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丽姿网 > 美文故事 > 美文故事

关于谦虚的励志故事有哪些

如风轻似云淡2022-11-28美食美味人已围观

战国四公子:谦,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如风轻似云淡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关于谦虚的励志故事有哪些1

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被誉为“战国四公子”。

在那个战乱四起、诸侯混战的纷争年代,他们凭借过人的才华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威慑四方,也为自己效力的国家赢得了或长或短的安定。

纵观他们的人生,总让人联想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这句古语,一个“谦”字,更是彰显了他们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01

向下属谦虚:保护自己的法宝。

孟尝君的门客有三千多人,门客趋之若鹜,孟尝君的谦虚品质功不可没。

孟尝君并不对门客的身份、地位做要求,甚至一些逃跑犯罪的人,也可以做他的门客。他与门客吃同样的饭菜,宁可舍弃家业也要为门客提供丰厚的待遇,让天下贤士心向往之。

在他的门下,有不为人待见的鸡鸣狗盗之辈,也有为他安排“狡兔三窟”、留下人生退路的冯谖,靠着方方面面“人才”的支持,孟尝君屡屡“死里逃生”。

满招损,谦受益。孟尝君正是靠着谦虚的品质,吸引了众多门客的到来,也因为谦虚地对待每个人,才让自己得到了他们的“反哺”。

尤其是“鸡鸣狗盗”的故事,长久以来都在警醒着人们:谦虚地对待所有人,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就是一种福报。

生活中,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傲慢无礼的人,自以为是的人,他们无由来地趾高气昂,随意对他人甩脸色,动辄还言语攻击,以显示自己的“高人一等”。

殊不知,越是标榜自己的人,越是输得一塌涂地。

一个谦虚的人,总给人以春风拂面的温柔与惬意,因为他总是让自己低到尘埃里,并由此创造出一个宽松、愉悦的氛围,让他人得以舒展身心、展露身手。而作为回报,就是尽其所能,还这个谦虚的人,同样的快乐和自由。

02

向高人谦恭:赢得尊重的美德。

据史书记载,魏国的信陵君为人仁爱宽厚,最多的时候,门下也曾有三千多门客。

他对于门客是谦恭有礼,丝毫不亚于孟尝君,甚至略胜一筹。

有一次,信陵君想去拜访七十岁高龄的隐士侯嬴,准备了厚礼,亲自上门,结果人家碍于面子,就是不接受。

为了体现对这位“穷且益坚”的隐士的尊重,信陵君便回到家中大摆酒席,等到大家都入座了,他留下两个上席的位置,就跟随马车亲自去接侯嬴。

这一次,侯嬴没有拒绝,他整理了一下破旧的衣帽,大大方方地上车、入席,与众人欢饮。并且在散席之后,还让信陵君送他去街市见一位朋友。

面对侯嬴的故意刁难,信陵君始终谦恭有礼,侯嬴也就此心悦诚服,成为了信陵君的上客。并在后来,帮助信陵君窃符救赵,成就了信陵君的美名。

荀子曾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意思是说,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得有一种谦恭的态度,面对那些强于自己的人、高于自己的人、远胜于自己的人,不是自卑地躲开,或是满不在乎地嘲讽讥笑、说风凉话,而是懂得“让自己低到尘埃里”,让对方感受到真诚和敬意,如此,才能赢得他们的信赖和支持。


03

向权势谦卑:跌落人生谷底的生存秘籍。

春申君黄歇是楚国的大臣,他口才出众,曾在出使秦国时,说服秦王放弃联合赵国魏国攻打楚国的计划,转而与楚国结成联盟,这就是令春申君一战成名的“一纸退秦兵”。

为了维系这个盟约,楚王又派他与太子到秦国做人质。黄歇与秦国相国应侯关系处得很好,当楚王病重时,黄歇就动员应侯帮忙,让楚太子赶回楚国,以便继任王位,而他自己则留下来承受罪责。

在黄歇的安排下,楚太子扮成车夫逃离了秦国。秦王大怒,要处死黄歇。应侯已经提前被黄歇的计划折服,就积极向秦王进言,与其“愤而杀之,不如留而用之。”秦王被说动了,黄歇也得救了。

这一机智果敢的决策,让楚太子得以继任楚王,黄歇也备受重用。

从春申君一纸退秦兵、抵命送太子归国这段经历来看,他无疑是极其谦卑的。面对国与国的博弈,君主帝位的争夺,黄歇如同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便是性命之忧。

但他能够“撼动”秦王,让楚王和楚太子对自己言听计从,除了过人的智慧,就是他的谦卑品格,为了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和所侍奉的人,他甘愿舍弃性命。

说到底,谦卑就是极度的忠诚,忠诚于自己的内心,忠诚于自己的信仰。由此,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让与之打交道的人不得不“倾囊相助”。


04

结束语:

从战国四公子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越是高贵的人,越是谦卑有礼,谦逊和蔼。他们深知自己的成就,离不开众人的帮助,而唯有态度谦和,才能让这种局面得以维系。

一个敢于自谦的人,是需要极大勇气和能力的,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不折不扣地加以改进和完善,或者隐忍不发,直至迎来转机。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善于等待、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善于拿捏住自己维系各种关系的尺度,这份淡定、豁达和自如,都源于他们坚守了“谦”字,守住了底线。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

关于谦虚的励志故事有哪些2

剧场里正在上演莎士比亚的新剧《朱利叶斯·恺撒》。无论是前排的贵宾席,还是后面的普通座位,甚至过道上都挤满了人。人们都以一睹莎士比亚的戏剧为荣幸。

舞台上灯光璀璨,演员们穿着古老而华丽的服装投入地表演着,将观众带入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中。

不一会儿,舞台上出现了这样一幕:

恺撒抬头问道:“现在几点了?”

一旁的好友勃鲁托斯回答道:“刚敲了八下,恺撒。”

就在这时,站在角落里的一名观众突然小声地嘟囔了一句:“不对呀,这里不该是这样的……难道连莎士比亚先生也弄错了?”

说话的这位是剧场的一名小杂役,他十分崇拜莎士比亚,正悄悄地站在角落里全神贯注地欣赏演出。虽然他站立的地方光线暗淡,无法看清脸上的表情,但他的自言自语还是被旁边一个人听见了。

演出结束后,这名小杂役准备回后台继续干活儿。这时,有人从后面叫住了他:“噢,先生,请等等。”小杂役转身一看,原来是刚才站在自己身边的那位男士。只见他脸上长着一圈络腮胡,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正热切地望着自己。

“额,先生,您找我有事吗?”

“呵,是的...刚才的那幕戏中,当勃鲁托斯说钟敲了八下,您却说/出错了。那您能告诉我错在哪儿了吗?”

“哦,我只是随便说说而已的。”小杂役不知道眼前/这位穿着得体、彬彬有礼的男子为何对自己随口说的一句话那么感兴趣。

“哦不,请您一定要告诉我,这其中肯定是有原因的。”这个男士伸出双手,紧紧握住小杂役的手。他热情的举动和渴望的眼神令人无法拒绝。

小杂役只好实话实说:“嗯,我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钟表工,所以我对钟表知识也略知一二。我记得机械钟是13世纪才发明的,而在恺撒那个年代没有机械钟,但剧中勃鲁托斯竟然听到隔壁的机械钟响了,我认为这是与史实不符的。”

小杂役的一番话,像一阵风吹散了萦绕在这名男士心中的疑云。他的眼睛似乎变得明亮了,嘴唇也因激动而微微发抖。他紧紧地握住小杂役的手说:“哈,谢谢您的指教,这的确是我在写作时的一个疏忽……啊,对不起,我得走了。”说完这个男士转过身,很快消失在人群里。

小杂役愣了片刻,才猛然回过神来,这个虚心向自己求教的人,就是该剧的作者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亚先生。

原来,每当剧场演出自己的剧作时,莎士比亚都会悄悄混杂在观众里,通过现场演出的效果和观众的反应来审视自己的作品。当他听到小杂役的疑问后,便决心弄清原委。小杂役的解释使他茅塞顿开,如获至宝,回去后立刻对这一细节做了精心的改动。

谦虚、勤奋、认真,这些品德使得莎士比亚最终成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家,其作品至今仍是全世界共同享有的文学瑰宝和文化遗产。

关于谦虚的励志故事有哪些3

一、瘦羊博士——甄宇

东汉时期,有一个名叫甄宇的在朝官吏,时任太学博士。他不仅博学多识,而且为人忠厚,遇事谦让,上下同僚都相处的很好。有一次,皇上把一群外番进贡的活羊赐给了在朝的官吏,要他们每人得一只。在分配活羊时,负责分羊的官吏犯了愁:这群羊大小不一,肥瘦不均,怎么分群臣才没有异议呢?

这时,大臣们纷纷献计献策。有人说:“把羊全部杀掉吧,然后肥瘦搭配,人均一份。”也有人说:“干脆抓阄分羊,好不好全凭运气。”就在大家七嘴八舌争论不休时,甄宇站出来了,他说:“分只羊不是很简单吗?依我看,大家随便牵一只羊走不就可以了吗?”

说着,他就牵了一只最瘦小的羊走了。看到甄宇牵了最瘦小的羊走,其他的大臣也不好意思专牵最肥壮的羊,于是,大家都捡最小的羊牵,很快,羊就被牵光了。每个人都没有怨言。这件事情传播开来,洛阳城里的人无不为甄宇的高风亮节折服,四处赞扬他,以致连光武帝也知道了。

一次,光武帝视察太学,想召会甄宇,直接询问“瘦羊博士”在哪里。从此以后,京师洛阳的人们就以“瘦羊博士”来称呼甄宇。不久,在群臣的推举下,甄宇又被朝廷提拔为太学博士院院长。从表面上看,甄宇牵走了小羊吃了亏,但是,他却得到了群臣的拥戴、皇上的器重。

网图侵删

二、日本绳索大王——岛村宁次的故事

被誉为“日本绳索大王”的岛村宁次以五角钱的单价大量购进麻绳,然后以原价卖给东京一带的纸袋工厂,从而赢得了“岛村宁次的绳索真便宜”的好名声。于是订单源源不断,岛村便拿着购货单对订户道:“这是我一年来购买绳索的收据,这一年我一分钱也没有赚你们的,长次下去,我只好破产了。”

订户为岛村的诚信折服,情愿岛村单价增加五分钱。岛村又拿着顾客购货单据找到供应商道:“一年来,我是一分钱也没有赚到,只是给您做了义务推销员,再干下去,我是受不了了。”供应商翻阅着原价卖出去的单据,感动不已,于是每根绳索降低五分钱供货。

如此一来,每根绳索就赚一角钱,利润已经相当可观。没过几年,岛村成为腰缠万贯的富商。岛村宁次后来深有感触地认为,只有那些胆识谋略过人的企业家才敢对开始时吃亏,而后便占大便宜的“原价销售法”敢于为之。

网图侵删

三、农夫的故事

有一个农夫的玉米品种,每年都获得极好的收成,而他也总是将自己的优良种籽,毫不吝惜地分赠给其它农友。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大方?他说:我对别人好,其实是为自己好。风吹着花粉四处飞散,如果邻家播种的是次等的种籽,在传粉的过程中,自然会影响我的玉米质量。

因此,我很乐意农友们都播种同一优良品种。他的话看似简单却深富哲理。凡你对别人所做的,就是对自己所做的。所以,凡事你希望自己得到的,你必须先让别人得到。

网图侵删

四、李嘉诚的故事

著名的企业家李嘉诚早年创业的时候,凭借自己的勤奋,从学徒到承包长江塑胶厂,人生小有成就。一次他接到一笔犹太人的订单,利润相当可观,于是他亲自组织生产,但是当产品快要完工时,犹太人却因为上游出现问题,而紧急取消了订单。

普通人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会想方设法挽回损失,甚至不惜打官司。可是李嘉诚只是向犹太人报告了完工的进度,以及自己的实际损失,并没有为此翻脸。这件事情过后不久,李嘉诚的订单突然大幅增长,原来是犹太人为了弥补李嘉诚的损失,通过朋友给李嘉诚介绍了不少生意。

网图侵删

五、郑板桥的故事

“吃亏是福”这是清朝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写给他胞弟郑墨的一句话。 据说,郑板桥祖居江苏兴化县,乾隆时考取功名中进士,离家在外作官。其弟郑墨继承祖业,居住在家乡故里。有一年,郑墨想把居住多年的祖屋翻修一下。可是,祖屋与邻居共用一墙。邻居不同意翻修。于是,其弟将邻居告上公堂,打起官司。其时,郑板桥正在山东潍县任知县,其弟写信给他,让他致函兴化县吏,帮助打赢这场官司。郑板桥接到家弟书信后,便写了一封“吃亏是福”的回帖;并附诗一首。诗曰:千里告状只为墙,让他一墙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郑墨看了之后,深受其兄宽厚、大度的感染,撤了官司,很好的处理了邻里间的纷争。邻居感激涕零,两家和好如初。

后来郑板桥将 “吃亏是福”写成条幅,并加了“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益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即平且安,福即在是矣。”的题跋。

网图侵删

内容和图片都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