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丽姿网 > 美文故事 > 美文故事

博大精深的民族故事有哪些

兔子读历史2022-11-28美食美味人已围观

奠定中华民族根基的史前战争,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兔子读历史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博大精深的民族故事有哪些1

#历史##阪泉之战##涿鹿之战##黄帝##炎帝##蚩尤#

今天的我们自称炎黄子孙,是由于炎黄二帝率领的炎黄部落,通过举世闻名的涿鹿之战,打败了蚩尤率领的九黎部落,四方诸侯臣服,从此,炎黄部落成为中原地区的领导者,后世的华夏民族便是由炎黄部落发展而来。

但是,你可能只知涿鹿之战,却不知道,在此之前,还有一场对中华民族同样至关重要的战争——阪泉之战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两场战争。

黄帝、炎帝、蚩尤部落位置图

阪泉之战

首先,是阪泉之战,战争的双方主角是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

《史记》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这里的轩辕氏,就是我们所称的黄帝。黄帝时,神农氏已经衰落,统治力大不如前。时任神农氏首领炎帝,欲征讨各诸侯,诸侯于是归顺了黄帝。后来黄帝与炎帝在阪泉这个地方进行了战争,顺利战胜了炎帝,这就是我们说的阪泉之战。

阪泉之战

从历史文献的记载来看,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为了取得这次战争胜利,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他们不仅调动了本部落的全部力量,而且也联合了其他部落作为盟军。文献中所记述的熊、罴、豹、貙、虎并非猛兽飞禽,而是各部落图腾的名称。

开战后,黄帝率领部队在阪泉之野与炎帝摆开战场。起初,炎帝趁黄帝不备,采用火攻的战略,使得黄帝阵外烟雾缭绕,士兵士气不振。后传说中的应龙熄灭大火,黄帝率军将炎帝赶回阪泉之谷,并采取星斗七旗战法,千变万化的阵法层出不穷,将炎帝打得避战不出。经过三年多的战争,黄帝终于攻破的炎帝的阵地,生擒了炎帝。

黄帝仰慕炎帝部落的农耕和医药技术,对炎帝以礼相待。炎帝对黄帝的实力和人品赞叹不已,心悦诚服地对黄帝称臣。从此,两部落及其从属部落形成联盟,确立了黄帝在部落联盟的领导地位,华夏民族的雏形就此成型。阪泉之战后,促使中国政治制度发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变革。

阪泉之战

涿鹿之战

我们再来说说大家都略有所闻的涿鹿之战。

涿鹿之战,距今大约4600年前,战争的双方,是通过阪泉之战联合的炎黄部落联盟,和由蚩尤率领的东夷九黎部落联盟,为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进行的一场大战。

《史记》记载,“······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这是说在阪泉之战后,蚩尤作乱,不听从黄帝的命令,于是黄帝征调诸侯,与蚩尤在涿鹿展开大战,最终战胜并擒杀了蚩尤。

涿鹿之战是两个大部落集团之间的战斗,所以打得异常激烈,由此也衍生了许多的神话传说。如黄帝请应龙蓄水降雨,蚩尤请风伯雨师作风降水,后黄帝请女魃止水;蚩尤请巫师作大雾,黄帝军队不得出,后发明指南车才冲出迷雾;黄帝还曾得到女娲所派的九天玄女助阵,制作夔皮鼓,打得蚩尤节节败退,等等。

涿鹿之战

值得一提的是,据传蚩尤在涿鹿之战中的坐骑是食铁兽,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大熊猫。大熊猫今天你憨态可掬的形象,怎么也和凶猛善斗的战兽联系起来,也因此有了一个现代梗:蚩尤有两只食铁兽,一只是坐骑,一只是宠物,大战那天蚩尤骑错了,才导致涿鹿之战的失败。

涿鹿之战的胜利,大大增长了黄帝在诸侯中的威望,炎黄部落的实力也日趋增长,周边的诸侯也或主动或被动,皆臣服于黄帝。黄帝趁此机会,又对一些边远地区进行征讨,促使中原大地得到了各部落保持了一个和平团结的局面,生产力也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后世有学者认为,涿鹿之战是时期兴亡绝续之大事

蚩尤

通过两次大战,黄帝在部落联盟中的统治地位被确定,炎黄部落成为部落联盟中的领导者,我们自称“炎黄子孙”也就此起源。

今天故事中的三位主角,黄帝善于发明,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炎帝长于农耕和医药;蚩尤擅制兵器。

无论是黄帝、炎帝,还是蚩尤,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祖先,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与物质文化遗产,被历史学家称为“中华三祖”

博大精深的民族故事有哪些2

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需要缜密周详的推理以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数学研究既需要逻辑性、分析性和一般性,也需要直观性、构作性和个别性。虽然不同的数学分支强调不同的侧面,但这些互相对立的思维碰撞构成了数学科学的生命力、实用性及其崇高价值。

数论(Number Theory)是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数的规律和整数性质。德国数学家高斯曾写道:“数学是科学的皇后,而数论是数学的皇后”,数论研究中的各种猜想是数学皇冠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11月8日,笔者在线聆听了张益唐在线讲解学术论文“离散均值估计和朗道-西格尔零点”,又重新感受到了曾在博士期间经受的数学研究带来的快乐和烦恼。数论猜想可谓魅力无穷,几代中国数学家也屡次收获成果,其背后是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和不图名利、追求真理的科学家精神。

“韩信点兵”,原来是一个关于数论的故事

数论是数学研究最古老的方向。信奉“数即万物”的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公元前6世纪就研究了整数的可除性问题,提出奇数、偶数、素数、复合数、完全数和亲和数等概念。

演绎体系的集大成者欧几里得公元前4世纪发现自然数的基本规律,指出素数有无穷多个,每个复合数都可以唯一地表示成素数的乘积,又求出两个正整数最大公约数的算法,建立了整除性的初步理论。

大约在公元前250年,埃拉托斯特尼发明了一种筛法,求出了不超过某个自然数N的全部素数,这是陈景润和张益唐在研究“孪生素数猜想”时使用的主要方法。

公元4世纪,希腊化时期的数学家丢番图用初等数论研究了一系列不定方程的求解问题,提出著名的丢番图猜想。其著作《算术》的拉丁文译本初刊于1621年,此后再版多次,成为17世纪以后欧洲学者研究并提出更多数论猜想的思想源泉。

中国人很早就有初等数论的研究和探讨,在传说中和历史文献中均有相关记载。“韩信点兵”便是知名的数论故事。秦朝末年,楚汉相争,韩信率兵打仗。某次,他急需点兵迎战,就命士兵布阵三次(命3人一排,多出2名;命5人一排,多出3名;命7人一排,多出2名)后,直言有1073名勇士可击垮敌兵,其神机妙算鼓舞士气,旌旗摇动,大败楚军。

公元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中出现商高定理(勾股定理);西汉初成书的《九章算术》标志我国传统数学体系的完备化,其中的“五家共井”问题,给出了不定方程组的整数解;公元4世纪的《孙子算经》中有“物不知数”问题,求解一次同余式组,标志着我国古代初等数论的程序化;公元5世纪的《张丘建算经》有“百鸡问题”给出几组不同的整数解;南宋数学家秦九韶的《数书九章》用“大衍求一术”解决了一次同余式组的求解问题,传之欧洲后被称作“中国剩余定理”。秦九韶被德国数学史家康托尔称为“最幸运的天才”。“科学史之父”萨顿称秦九韶“是他那个民族、他那个时代,并且确实也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每个著名猜想背后,都闪烁着数学家的智慧

17世纪以后,西方学界开始深入研究初等数论问题。

1640年,费马在研读丢番图《算术》之后,提出一个数论命题:如果p是素数,那么对于任何整数a,ap-a都是p的倍数,但他却没有给出证明。这个困扰数学界近100年的“费马小定理”,1736年由欧拉给出证明,又将它推广到复合数的情形。

1772年,拉格朗日证明了费马提出的另一个定理:每一个正整数都可以用四个整数的平方和表示。1798年,勒让德总结前人的数论成果,编著了第一部数论教科书。

1900年,希尔伯特在巴黎世界数学家大会上做了题为“数学问题”的经典报告,提出了23个意义深远的数学难题,史称“希尔伯特问题”。期间,他特别指出费马大定理对于数论乃至整个数学领域的重要意义。依据希尔伯特的观点,数学家库默尔将高斯的复整数理论推广到代数数,引入了理想数与分圆数,开创理想数论,开启了从代数数论出发证明的新路径。费马大定理历时350年后,1995年由英国数学家怀尔斯给出了完美的证明。

国内数学界或普通读者都比较熟悉的哥德巴赫猜想,正是“希尔伯特问题”中一个著名的猜想。其内容是“任何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任何不小于9的奇数都是三个奇素数之和”。这一问题于1742年由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后,长期被悬置,20世纪初由哈代和李特尔伍德给出部分证明,又经我国陈景润等数学家的推进,最终由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朵夫等人解决。

在张益唐第一篇论文中解决的“孪生素数猜想”,被称作是“哥德巴赫猜想”的姐妹问题,也是23个“希尔伯特问题”之一,1849年由波林那克提出。

2013年5月,张益唐证明孪生素数猜想的一个弱化形式,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不依赖未经证明推论的前提下,他发现存在无穷多个之差小于7000万的素数对。其论文5月14号在网络上公开,5月21日正式发表。7天后,这个常数下降到了6000万,10天后的5月31日,下降到了4200万,又过了3天(6月2日)变成1300万,次日成为500万。6月5日,40万。9个月后,张益唐的7000万被缩小到246。在英国数学家蒂姆·高尔等人发起的“博学之人(Polymath)”计划中,孪生素数猜想成为21世纪数学工作者们利用网络进行合作研究的一个典型案例。人们不断改进张益唐的证明,推进着最终解决孪生素数猜想的距离。

百折不挠勇于进取,历代学人的优秀品质书写学界佳话

杨武之是我国以数论研究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人,也是中国现代数论研究的先驱和开拓者。正是杨武之将现代数论引进中国,并培养了大批人才。柯召和华罗庚就是杨武之在清华培养的学生。新中国成立后,华罗庚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组建讨论班,带领王元、陈景润等人专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

北京大学数学系成立之初便有数论课程,也培养了一批重要学者,潘承洞、潘承彪为其中的佼佼者。上世纪50年代,潘承洞在研究中获得关于算术数列中最小素数的上界定量估计,其结果被国内外文献广泛引用。60年代后,他主要从事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为后来的证明打下了基础。70年代在简化陈(景润)氏定理(1,2)时提出并证明了一条新的均值定理,是对邦别里定理的重要推广与发展。1982年,他与陈景润、王元同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张益唐于1978年考入北大数学系,1982年继续攻读研究生,攻克数论问题,指导老师就是潘承彪。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赴美留学,本想师从著名数论学者亨里克·伊万涅茨,却阴差阳错做了别的数学研究。英雄相见恨晚,却惺惺相惜,在属于张益唐的2013年春天,伊万涅茨应《数学年刊》主编之邀,审读张益唐的论文,仅用三周时间看出其价值,推荐刊载于这个已有130多年历史的数学界顶级期刊上。

张益唐2014年受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特邀报告,又获罗夫·肖克数学奖、弗兰克·奈尔森·科尔数论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等诸多奖项。近年,张益唐成为北大闵嗣鹤数论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客座讲席教授,还给数学系的学生们讲授暑期课程。张益唐能够在数论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他在北大数学系打下的数论基础密不可分。在今年11月8日的报告中,他也多次谈到北大数学系潘教授对他的指导和影响。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获得优异学术成果的前辈学者们大都具备了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勇于进取的优秀品质,张益唐也不例外。这种品质要经过艰苦锤炼才能形成,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传统数论研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瑰宝,其中蕴含着前辈先贤的智慧。21世纪成为数学大国,也是时代给予中国年轻一代的光荣使命。

作者:萨日娜(作者为东京大学理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编辑:储舒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博大精深的民族故事有哪些3

三宝老师,辛沪光之子、中国当代有名音乐人、作曲家、知名艺术家、指挥家。

“反了、反了,一二通鼓反了,一通鼓往右边靠、来再打,对,一通鼓回来点、太右边了,一通鼓再回来点儿,好、来、再打”。自打当年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毕业以后,三宝这些年来不知多少次在各种演出活动的台前幕后担任指挥,然而令他终身难忘的却是2007年6月24日的那个晚个,他在台前挥舞指挥棒、调动锣鼓管弦的情景。在那一场为纪念交响诗巜嘎达梅林》首演五十周年的音乐会上,三宝亲自指挥了母亲的那首成名之作《嘎达梅林》。她希望自己来指挥她的作品自己能拒绝吗,你想,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当然自己也特别高兴能做这件事情。那场音乐会下来之后,她(母亲)还给自己一个很大的肯定,你真的是把这个音乐处理得真是很到位。因为当然不一样了,这个音乐自己从小听大的。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常常能从收音机里听到两首交响乐作品,一首是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巜梁祝》;另一首便是三宝的母亲辛沪光创作的音乐交响诗《嘎达梅林》,这两首被并称为“二珍”的中国交响乐作品半个多世纪以来不仅被国内外多个著名乐团演奏过,并且成了国内大中院校音乐欣赏课的必读曲目。不管是业内人士还是普通听众都是觉得《嘎达梅林》是特别优秀的一个作品、至少是在那个年代,其实现在拿出来都是非常好的作品、至少在那个年代觉得在新中国以后的真正的第一部具有交响性的这么一部管弦乐作品。

1951年,刚刚年满十八岁的辛沪光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当时她是最有灵气的一个学生,那个时候跟苏联的关系比较好,经常有苏联专家来给上课什么的、最喜欢的就是她。音乐学院的学生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有一天辛沪光得知和她同一届来了两个蒙古族男生。辛沪光祖籍江西,从小在上海出生长大,内蒙古大草原对她来说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对于蒙古族人、辛沪光更是充满了好奇。听说同一届的有两个蒙古族学生,但是她没有概念,蒙古人、蒙古族长成什么样,完全没有概念,会不会长得跟我们是一样的都难说了,是不是那种什么颜色的眼睛、什么颜色的头发都不知道,因为那个时候信息完全闭塞的,然后就跑去看去,扒着窗户看里面的新生、还有两个蒙古族人,一看、这蒙古族人其实差不多、一样。当时那两个蒙古族男生一个叫美丽其格,后来因为创作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而一举成名;另一个男生包玉山,他就是后来三宝的父亲。具自己妈妈说父亲年轻的时候对作曲也很有独到的见解,他自己也写、也创作、也写管弦乐的作品,写得还很好,他也是属于在音乐上非常有才华的人。

当年在与包玉山的交往中,辛沪对蒙古族音乐、也对那遥远而神秘的草原文化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她和包玉山彼此两人的感情也在逐渐升温。一转眼,辛沪光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已学满五年,临近毕业、自己应该交出一份怎样的毕业作品呢。选什么题材,因为那个时候跟自己父亲已经好上了嘛,自己父亲给她讲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嘎达梅林》的故事。《嘎达梅林》是一首蒙古族民族,主要内容描写并歌颂了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率领牧民起义最终牺牲的悲壮事迹。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艺术院校的师生们的必修课程。如何借鉴西方的技法来表现中国人的情感,如何将民族神韵与现代作曲手法相结合,是当时每个作曲系学生的目标和任务。在辛沪光听到《嘎达梅林》这首优美的蒙古族民歌并深深的被这个故事感动的同时,她发现这绝对是一个能够将民族神韵与现代手法相结合的好题材,而且很适合以交响诗的形式来表现,她的毕业作品题材有了,就是《嘎达梅林》。

她后来选择了这么一个题材作为她的毕业作品的选题,确实也很合适,又有史诗般的气势、又有非常强烈的矛盾冲突。当初,在构思《嘎达梅林》的结构的时候,辛沪光原本打算开篇就写英雄的悲壮,而包玉山却觉得应该从草原写起。因为毕竟一切都是在草原上发生、从草原上开始的。于是才有了《嘎达梅林》乐曲开始的这段宁静宽广的引子,它表现的就是辽阔无际的草原,就是英雄嘎达梅林诞生的地方。最早,开始她的弦乐的写法就是全长音,但是后来自己父亲觉得你可以试试另外一个办法,就是用十六分音符,穿插的和声这样的去流动,这样的话、能感受到,让人感受到草原被微风所吹拂之后的那种沙沙沙沙的流动感,母亲她觉得特别的好,于是后来的版本就是这样的,从配器上改成弦乐在沙沙沙的在涌动,这样大家能感觉到草原上的草在瑟瑟的发出声响,这样一浪一浪的过去,自己觉得这样有点儿意思。她说,你别说你爸在配器上他的想法还挺好的。

1957年,辛沪光的毕业作品交响诗《嘎达梅林》由中央乐团演奏,在北京正式首演,恢弘深沉、大气磅礴的音乐感染了台下所有的观众。演出结束之后,观众们都期待着见识一下这宏伟史诗的作曲者,猜想着那将究竟是怎样一个高大、魁梧的蒙古族汉子。但是,当只有二十三岁的、年轻柔弱的南方姑娘辛沪光站到舞台上的时候,所有的观众先是由于出乎意料而愣住了,随后、台下便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真的是很有力量,非常有力量,一个女孩子、当年的女孩子写这样的作品是非常非常难得的,甚至很多人在音乐界里面、很多人说《嘎达梅林》实际上是真正新中国里面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交响性的作品。1956年,在毛泽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交响音乐创作进入了一个春天。在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文化的影响下,我国的交响乐作品也正在进行民族风格的探索,当时辛沪光创作的《嘎达梅林》一经诞生便在音乐界引起了巨大轰动。作品的成功也让年轻的辛沪光一夜成名,然而爱情的呼唤和创作的理想还是让她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北京优越的工作,奔向了远方的草原。自己父亲和母亲都是铁定的要留校的,本来是要留在学校当老师的,但是自己父亲不留,自己父亲毅然决然地就非得要回到内蒙去,于是自己母亲也就毅然决然地跟他回内蒙了。当然自己母亲也是对内蒙的音乐还有文化非常的憧憬、非常喜欢。辛沪光初到内蒙古的时候被分配到了当时内蒙古唯一的文艺团体、位于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歌舞团”,但是广阔而秀美的草原才是辛沪光真正向往的地方,于是她申请深入到牧区、去感受牧民的生活,在那里她与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听他们的民歌、听他们的故事,被牧民们亲切地称为“我们的辛姑娘”。牧区生活带给辛沪光的不光是生活底蕴的积累,更带给她创作上的无限灵感。交响乐《草原组曲》、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等一大批优秀的交响乐曲就这样在她的笔下诞生了。

“就在煤这个位置,这儿有两排平房,第一排平房算是老师的宿舍,有两排,我们家是在第一排的最左边、最东边的那一间,就在这个位置上、在煤堆这个位置上。具体的是在哪儿,就在这里边有两排平房,我们家就在这个煤堆这儿,差不多,就是放着煤堆的位置。

1968年三宝的出生给这个平静的家庭带来了又一次希望,艺术创作上归于沉寂的辛沪光希望这个孩子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于是她与丈夫在三宝很小的时候就刻意培养他在音乐方面的兴趣。因为自己父母都是在内蒙的艺校当老师,那时候自己父亲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负责人,他父亲是为了我玩儿从仓库里头给自己拿了一把没人要的二胡,断了脑袋的一个二胡,二胡那个脑袋它有一个弯头、对吧,那个断了也没人要了,就两根破弦,反正就提溜来了,说拿着玩玩吧,然后在那儿拉两下就觉得太难听了,实在不能接受,自己说这个不行,扔那儿就再没玩过,后来再过了几个月,就给自己弄了一把很小的小提琴,当时八分之一吧、那么点儿像玩具似的,然后就也是拉着玩儿,那时候觉得这个还行。

还在三宝很小的时候辛沪光就发现三宝是个搞音乐的料,不但耳朵特别好,天生对音乐的判断力特别地强、也很有创造力,于是辛沪光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编了一套音乐教程、开始辅导三宝学习基本功。每天必须要练一个小时的琴,音阶什么的很枯燥,基本功训练是非常枯燥,然后好了、又不能出去玩儿了,这时候就发现练琴不靠谱了,这时候就开始抵触这个东西,就不喜欢练琴。

对于枯燥的基本功训练,三宝提不起兴趣,但是对于音乐他仍然十分热爱,小时候他经常趁家里没人,偷偷翻出母亲藏在箱子底下的那些唱片来听,而他听的最多的就是母亲创作的那一曲《嘎达梅林》。那张唱片老放嘛,反正在自己家,虽然那时被禁了,被禁了自己家里放、偷偷放呗。

三宝从小就爱听各种各样的唱片,母亲告诉他唱片就是最好的音乐老师。在辛沪光看来,做音乐的人一定要有宽广的视野、要了解各种风格的音乐,她总会经常给三宝推荐不同类型的音乐。三宝记得有一天母亲又拿来了一张他从没有听过的唱片,美国作曲家乔治.格什温的作品《蓝色狂想曲》。有一天,自己印象特深,出去办事、她拿了张唱片,哎你听听这个,这个挺好玩的、挺有意思的,然后自己就在家里听,自己一个人、放在那儿,她走了,就听,第一声一出、什么情况,怎么是这样的一个东西,然后整个听完之后,自己都傻了,因为之前从来没听过类似这样的音乐,用爵士乐的风格来做管弦乐这么一种方式。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