次站在街头演出,我都有一种幸福感。其实不只是观众,街头艺人大部分也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忙碌而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里,很多人无暇释放压力,绽放多面才华。在成都街头,我们学会了停下脚步,彼此接纳,互相欣赏,传递温暖。

衙前镇群众在画农民画。受访者供图

杭州“文化管家”的新鲜事

讲述人:李凯迪(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文化管家)

“文化管家”是个什么职业,很多人可能最近刚听说。

这是2020年,杭州针对基层缺少专业人才、服务项目不能与时俱进、群众要求无法及时满足等痛点和难点,在全市范围创新推出的一个项目——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第三方社会文化机构按照需求清单,以基层综合文化中心、文化礼堂为阵地,让老百姓享受一揽子公共文化服务。简单点说,文化管家就是政府聘请的为老百姓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人才。

我大学读的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校期间,受公共文化服务课程启发,对公共文化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进入杭州新青年歌舞团实习。杭州新青年歌舞团2015年推出“文化管家”的服务模式,是“文化管家”项目的雏形,并延续至今。实习中,我切身感受到群众文化的热情和活力,也见证了“文化管家”项目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推进,2021年毕业后,我就职杭州新青年歌舞团,正式成为一名文化管家。

“文化管家”的职责涵盖活动策划、专业培训、场馆运营、群众文化队伍建设等。在衙前镇,我主要负责“三团三社”建设,在原合唱团、民乐团、艺术团、摄影社、文学社、书画社的基础上新增了走秀队、戏曲部、美妆队、舞蹈队等多支队伍。策划组织活动150多场,如走秀队老街旗袍秀、农民画走亲活动、喜迎新春运河游园活动、“西湖之光”诗书画印大展暨红色衙前艺术作品展,参与人数众多,反响热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农民画团队,作品频频获奖,省级以上获奖31幅,其中入选中国美协的作品1件,入选浙江美协的作品4件。

“文化管家”项目把文化课程送到镇街,走进村社,原本利用率不高的文化礼堂、家园现在每周都有活动,瑜伽、太极、舞蹈、书法、戏曲等文艺活动代替了棋牌娱乐。文艺团队从平时闲散的娱乐,变成了能够登台演出的“专业”团队。去年,衙前镇创业新村社区在“文化管家进村社”项目中排练出舞蹈《红旗飘飘》。由于首次表演,很多人怯场不敢登台,但演出大获成功,有些队员还收到家人送来的鲜花,成就感满满。今年的课程,队员们积极性飙升,经常自发组织练习基本功,等待新的表演机会。看到队员们自信起来,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我也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意义。

“文化管家”这种全新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已经写入《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在我看来,“文化管家”在很大程度上助力了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创新,同时也改变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方式,以衙前镇文化品牌——农民画为例,乡村妇人在茶余饭后,放下手中的手机、麻将,拿起画笔,讲述本地红色文化故事,交谈着村镇的进步变化,一笔一画勾勒出一幅幅“红色衙前美丽乡村”的作品,精神文化生活富足了起来。(记者 郑 娜)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近几年的故事有哪些2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吴三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各国记者高度关注。韩国江原道民日报社资深记者朴智银日前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在全球所占比重持续增加,中国的全球影响力日益提升,中国发展成就令人刮目相看。

朴智银非常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她注意到,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至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6.6%,大大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3.7%的平均增长率。近年来,中国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特别是2022年,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并召开中共二十大,使得中国的发展更加令世人瞩目。

朴智银对中国的脱贫攻坚成就印象深刻。她指出,新冠疫情暴发后,消除贫困成为国际社会要解决的共同课题。朴智银曾在韩国媒体报道中读到过中国普通民众受益于脱贫攻坚政策的故事,她表示,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脱贫攻坚的成果。

十年来,中国不仅经济发展成果显著,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朴智银认为,中国在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推动经济结构改革,正逐步实现绿色发展。2002至2003年,朴智银曾在西安和大连留学一年多。她认为,中国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导下,绿色发展政策和措施迅速落实,中国的街道、餐厅、体育场等很多地方都体现了环保理念。

谈及中国取得巨大发展的原因,朴智银认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积累的结果,也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当前,中国正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积极应对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

今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朴智银认为,中韩两国有着睦邻友好的东方价值观和共同利益基础。她表示,过去30年,两国携手实现了经济飞跃发展,友好关系得到稳步提升,为世界经济恢复和地区安全稳定作出贡献,期待今后两国关系能够更上一层楼。

中国近几年的故事有哪些3

来源:新民晚报

陈穆妮:跟着中国企业共同成长,在“一带一路”上结出硕果 | 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56)

继去年《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百集融媒体产品,境内外播放量突破16亿之后,“老外讲故事”迎来第二季——《海外员工看中国》。

100位不同国度的海外员工,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讲述自己在中国央企和上海企业海外分公司的见闻,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

第56期邀请的是来自柬埔寨的陈穆妮,她为东方创业—东方祥和(柬埔寨)制衣有限公司工作。

《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第56期

视频加载中...

姓名:陈穆妮

国籍:柬埔寨

职务:东方创业—东方祥和(柬埔寨)制衣有限公司船务主管

2013年,东方国际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柬埔寨投资设立东方祥和(柬埔寨)制衣有限公司。一年后,刚刚大学毕业的陈穆妮正式入职。几年下来,她从一名初入职场的普通大学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船务主管,更见证了公司发展为世界领先服装公司的历程。

陈穆妮的经历恰是中国企业在柬埔寨加大投资的一个缩影。资源互补成就互利共赢,面对劳动力资源丰富、综合成本较低的柬埔寨纺织业,中国企业从来没有“赚一笔就走”的心态,而是把优秀的工厂管理经验、标准化的员工培训方法、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海外工厂,扎根当地,长期发展,在“一带一路”上结出硕果。

向亦师亦友的中国同事学习

笑容甜美、声音轻柔,年轻的陈穆妮是东方祥和(柬埔寨)制衣有限公司的船务主管,负责公司货物的进出口,以及政府手续和税务事宜。每一个工作日,她都会元气满满地出现在公司,无论是和团队开会,还是走进工厂,都是专业又自信的模样。

“从2014年开始,我一直在东方祥和工作。当初入职的时候,我还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只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能够养家糊口。没想到现在能和公司一起发展得如此好。”陈穆妮坦言,能够进入中国企业工作,既是惊喜,也是幸运。

“中国企业管理严格,纪律严明,我身边的中国员工则思维敏捷,工作勤奋,很有责任感。我很喜欢和他们一起工作,也很钦佩他们。”和中国同事亦师亦友的关系,让年轻的柬埔寨女孩受益匪浅,她告诉记者,中国同事像家人一样对待柬埔寨员工,他们不仅以自己的辛勤工作作出榜样,还会手把手地教授大家如何处理业务,甚至会利用碎片时间指导大家学习中文。

“大概只花了几个月,我就能够听、说、写一些中文了。”陈穆妮很骄傲,加入东方祥和后,她掌握了不少新知识、新技能。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她的职务和收入都在提升,家庭经济条件大大改善,她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目前我们在柬埔寨已有28条生产线,聘用了1500名员工。工厂位于实居省境内的4号公路上,附近有很多村庄和集市,带动了附近居民的就业,让他们有稳定的工作、固定的收入,能够买房、买车、送孩子们上学。

希望更多的中国企业到柬埔寨投资

2017年3月,陈穆妮作为优秀员工代表,被派往公司总部考察学习。第一次来到中国、来到上海,繁华美丽的大都市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热情好客的中国同事则让她在异乡感受到温暖。

“那是我第一次遇到这么冷的天气,虽然不是很适应,但始终很兴奋。我记得上海的街道很热闹,市区里有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四通八达的地铁线路,很方便也很安全。”穿着厚厚的呢子大衣,陈穆妮在上海留下无数张美丽的照片,有在公司总部和同事们相聚的笑脸,有站在外白渡桥上微笑的倩影。她曾抽空去了一趟杭州,品尝江南小吃,漫步西子湖畔,爱美的女孩还穿上飘逸的古装,拍摄了一组唯美写真,深入感受了一番中国文化。

回到柬埔寨后,陈穆妮对中国的感情更深了。这几年,她发现身边会说中文的柬埔寨人越来越多,证明中国企业在当地的发展越发广泛。今年10月1日,由中企投建的柬埔寨首条高速公路试运营,连接起柬埔寨首都金边和最大深水海港西哈努克港,将原来5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到2小时以内。“近年来,很多国家都在柬埔寨投资,但中国企业的占比最高,涉足纺织、建筑、电气、酒店、商场等多个行业,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直接或间接的就业机会,帮助柬埔寨改善民生、发展经济。

陈穆妮说,柬埔寨和中国有着长久的友好关系,中国一直大力支持和援助柬埔寨。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能到柬埔寨投资,为柬埔寨的发展作出贡献,让柬埔寨成为世界上最具有经济发展潜力的国家之一。

“老外讲故事”第二季《海外员工看中国百集融媒体产品现已上线持续100天请继续关注

文字:张钰芸

视频:李若楠 陈炅玮

翻译:肖钰蕾

照片:采访对象提供

海报:刘玉萍 陈莉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