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丽姿网 > 美文故事 > 美文故事

关于荣誉的民间故事有哪些

小头宝宝宝2022-11-28美食美味人已围观

外国著名民间故事精选,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小头宝宝宝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关于荣誉的民间故事有哪些1

  外国民间故事作为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通俗易懂的故事情节。那你知道外国著名民间故事精选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外国著名民间故事精选,欢迎大家阅读。


  外国著名民间故事精选:狼女劳拉

  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的纽仑小镇,一个苦命的私生女婴出生后被遗弃在大森林里,一头死了狼崽的母狼路过这里,把这小生命当做自己的孩子叼回了狼窝。

  尖爪利齿的母狼尽管是凶猛的食肉动物,但同样也有慈爱的母性,每天用自己人的奶哺养女婴,尽心尽力地呵护她。这个喝狼奶长大的女婴逐渐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狼女,除了人体外形外完全狼化了。她像狼一样四肢着地奔跑、跳跃,袭击弱小动物,撕咬血淋淋的食物,熟练地生吞活剥。母狼还教会她“哇嚎哇嚎”地嗥叫,用狼的语方呼朋引伴传递信息。与此同时,她已经没有人的感情,更不用说人的语方和思维方法了,肌肤上长出了浓密的毛。

  八年后的一天,狼女在独自追赶起点一头羚羊时,被一位护林员发现并制报,将她从大森林中带回来。

  这个狼女被送到了柯克博士主持的“美国心理改造中心”,给予她取了个名字叫“劳拉”。专家们整整花了五个月的时间,总算让劳拉放弃血腥的生食而接受了熟食;又被她撕烂了无数的衣服才使她养成穿衣服的习惯。渐渐地,人类固有的基因在劳拉身上焕发,她学会了人的语言,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思想感情都变得和正常人一样,浑身的长毛也褪尽了。人类学者评价说,这是有史以来人类对兽孩最成功的改造。回到文明社会的劳拉上了在学,后来又和一个名叫爱德华的青年结婚了。

  然而,重新成了“人”的劳拉仍然深深思念着哺育了她的狼妈妈。几年后,她在爱德华的陪同下,又来到了曾经生活水了八年的大森林里看望老狼。

  “呜——”劳拉用狼的语言嗥叫,音调长长的、柔柔的,带着几分凄怆。几分钟后,草丛中响起沙沙的声音,二十多头狼来到了劳拉和她丈夫跟前。狼群中有只苍老脱毛的老狼,劳拉扑过去紧紧抱着它的前肢,回头对爱德华说:“这就是我的狼妈妈。”

  征得丈夫的同意后,劳拉又狼的语言对狼妈妈说:“妈妈,你已经衰老,在大自然中生活困难很多,跟我回家后吧,我会尽心照料你的!”老狼听了显得异常兴奋,伸出红红的舌头不停舔着劳拉的脸,大概又想起当年喂她吃奶的情景。于是劳拉带着狼妈妈向汽车走去,谁知老狼越走越慢,后来停下了。“呜喔,鸣喔!”它双眼凶光毕露,张开嘴吼叫。劳拉告诉丈夫:“狼妈妈说,你们走,让我留在这里,别惹我生气!”她情不自禁地抱住狼妈妈嚎啕大哭,老狼也凄怆地发出“呜呜”的嗥叫。

  去年夏天,全美电视网准备拍摄一部《狼女寻狼母》的纪录片,劳拉和她的丈夫跟着摄制组又来到森林里。可是这次不管劳拉怎样嗥叫,狼群都没有出现。于是,等到天黑后大家都钻进了帐逢,劳拉夫妇又单独走进了森林。很快,当劳拉再次发出嗥叫时,周围闪烁出一片绿荧荧的光点。狼群终于来了,它们告诉劳拉,狼妈妈病了。

  劳拉跟着狼群在狼群里找到了奄奄一息的狼妈妈。看到劳拉,老狼使尽全力伸舌舔了舔她的手,随后闭上了眼睛。劳拉伤心地痛哭起来。爱德华安慰她说:“我们把它带动回去,埋葬在公墓里吧。“劳拉摇摇头说:“不,妈妈是山林的一部分,死了也要和山林在一起!”。

  外国著名民间故事精选:飞来的王冠

  天黑了,欧特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家。进了门,小女儿丽莎就扑了上来:"爸爸,你答应给我买的芭比娃娃呢?"欧特摇摇头,把丽莎推到一边。

  女儿大哭起来。妻子安娜生气地说:"你这是怎么回事,对孩子发什么火?"

  欧特垂头丧气地坐在沙发上,一个劲地猛抽烟。

  安娜生气地说:"你干吗这么晚回来?舅舅刚才打电话来,说妈妈快不行了,让我们赶快回加纳一趟!"

  "唉,今天我被炒鱿鱼了。我在外面走了一大圈,也没找到新的工作。"欧特闷闷不乐地说。

  安娜顿时像遭了雷击,懵了。自从三个女儿一个接一个地降生,她就一直在家带孩子,平时靠欧特做建筑工养活全家。欧特是他们一家的顶梁柱,如今他失了业,一家大小可怎么办?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回到老家又在一大笔钱。安娜急得哭了起来。

  "好了好了,我去想办法就是了。"欧特去银行取出仅有的存款,又向几个要好的朋友借了一点,总算凑足了全家去加纳的路费。

  一家人从荷兰辗转来来到加纳这个非洲小国,又颠簸了几天才到达安娜的老家。安娜90岁的老母亲见到远方的亲人,见到欧特这位未曾见过面的女婿,才安然闭眼。

  料理完母亲的后事,欧特急着启程回家。这里的人虽然很热情,可欧特一心惦念着回去找工作。当地的部落长老却再三挽留,这位长老从第一次见到欧特起,就好像早就认识他似的,对他格外亲切。他请欧特参加一个盛大的聚会,并神秘地告诉他,到时候会给他一个意外的惊喜。

  欧特想,像他这样的人会有什么好事,该不是以为他是欧洲来的富翁,要他捐钱吧?妻子安娜说这儿的部落规矩很多的,还是入乡随俗的好。

  欧特将信将疑地去了。果然,部落的人把他奉为上宾,长老向欧特敬酒后,大家便围着他又唱又跳,弄得欧特坐立不安。

  忽然,一个少女跑上来,不由分说地把一个花环套在欧特头上,然后众多部落居民就齐刷刷地跪了下来,嘴里还用土语呼喊着什么。长老笑眯眯地对他说:"恭喜你,头格伯。"

  原来,这位长老一见到欧特,就断定他是部落一位逝世首领的转世,于是,按照当地的习俗要拥戴他为王。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使欧特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失业工人,一下子成了拥有40个村落、10万人口的部落国王!这简直太离奇了。开始他不太情愿离开熟悉的故乡荷兰,过这种原始的部落生活,可想到再也不用为失业烦恼了,就安心地当起了国王,他的女儿们也成了小公主。

  如今,欧特每天黄袍加身,坐在王位上,他越来越喜欢这这里了,不是因为自己是个一呼百应的国王,而是这里纯朴的人情让他留恋。

  外国著名民间故事精选:火焰树(乌干达)

  很早以前,西村有个美丽的小姑娘。因为她美丽非凡,人们忘却了她的名字,都叫她“美人”。

  美人一天天长大了,上六求婚的人络绎不绝。父母很高兴,决定将她嫁给一个有牛群、羊群、花园和奴仆的酋长。但他们万没有料到,她执意不肯。她说:“我不爱靠别人养活自己的富人,我爱那个勤劳勇敢的叫杜图的年轻人。”

  杜图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种的饭蕉长得特别好,用饭蕉酿的酒特别香。他是有名的弓箭手,曾只身到丛林捕杀一头害人的班豹。

  酋长听说美人不愿嫁给自己却愿嫁给杜图,十分恼火。这时,正值布干达王国同布武马岛打仗,从各部落征兵。酋长决定拆散美人和杜图,让杜图去当兵。

  杜图应征上前线,临走,美人来给他送行。她强忍着悲痛说:“你要勇敢,赢得荣誉。盼望你早日归来,我永远等着你。”

  战争在维多利亚湖畔激烈地进行着。杜图走后,美人一天到晚总是站在山坡上,向大湖那边眺望。日复一日,几个月过去了,美人不见杜图归来,难免心焦。一天,她对盘旋在天空的老鹰说:“请飞到湖畔,看看我的杜图何时归来好吗?”

  老鹰看到美人焦虑的面容,很同情,便振翅向湖畔飞去了。

  战场上,皮鼓咚咚,牛角齐鸣,布干达战士向敌人发起冲锋。杜图手执长矛、弯弓,跑在最前面。不幸的是,几支暗箭飞来,射中了他的头部。这位英勇的农夫的儿子倒在血泊中了。

  老鹰看到敌人被打败,非常高兴,“呱呱呱”连叫三声。但它发现杜图的尸体躺在地上,却又无限悲伤。它在空中盘旋来盘旋去,不知该如何去向美人报告。

  不见老鹰归来,美人心焦如焚。她又叫住从身边飞过的蜜蜂说:“我已听到胜利的战鼓,快飞到湖边,祝贺我的杜图。告诉他,我正在山坡上等他归来。”

  蜜蜂来到战场,看到老鹰站在一棵枯树的枝头落泪,心里就完全明白了。它也不忍心回去传送这个噩耗,就落在路旁一朵野花心上啜泣。

  西村美人一直等候在山坡上,情人没有归来,老鹰和蜜蜂也没有消息,使她因感到绝望而悲伤。她只好求助炎炎似火的太阳说:“啊!老天爷呀!帮助我吧!用你的光束把我带到大湖岸边,让我见见我的情人,向他倾吐我的衷肠。”

  太阳目睹了这场战争,知道杜图已战死沙场,很同情这位痴情的少女,就向她射出长长的一道光束。美人两手紧紧抓住光束,轻轻地荡到大湖岸边。当她看到士兵们正在掩埋杜图的尸体时,双膝跪在地上,朝着太阳哭诉道:“老天爷啊!你不要只留下我孤独一人。请用你的火焰把我烧融,让我跟情人一块去吧!”

关于荣誉的民间故事有哪些2

范晔著史 后出转精

优秀的历史学家,总是对于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的变化十分敏感。梁启超对东汉士风多有赞美,在发表于120年前的《新民说》中写道:“东汉尚气节,崇廉耻,风俗称最美”。其实,这并非梁启超一人的观察。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也说“东汉之世,虽人才之倜傥不及西京(西京即长安,此处以都城指朝代),而士风家法似有过于前代”。究其原因,与儒学之兴盛有莫大的关系,东汉开国之君光武帝刘秀,“尊崇节义,敦厉名实,所举用者,莫非经明行修之人,而风俗为之一变”。

要了解东汉的社会风气,阅读东汉人的家教家风故事,首要的材料是《后汉书》。在二十四史中,《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即“前四史”最受推崇。近代史学大家吕思勉在介绍学史门径时曾说:“吾人读史,固当先读编年,后读正史,而四史则须先看。因为四史历代研究的人很多,并且以后的正史,多半都是因袭四史,所以四史差不多是后世历史的渊源,成了治史的常识和最普通的学问。”

“前四史”中,成书最晚的就是《后汉书》,作者是南朝宋的范晔(398年—445年)。范晔在元嘉九年(432年)著史时,距东汉灭亡已有二百余年,期间已有多种东汉历史著作问世,范晔在写作时参考的著作,在《后汉书》问世后逐渐消亡,如今只得只言片语,可见《后汉书》虽是后出,但光彩超越前作,故能取而代之,传之后世。

范晔对自己的作品表现出十足的自信,要与修《汉书》的班固一较高下,他尤为得意的是《后汉书》中的评论性文字:“吾杂传论,皆有精意深旨,既有裁味,故约其词句。至于《循吏》以下及六夷诸序论,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减《过秦》篇。”此处所说的《过秦》篇,即西汉贾谊的《过秦论》,范晔自言诸序论与《过秦论》不相上下,可见其自信。范晔的评论爱憎分明,清朝学者王鸣盛说读了《后汉书》,能鲜明体会到范晔“贵德义,抑势利,进处士,黜奸雄”的导向。

今天我们见到的《后汉书》共120卷,其中本纪10卷、列传80卷是范晔的手笔,志30卷则出自西晋史家司马彪的《续汉书》,《续汉书》本是一部完整的书,从宋朝开始,《续汉书》中的志与《后汉书》合印在一起,遂成了今天见到的《后汉书》的规模,而《续汉书》志之外的部分却没有流传下来。

伏波教侄 谨言慎行

今天,在岭南许多地方都能见到伏波庙,庙中供奉的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马援生活在西汉末年到东汉初年,一生南征北战,为东汉的建立做出重要贡献,他曾两度南征,岭南人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建庙纪念他维护国家统一、稳定边疆之功。

马援年少时就有大志,曾说“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马援第一次南征凯旋时,朋友们都来祝贺他,有一个叫孟冀的朋友也来祝贺,马援寄望于这位朋友能有良言相告,而非只是祝贺。马援将自己与西汉的伏波将军路博德相比,为自己“功薄赏厚”而感到不安。马援对朋友说:“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这便是“马革裹尸”一语的由来。马援最终在第二次南征时病死前线,可谓遂其志向。

马援在沙场征战之时,也惦记着家人,在第一次南征时,曾给侄子马严、马敦写了一封家书,《后汉书》全文引用,因此我们得以知道马援的家教观。马严、马敦的父亲马余去世得早,马援承担起教育侄子的责任,他在前线听说两人喜欢议论他人长短,在家书中直截了当地表示,“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大概马援此前也曾对两位侄子说过类似的话,这次在家书中又说一遍,口气颇为强硬。

马援接着在家书中举出两个人,一位是龙述,字伯高,此人“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这里的“口无择言”可不是现在所说的“口不择言”,恰好与之相反,是口中所说的都是合乎法度的话之意;一位是杜保,字季良,此人“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两位都是马援“爱之重之”的人物,但马援却希望侄子效法龙伯高,而不要效法杜季良。马援并不是对杜季良有意见,而是考虑到侄子的资质,认为效法龙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而效法杜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由这封家书可知,马援教侄以谨慎二字为主,不能为人轻薄。马援的这两位侄子在历史上名气稍逊,但其后代却很有名。马严诸子中,以马续、马融最为有名。马续既能带兵打仗,在边疆立功,又曾受命撰写《汉书·天文志》,可见学问不小。他的兄长马融的学问更大,乃东汉的经学大家,郑玄就出自他的门下。

大儒家风 亲近君子

汉武帝之后,儒学地位不断抬升,社会上研究儒家经典的风气逐渐发达。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上举出两处表现,以说明东汉经学较西汉更为兴盛,其一是西汉学者多能专一经,但兼通者凤毛麟角,而东汉兼通五经的学者很多;其二是西汉学者笃守经典,对于经典的阐释、发挥不及东汉学者,东汉著述风气大开,“性灵渐启,其过于前人之质朴而更加恢张者在此,其不及前人之质朴而未免杂糅者亦在此。至郑君出而遍注诸经,立言百万,集汉学之大成”。

这位东汉经学之集大成者就是郑玄,清朝汇总而通用至今的《十三经注疏》中,《周礼》《礼记》《仪礼》仍用的是郑玄的注。《后汉书》中保留了郑玄写给独子郑益恩的一封家书,写这封家书时,郑玄已七十岁了,他回顾了自己的坎坷经历,表明自己之所以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目的在于“念述先圣之元意,思整百家之不齐,亦庶几以竭吾才”。郑玄毕生埋首学问,现在要将家事托付给独子,好闲居养性、深思学问。

郑玄希望益恩努力探求君子之道,钻研不辍,“敬慎威仪,以近有德”,注意自己的举止,保持恭敬谨慎的态度,以此亲近有德之人。郑玄接着写道:“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己志。若致声称,亦有荣于所生,可不深念邪!可不深念邪!”一个人有好名声,得益于朋友的口耳相传,一个人有好德行,却只能靠自己立志修炼,这不是容易之事。如果一个人能够获得好名声,让父母感到荣耀,这也是令人欣慰之事,接连两句“可不深念邪”足以表达郑玄对益恩的期待。

郑玄家书的另外一个重点,则是在生活上保持勤俭。郑玄出生于一个寒微之家,这时家境也不容乐观,甚至更糟了,他惋惜自己珍惜的书籍都朽坏了,“不得于礼堂写定,传于后人”,但他仍以为时未晚、仍可努力的心态看待这一切。他希望益恩“勤力务时”,如此也能“无恤饥寒”,“菲饮食,薄衣服,节夫二者,尚令吾寡恨”,在饮食、衣服上节约一些,他也能更加放心。

郑玄家书将自己的经历、担心和期许娓娓道来,文辞不事雕琢,道理也平易近人,令人见到大学者不常示人的一面。

清白传家 乡里称善

家教未必要像马援、郑玄一样留下家书。东汉有名的清官“四知太守”杨震,只以“清白”二字传家,他的家训早已写在了“暮夜拒金”的坚决中。杨震之子杨秉传续家风,“故吏赍钱百万遗之,闭门不受,以廉洁称”,他曾对别人说:“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范晔对“震畏四知,秉去三惑”大为赞赏,认为杨震父子的事迹,印证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古语。

晚于杨震的羊续,也是一位以清廉而著称的官员。他生活在东汉晚期,其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羊续深恶浮华,“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属官曾向他进献活鱼,他将之悬挂在大门上,待到属官再度进献时,手指已瘪的鱼干,属官立刻领会其意,羞愧退下,这便是“羊续拒鱼”的故事。羊续的妻儿从老家来投奔他,他只让儿子进入官署内,向儿子介绍自己简陋的生活环境,以示无法支持妻儿来到自己身边生活。

与羊续同期的陈寔,《后汉书》对他的评价很高:“唯陈先生进退之节,必可度也。据于德故物不犯,安于仁故不离群,行成乎身而道训天下,故凶邪不能以权夺,王公不能以贵骄”。陈寔出生在一个贫寒之家,但美德的力量让他为乡里所敬重,同乡说“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

有一年,乡里歉收,一些人被迫为盗。一天夜里,陈寔将子孙叫到跟前,严词厉色教训:“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停顿了几秒后,忽然提高音量:“梁上君子者是矣。”话没说完,屋梁上跳下一个人,一脸惊恐,俯首认罪。陈寔端详此人面貌,觉得他不像是恶人,令他务必深刻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弃恶从善,并赠他二匹绢以度过荒年。陈寔在教育子孙的同时,也改变了一个品行不端之人的命运。

《后汉书》在陈寔的传记后,又简要介绍了其子陈纪、陈谌的事迹,三人时号“三君”。《后汉书》说陈纪“以至德称”,《世说新语》中有几则陈纪小时候的故事。其中一则说陈寔约了友人一起去某个地方,相约中午碰头,但过了中午友人还没有来,于是就先出发了。友人姗姗来迟,见陈寔先走了很不开心,当着陈纪的面骂其父。陈纪此时不过七岁,对友人说:“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听罢,深感惭愧,由此我们也见到陈寔教子的效果,陈纪的回答可以说是有理有节。

古语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后汉书·第五伦传》中也说“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古人视身教重于言教,中国古代留下了海量家教文献,既有富有启发的家风故事,也有用心制作的家训规条,但能够为后世铭记的,必是言行合一者。(罗慕赫)

关于荣誉的民间故事有哪些3

极目新闻记者 夏雨

通讯员 黄丽峰 周村民

对话背景:

9月15日,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87岁的湖北民间文化守望者、湖北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守华获授“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荣誉称号。该荣誉称号旨在表彰为推动中国民间文艺事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德高望重的著名文艺家。

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现场(直播截屏)

极目新闻记者采访刘守华,是在典礼前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会议室进行的。

面对通往会议室的步梯,这位微微佝偻着身子的白发老人,坚持不让任何人搀扶。眼前拾级而上的坚定背影,像在默默示范着何为永不止步的“攀登”。

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现场(直播截屏)

“我喜爱民间故事,在民间文艺学园地里耕耘常常乐而忘倦。”

一生踏遍千山万水,寻找创造精神财富者的人,也在不断给我们创造着精神财富;

一生听别人讲故事的人,也把关于他和民间文艺的故事讲与我们听。

人物简介:

刘守华,1935年出生于湖北沔阳,1953年进入华中师范学院学习,后留校任教,从事民间文学教学工作,创建了文学院民间文学专业,建立了本科、硕士、博士系统的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民间文学专业人才。数十年来,刘守华坚持民间文学特别是故事学研究。他以中国民间故事为核心,将研究视野扩展到古代文学、宗教文学、现当代文学、民族文学、比较文学等多个领域,为中国民间故事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作出了奠基性的历史贡献,先后出版了《故事学纲要》《比较故事学》《中国民间故事史》等专著。其中《中国民间故事史》多次再版,三次列入“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他还将个人职业与国家社会责任有机融合,发掘湖北的地方文化,推动地方文化保护、建设和研究,积极参与“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编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等国家文化工程。

“搜集洪湖革命歌谣培养了我早期的兴趣”

记者:您说,“意外获奖,感恩时代。延年益寿,奉献余热。”这项让您沉醉的艺术,是从什么时候缘何开启?

刘守华:我在江汉平原的乡村长大,于抗日烽火中度过童年,从小深受民间歌谣、戏曲、故事和传说的滋养而热爱这一草根艺术。

1950年,我考入位于洪湖新堤镇的沔阳师范学校就读,在校期间,我从钟敬文先生编选的《民间文艺新论集》中,初步获得了关于民间口头文学的启蒙知识。后来,我开始搜集洪湖的民间文学,主要是指民间歌谣,这一过程,培养了我对民间文艺早期的兴趣。

当时洪湖革命歌谣在全国很有影响力,曾被编入中学语文课本。洪湖革命歌谣大都直叙其事,激动人心,我深受感染,《贺龙军》就是代表之作。

“睡到半夜深,门口在过兵,婆婆坐起来,顺着耳朵听。”十几个字勾勒出兵荒马乱的岁月里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小景。“又不要茶水,又不惊百姓,只听脚板响,不听人做声。”小景中,饱经忧患的老人凭自己的耳朵,一下子就判明是什么军队了,于是由骇怕转为惊喜,连忙把儿孙唤醒。“伢们不要怕,这是贺龙军,媳妇你起来,门口点个灯,照在大路上,同志好行军!”

我把搜集的部分歌谣寄给北京《说说唱唱》杂志,其中就包括这首《贺龙军》。1952年,我又将创作的散文《洪湖渔民的歌声》投寄《湖北日报》,该文于《湖北日报》国庆特刊上发表,就这样逐渐形成了我投身于民间文学事业的初步意愿。

后来我被母校选送至华中师范学院(后来的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读书的时候,正值1956年党中央号召广大青年学子向科学进军,那年7月1日,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得到组织批准,至此我的专业兴趣和入党誓词就在民间文艺这个方面融合了。

记者:您毕业后留校任教,自编《民间文学》教材,开设民间文学课程,承担“中国民间故事史”“比较故事学”“中国民间故事的类型与传承研究”等诸多国家科研课题。1981年起,您先后担任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主席长达20年之久。自踏入民间文艺的大门起,您一直在为民间文学事业贡献力量,步履不停。在工作期间,您一共发表400多篇民间文学的研究论文,今年,您460余万字的著作,10卷本《刘守华故事学文集》出版。用一生坚守初心,您的动力是什么?

刘守华:我总结,个人兴趣,教师职业和社会责任,三者结合使我能够60多年来坚持走到现在。

我曾写过一篇小文讲道:“在这一园地经历风风雨雨,不息耕耘,在这‘三位一体’中就会乐而忘倦,勤奋难息了。可是这‘三位一体’在人群中往往难于圆满实现,我可以说是幸运儿之一。”

资料图

十分骄傲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成立的文艺团体就是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前身),而且推举郭沫若先生为首任会长。我是1958年加入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的。

中国民间文艺事业的发展饱含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念,其中突出的特点就是重视农民农村,尊重农民的历史文化创造。

“如果不是你们去发现,可能他就是一个红苕埋在地里头烂掉了。”

记者:民间文艺从来与农村密不可分。您曾多次深入乡野,追访民间艺人。在担任湖北省民协副主席、主席职务期间,您记录和推介了湖北民间文艺领域极有代表性的“三家三村”(故事家刘德培、刘德芳、孙家香,和伍家沟民间故事村、吕家河民歌村、青林寺谜语村)。在《刘守华故事学文集》第10卷,您提到,数十年学苑耕耘中,同您结成亲切师友情缘的诸多学人中,已有十多位先后离世,他们中有钟敬文、季羡林,也有鄂西农民故事家刘德培、土家族女故事家孙家香。在此卷,您写下了《雪夜送别》以追忆刘德培老人的丧礼。风雪之夜,年近古稀的您同乡民一道“跳丧”送别,通宵未眠。“我从队伍里脱身出来,站在一旁歇气。这时,身着雪白孝服的少妇,立刻走上前来,双膝跪下,并托起一盆热水,请我擦汗。她是刘老的孙媳妇,原来这是土家人在丧礼中感谢每一位跳丧者的传统礼节。我一时禁不住热泪盈眶,当即将她扶起。接着再次挤进跳丧行列之中。”每每读起,都让人难以不落泪。说说这些民间故事家吧。

资料图

刘守华:刘德培出生贫苦,从少年时代起就在湘鄂西十来个县劳碌奔波,从事十多种活路谋生。他在旧中国生活了37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了41年,对社会人生有丰富体验。他性格乐观开朗,在艰难困苦中从不唉声叹气,擅长讲喜剧性故事,讲时似乎信口道来,漫不经心,实则设计巧妙,费尽心思,常常穿插着吟诗、联对、猜谜,说唱结合,简直一张嘴就是一台戏。

刘德培的故事后来出了一本书,引起全国很大的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进行拜访。他老伴说,“那个老头,如果不是你们去发现,可能他就是一个红苕埋在地里头烂掉了。”

资料图

孙家香不识字,一生没出过远门,她在娘家就喜欢听故事,到婆家又听故事,后来自己讲故事。她有极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情感和想象,能讲三百多则故事。我们听说她的事后,就带着学生前去访问。当时,78岁的她还在地里劳动,被家人叫回家后连帽子都没取下来,便开始滔滔不绝地讲,我们连插话的机会都没有。为什么?因为她太高兴了,她平时讲这些东西,常被人说是瞎说,被人看不起,现在省里专家学者专门来听她讲故事,她就一个劲地讲下来了。后来我们发现,她的确是一个很有才能的民间故事家。

很多深藏于民间的故事家,经过我们的调查研究评论,得到全国的关注,政府的优待,发挥他们作为故事家的作用。这算是我对过去这些默默无闻的老百姓做的一点奉献,但最根本的是他们给我们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所以我的这些研究成果也是在向他们致敬。

我们学习文学,听到外国有《格林童话》。后来我们进行调查后发现,中国其实有很多会讲故事的老人,我们把这些会讲故事的老人称为国宝。

让更多人看到和《格林童话》并列的中国民间故事

记者:据华中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黄永林回忆,2002年,67岁的您在湖南湘西山区做民间故事调研时曾遭遇车祸,造成三根肋骨锻炼,一块金属片插入额头的重伤。医生事后告之,如果不是抢救及时,恐怕性命担忧。所有人都为您揪心,可您恢复意识后,问的第一件事,是调研的记录稿是否完好。听到这话,在场的人都流泪了。对您来说,无论何时何地,民间故事都是尤为珍视的瑰宝。

资料图

刘守华:民间故事是人们十分熟悉和喜爱的一种口头语言形式,许多故事伴随人们度过美妙的童年,在他们的心灵上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如果高度地概括,民间故事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一个心灵的窗口。故事里传承了人类的,民族的一些美好的东西,以及文化基因在里头。

伟大的中华民族,在古老深厚的文化沃土上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民间文学进行了一次民间文学普查,其规模之大,不仅在中国空前,也为当今世界罕见。记录成文的故事资料,据不完全统计,已达183万余篇,实际上远远超出此数。这实在是一笔巨大而无比丰富的宝贵民族文化财富。

《刘守华故事学文集》

《盘古斩蟒开天地》《烈山神农》《尧王传舜》《铁拐李三试李时珍》《范丹问佛》《包白菜的姑娘》《鲁班做木鸢》《白水素女(田螺姑娘)》……所以我不光是做研究,写理论文章,也选编了一些民间故事读本,近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并被列入到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的指定阅读参考书目,让更多人可以看到和《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并列的经典之作,这是对我们自己文化的传承。

(采访现场图由杨思颖拍摄)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