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丽姿网 > 家居生活 > 家居生活

御史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百科Moster2022-11-10美食美味人已围观

看有趣的古今官职对照,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百科Moster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御史相当于现在什么官1

一、中国古代的官职制度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所以,了解古人的官场,就等于了解古人的半个社会。了解古人的官场,就要从了解古人的官职名称开始。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中国就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整个国家的政治结构分为两块,一块是中央的政治,另一块则是地方的政治。而官职制度相应地也分为两套,一套是中央的官职制度,另一套则是地方的官职制度。中央的皇帝及官员像火车头一样带动着地方各级的官员,整个庞大的帝国,才能像一列高速火车一样,有序且高效地向前奔跑。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中央的官职制度以及相应的官职名称。

二、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

古代的官职制度萌芽于先秦时期,发展到秦汉的时候,官职制度就基本成熟了。秦汉时期,中央的官职制度主要是“三公九卿”制,“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丞相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总理”;
太尉则协助皇帝掌管全国的军队,是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军委主席”;
御史大夫掌管图籍章奏,监察百官,大概相当于今天的“中纪委”。至于“九卿”,虚指“列卿”或“众卿”,并没有确指“九位大卿”意思,这是秦汉时期中央官职制度的基本情况。

古代中央官职制度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三公九卿”制便慢慢地过渡为“三省六部”制了。“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同为国家最高的政务机构,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而尚书省则负责执行。所谓的“六部”就是尚书省下辖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吏部掌管官吏任命;
户部掌管户口土地、钱粮收支;
礼部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学校;
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军事行政;
刑部掌管司法行政;
工部掌管屯田水利、交通工程。六部之间组织完整,分工明确。
各部长官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官职制度,就是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当然,中间也有一些小的插曲,如宋朝的“二府制”和明朝的“内阁制”,但主旋律还是“三公九卿”和“三省六部”。古代中央的官职制度为整个社会的秩序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政治体制,是我们学习中国古代文化与政治的重要一环。

三、常见官职古今对照(相似但不完全,仅用于理解)

官职

古今对比

说明


太守

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南北朝时,新增州渐多。郡之辖境缩小,郡守权为州刺史所夺,州郡区别不大,至隋初遂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明清则专称知府。


刺史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刺史,又称刺使,职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秦制,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监御史(监郡御史)。汉初复置。


京兆尹

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京兆尹,是中国汉代官名,为三辅(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即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之一。主管今西安及其附近地区,地位相当于如今首都的市长。


太尉

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

中国古代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执掌天下军政事务,秦汉分别以丞相和太尉为最高行政长官及最高军事长官,品秩并为一万石,金印紫绶。太尉是中央最高军事长官,天下武官之首,统帅天下兵马大权,历朝均为正一品。


越骑校尉

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汉武帝置。八校尉之一。魏、晋、南朝及北朝魏、齐都有,属领军将军,北齐时属左、右卫府。


廷尉

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西汉时也称大理。战国时期秦国始置,秦朝、西汉沿置。列位九卿,为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构长官,汇总全国断狱数,主管诏狱和修订律令的有关事宜。


吏部尚书

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相当于人事部长。

首次出现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十六国至南北朝时,吏部尚书的权利逐渐变大,至隋朝时,成为六部尚书之一,后世也开始沿袭这个制度。因朝代不同,品级大小在一品与三品之间浮动。


光禄大夫

皇帝身边顾问之臣。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光禄大夫,相当于战国时代置中大夫,汉武帝时始改为光禄大夫。隶于光禄勋。魏晋以后无定员,皆为加官及褒赠之官:加金章紫绶者,称金紫光禄大夫;加银章青绶者,称银青光禄大夫。 唐、宋以后用作散官文阶之号,唐朝光禄大夫为从二品,唐朝金紫光禄大夫为正三品,唐朝银青光禄大夫为从三品。宋朝光禄大夫为从一品,宋朝金紫光禄大夫为正二品,宋朝银青光禄大夫为从二品。元、明沿宋制为从一品,清代升为正一品。


中书令

掌管皇帝命令发布。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最初是帮助皇帝在宫廷处理政务的官员,负责直接向皇帝上奏的密奏“封事”,责任重要。西汉年间中书,乃归属于内廷宦官机构,负责在皇帝书房整理宫内文库档案,与皇帝有频繁接触的机会,其主官称中书令。司马迁中年以后,因学识过人,故以太史公的身份担任中书令,朝位在丞相之上,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中书令。


尚书令

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相当行政院长。

始于秦,西汉沿置。本为少府的属官,负责管理少府文书和传达命令,汉沿置,职轻,而权重。汉武帝时,为了削弱相权、巩固皇权,从而设内朝官,任用少府尚书处理天下章奏,遂涉及国家政治中枢。隋唐时期,尚书令为尚书省长官,宰相职。


车骑大将军

地位尊崇,多加重臣。相当于元帅军衔。

汉制,金印紫绶,位仅次于大将军及骠骑将军,而在卫将军及前、后、左、右将军之上,位次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师兵卫,掌宫卫,第二品,是战车部队的统帅。汉时,车骑将军主要掌管征伐背叛,有战事时乃拜官出征,事成之后便罢官。东汉末年开始成为常设的将军官名,唐朝之后废除。


行军总管

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相当于前沿总指挥。

北周置。战时临时任命大臣为之,统兵出征,事讫即罢。在重大军事行动中,隶属于行军元帅。


都察院御史

古代最高监察机构。相当于监察部长。

两汉侍御史皆可简称御史,西汉御史府、御史大夫亦或简称御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御史”则为侍御史、治书侍御史、督军粮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国侍御史之简称。隋唐以来,御史又成为对侍御史、治书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等官的统称。中唐以后,“御史”常为外官所带宪衔。 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仍保留监察御史,另设左、右都御史作为都察院长官。元朝废府设路,路一级的地方长官为达鲁花赤。


知府

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类似今天的地级市委书记兼市长。

州府最高行政长官。据古代正史职官志(百官志)记载,东汉末年,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州最高长官称“州牧”,以掌一州军民。隋代,州最高长官称“刺史”或太守,唐宋时正式设立与知州平级的府级地方长官“知府事”。明朝大致恢复宋制,才最后有了以“知府”为名的地方官职。


知州

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宋以朝臣充任各州长官,称“权知某军州事”,简称知州。“权知"意为暂时主管,“军”指该地厢军,“州”指民政。明清以知州为正式官名,为各州行政长官,直隶州知州地位与知府平行,散州知州地位相当于知县。


知县

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

唐代出现雏形,称佐官代理县令为知县事;宋代正式确立,常派遣朝官为县的长官,管理一县行政,称“知县事”,简称知县;元代县的主官改称县尹;明清沿袭宋代的知县制度,以知县为一县的正式长官,正七品。知县可通过科举等选官途径选用,清代理论上的任期为三年,升迁主要是知州、知府、主事和同知等。


通判

府之副职。相当于副省长(或省辖市副市长)。

多指州府的长官,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又名同判(避讳)。官制始于宋朝时期,明朝期间为各府的副职,位于知府、同知之下。在清朝通判也称为“分府",管辖地为厅,此官职配置于地方建制的京府或府,功能为辅助知府政务,分掌粮盐都辅,品等为正六品。通判多半设立在边陲的地方,以弥补知府管辖不足之处。1910年代,清朝灭亡后,该官职废除。


兵马指挥

明清兵马司主官。相当于北京市公安局局长。

明初置兵马指挥司,设都指挥、副都指挥、知事,负责京城巡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及囚犯、火禁之事。


推官

掌刑名,赞计典。相当于最高法院政策司处长。

唐朝始置,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防御使、采访处置使下皆设一员,位次于判官、掌书记,掌推勾狱讼之事。五代沿袭唐制。金朝时推官始为地方正式职官,品秩为从六品或正七品。元朝各路总管府及各府亦沿置,掌治刑狱。明朝为各府的佐贰官,属顺天府、应天府的推官为从六品,其它府的推官为正七品,掌理刑名、赞计典。


都事

掌出纳文移。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

隋朝始设,又称“尚书都事”。隋初改尚书都令史为尚书都事,置八人,正八品,为尚书都省处理日常事务的官员。


给事中

皇帝禁中寄禄官。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秦汉为列侯、将军、谒者等的加官,侍从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参议政事,因执事于殿中,故名


经历

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部委二级机构负责人。类似于现在的办公室主任,具体工作就是接受文件和发放文件。

经历是金朝于都元帅府、枢密院置经历。元枢密院、大都督府、御史台等衙署,皆有经历。明清都察院、通政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等亦置经历,职掌出纳文书。


行人

供差遣出使。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周礼》“秋官”之属有大行人,掌管接待宾客之礼仪;又有小行人,职位稍低。春秋战国时各国都有设置,至秦设“典客”,以接待远方的宾客。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改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更名“大鸿胪”,属官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 隋唐以后,鸿胪寺卿以赞导礼仪为职,已与大行人之职不同。明设行人司,虽取《周礼》“行人”之名,而性质不同。行人司置“司正”及左右“司副”,下有“行人”若干,以进士充任,掌管捧节奉使之事,凡颁诏、册封、抚谕、征聘诸事皆归其掌握。在京官中地位虽低,而声望甚高,升转极快。初中之进士,以任此职为荣。至清废。


典宝

协司宝掌玉玺。相当于两办负责印章的副处级干部。

意思指掌管印玺;郑玄注古文尚书五十八篇之一。出自《野获编·词林·庶吉士失载》


县丞

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于副县长。

县丞在乡县里,属于县令的辅助官员。县丞的任免,归吏部负责,县令没有权力管。作为一个辅佐官员,在明朝和清朝,是正八品。


主薄

掌钱粮、户籍。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

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重要性减少。


检校

代理官职。秘书级。

元代在中书省置检校官,是掌检校公事文牍的官员。明代在六部、都察院、布政司、按察司及各府置检校官。清代仅各府置检校官,是低级办事官员。


藩台 臬台 学台

分别就是布政使、按察使、(提督)学政。就是常务副省长、政法委书记、教工委书记。

藩就是形胜之地的地方,相当于诸侯的地方,是对布政使的恭维。 臬台中的“臬”字就是法律的意思,意思是掌管法律。基本来说,藩台、臬台、学台相当于从三品,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副省级干部。


道台 府台以及提台 镇台 协台 银台

道台相当于副省级或者正厅级
府台相当于今天的常务副市长
提台、镇台、协台、银台,分别是通政使、提督、总兵、协镇。

道台很有点像小号的总督,它也像总督一样分为地方和专务。地方道台一般管辖几个府,专务的道台则负责具体的某项事务。他们一般是从三品或正四品,也就是。
府台就是知府,一般都是正四品,相当于今天的市委书记兼市长。其副手为同知。
通政使相当于信访局局长;提督全称是提督军务总兵官,侧重军事一般称之为军门;总兵也就是总兵官相当于省军区司令员;协镇大致相当于省军区副司令员。


翰林院

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党校、中科院、社科院。

翰林也和现代的秘书一样,他的作用和权力,因领导对他的信任程度而有所差别。翰林院编修的职务相当于现在中央办公厅和政策研究室的秘书;官衔则有大有小,最大的可当到主任一级(进入政治局),小的依次相当于司局级、处级或科级。


御史相当于现在什么官2

在唐朝当官是种什么体验?

唐代的官职分为职事官、散阶、勋官、爵位等,一个官员可以同时拥有这几项官职。那么具体官职又是什么意思呢?今天刘海就给大家侃一侃。

一、职事官,简单来说,就是指他的职位和本职工作,也就是所谓的官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中央官职: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地方官职: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根据官种的不同,又分为文官和武官,并对应相应的官职。

唐代对三品以上官,用“册授”;五品以上官,用“制授”,六品以下官,用“敕授”。唐代文官官阶分为九品,除正一品不设外,二品起每品分正、从,正四品起,又有上、下阶,共有二十九阶。武官官阶亦分九品,除正一品不设外,二品起每品分正、从,正三品起,又有上、下阶,共有三十一阶。其中,三师(太师、太傅、太保)或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对皇帝负有指导、辅佐、监护的责任。

唐朝官职及品级

二、散阶又称"散位"、"本品"或"本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级别,散阶决定官员的地位和报酬,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见到上朝的顺序以及不同的站位,都是由他们的散阶决定的,不同级别的官员,他们的官服颜色和图案也各不相同,按照级别颜色主要分为紫、绯(红)、绿、青四色,文武官三品以上官服为紫色,佩金玉带;四、五品官服为红色,佩金带;六、七品官服为绿色,佩银带;八、九品官服为青色,佩踰石带;老百姓只能是素衣佩铜铁带了。

唐代高级官员都有一个表示其身份的鱼符,以袋盛之,称为“鱼袋”。三品以上官的鱼袋以金饰之,称为金鱼袋。五品以上官的鱼袋以银饰之,称为银鱼袋。文武百官都拥有散阶,这个级别也是"随人走"的,无论你负责什么工作,你的散阶是不变的。由于"官职"、"官阶"是不一样的,所以官大职小、职大官小、甚至有官无职的现象是很常见的。

爵位,是指皇帝对有功之人的封赏,以示对他的喜爱和恩宠程度,我们常说的“加官进爵”便是此意,爵位有固定的食俸,可以世袭。职事官再大、本阶再高的人,可能并没有爵位,而有爵位的人也不一定有官职和官阶。古代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每一等又可以再细分,在公之上还有"王","王公"是最高爵位,一般称“王”的都是跟皇帝“沾亲带故”。

比如:皇兄弟、皇子,皆封为亲王,视为正一品;皇太子之子,为郡王;亲王之子,承嫡者为嗣王,视为从一品,其他儿子为郡公,如果你表现特别优秀或者有特殊功劳恩典的也可以封为郡王(嗣王);世袭郡王、嗣王者,封国公。简单来说,唐朝的王爵可以世袭,除皇太子一脉以外,其他宗室,必须降级继承。

皇帝的兄弟和儿子们封亲王,亲王去世后,他的儿子们中,继承人降一级,称嗣王,嗣王和郡王的继承人封国公,其他儿子再降爵封,不过皇太子一脉比较特殊,皇太子的儿子们封郡王,这些郡王生的儿子也是可以封郡王的。这就是古代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也就出现了历史上为什么那么多皇子们总想争当“太子”。

除了爵位,当然还有可以世袭的土地(含这块土地的劳动者),成为“永业田”,亲王可分10000亩,郡王5000,国公4000亩,郡公3500亩,县公2500亩,侯爵1400亩,伯爵1000亩,子爵800亩,男爵500亩。关于爵位和食邑,刘海给大家整理了一个表格,清晰明了。

唐朝爵位和食邑

最后一个便是勋官了,勋官即勋级,是对作战有功的人的特别表彰。相当于现代军队里战士或将领立功了,可以授予一等功到三等功,立功很多的人,可称为"战斗英雄"。古代也是一样,只是名称不同。唐代勋级分十二等,最高等级是"上柱国",最低等级是"武骑卫",从士兵到将领都可以获得各种勋级,立功是不分级别的,只看你在战斗中的表现和贡献。而获得不同勋级的人,不论官职多大,都可以享受对应品级的待遇,具体对应情况,如下表所示。

唐朝勋级

好了,这就是本期的刘海侃历史,关注我,下期我们侃点更有趣的历史那档子事。

御史相当于现在什么官3

在我一篇问答的评论区见了这么几种观点:

御史不过是七品的小官,不值一提。

状元一开始得不到重用,都是要外放当小官的。

不外放的状元在翰林院编书,闲职很多年。

这些观点硬生生震碎我的三观,我想,这些筒子怕是对进士有些误解。

今日闲来无事,小谢就明清科举给大家好好掰扯掰扯。

幼升小,叫童试。能考上的人,称为童生。

小升初,叫院试。童生考中,称为秀才。

中考,叫乡试,也叫秋闱,三年考一次。秀才考中,称为举人。

高考,叫会试,也叫春闱,乡试后第二年开考。举人考中叫贡士。

公考,叫殿试,也就是皇上面试。贡士考完,称进士。

殿试不存在落榜(除非这个贡士不讲武德,自己搞事情),只排名次。

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叫做进士及第

二甲人数不定:叫做进士出身

三甲人数不定:叫做同进士出身

瞎子都知道,一甲的这三个人,一定是前途无量了,那么他们该怎么做官呢?

《西游记》里,陈光蕊中了状元,皇上直接将他空降到江州。《梁祝》里,梁山伯中举后被朝廷派出去做小县令。

难道就是这种做官方法吗?

我们来看三个著名人物。

申时行,嘉靖四十一年状元。

王锡爵,嘉靖四十一年榜眼。

余有丁,嘉靖四十一年探花。

嘉靖四十一年,这三人进士及第,成为当时的焦点人物。这三人和以往的全国前三没有区别,一起进入了翰林院,担任翰林院编撰、编修。

翰林院编撰编修这个位子,可以说是为全国前三量身打造的。

翰林官的主要活动多为朝廷日常性工作,如从事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等。

换人话说,就是给皇上起草文件、讲话稿等公文写作,意识形态宣传稿的编写修改,给皇上开系列慕课。

有些人总觉得,翰林院一个小衙门,编撰编修一个六七品的官,又是抄抄写写的工作,这妥妥的冷板凳,闲职一个嘛。

那么请用你智慧的脑壳想想,皇上要的文件、讲话稿,是用于什么场合的?皇家歌舞团开幕仪式致辞?年度最佳后妃获奖感言?除夕晚宴的主持流程?

编撰编修写稿子,不给材料,瞎写?不用参考范文?不用请示领导?在写稿子的时候,他都知道了些什么信息?看到了什么材料?接触了什么领导?

明眼人一看,这就是管培生,他虽然品级低,但你敢得罪他吗?这是领导重视的人才,专门朝内阁输送的,这种叫闲职?

我们继续看嘉靖四十一年的前三名。在翰林院待了三年考核期满,职务相对就会有变化。

第一名申时行,他的职位很快从编撰变成左庶子,这是东宫的职位,但申时行实际的职务是管理翰林院。

第二名王锡爵,他被派出任房考官,大致是让他去乡试、会试阅卷。因为他弟弟要参加考试,王锡爵就辞职了。注意是辞职,不是辞官,他的官仍然保留,只是不干阅卷这个职务了。

第三名余有丁,他也任左庶子,但实际职务是管理南京翰林院。

这时候的三人基本是平行的,很快就出现了差异。

申时行先在礼部担任礼部右侍郎(二把手),然后跳入吏部,任吏部右侍郎。张居正丁忧之际,推荐申时行入阁,万历五年申时行任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万历十年任内阁首辅。

余有丁经历较为类似,先升为南京国子监祭酒,后又任礼部、吏部侍郎。张居正临死推荐余有丁入阁,万历十年余有丁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王锡爵因为得罪了高拱,仕途有些不顺。先是任两京国子监司业,贬到南京翰林院,又回到坊局,再升为国子监祭酒,詹士府少詹士、詹士。张居正嗝屁的时候,王锡爵在丁忧,万历十二年,王锡爵以礼部尚书衔兼文渊阁大学士(时余有丁去世)。万历二十一年任内阁首辅。

嘉靖四十一年到万历十年,20年时间,状元申时行就当上了首辅,探花余有丁进入了内阁。榜眼王锡爵也仅仅比他们晚了2年。

你敢瞧不起翰林编修吗?正所谓“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这就是进一流士的正常升迁方式,仕途仿佛开了挂,最快最清贵。

嘉靖二年的探花徐阶,升迁之路相似,翰林编修——黄州府同知——浙江按察佥事——江西按察副使——司经局洗马——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翰林院学士——礼部尚书——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首辅。

嘉靖二十六年的状元李春芳,万历十一年榜眼李廷机,大致都是翰林院,坊局,侍郎,尚书入阁的路子。

状元被外放的,也不是没有。

比如大明第一个状元吴伯宗,被胡惟庸给贬到凤阳去了,后来回京做到了武英殿大学士。

正德六年的状元杨慎,一脚刚踏进翰林院,结果搞“大礼议”,被贬到云南去了,后来就死在云南。

正德十六年的状元杨维聪,翰林院编修,后迁右春坊,因为卷入大礼议,被外放了。他的履历如下:山西按察使司副使——河南提督学校——山东布政使司参政——山西右布政使——山东左布政使——南京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清嘉庆二十五年的状元陈继昌,在翰林院待了三年,考核结束后外放了。他的履历如下:乡试典试官——会试同考官——山东兖州知府、直隶保定知府、通水河道巡察——江西按察使——山西、直隶、甘肃、江宁布政使——江苏巡抚。

被外放的状元多多少少有点问题,或性格缺陷,或运气太差,要么就是得罪了人。

一甲的三人都去了翰林院任编撰编修。

名列二甲三甲的,资质比较好的到翰林院任庶吉士,张居正就是以二甲第九名进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后来做到了首辅。

清朝则增加了一项复试,叫做朝考,二甲三甲的复试之后,优秀的可以留任翰林院。

三甲第四十二名的曾国藩,以朝考第二进入翰林院任庶吉士。

无缘翰林院的,在京授六部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在外授知州、推官、知县。

最次的仕途当然就是知县起家了,再没点人脉关系,扔到偏远的山沟里蹲着,没有政绩又没人记得,那就惨到没边了。

有些网友把三流进士的仕途直接套在状元身上,认为状元一定会被外放当小官,那状元和其他进士的区别在哪?为什么还要考第一?当然状元也有走三流进士的路子,比如杨维聪和陈继昌,没能坊局跳侍郎,只好辛辛苦苦做御史熬资历,以后升四品知府,升从三品参政,升三品按察使,再升从二品布政使,终极便是巡抚、侍郎、尚书。

最后说一说御史,某些网友嘴中不值一提的“小官”。

御史不是什么人都能担任的,毕竟是监察人员,选用十分慎重。

明初用新人担任御史,由于缺乏经验,新人一时难以承担察吏谏言的职责,正德年间就废除了。

当初无缘翰林院的那批人,三年后通过考核,可以担任给事中、御史,再进行一年实习,实习期满通过考核才能正式上岗。庶吉士则不需要实习期。

有人想当然地认为七品小官不算什么,但他们的权力十分惊人。

只有七品的十三道监察御史可以直接弹劾百官。

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遇期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陟黜。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偕刑部、大理谳平之。其奉敕内地,拊循外地,各专其敕行事。

出巡地方的御史,或巡查专务,如巡盐御史、巡漕御史、巡农御史等等;或巡查各省,这时则称为巡按御史,可以考核比自己品级高的封疆大吏,还可以接受诉讼和信访,平反冤案。

明朝的铁御史李纲,任浙江巡按时,一口气弹劾了大小官员400余人。

康熙年间的郭琇,以七品之身弹劾二品的河道总督,升为左都御史后,又弹劾大学士明珠。这种行径在现代人眼中无异于找死。

但这就是御史。看似以卵击石,但你真把他们当成卵,那简直太可笑了。

后记:

耗时两天,终于完成了这篇文章,外面的天已经暗下来了,我的领导在楼道悠长地叹了一声好热的天气。他走了,我还没有走,该死的天气让人不想离开空调。在敲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心中犹豫,这些文字是否存在意义,又也许,我说的也未必就是真实,谁知道呢?

如有错误,请指正。

--------------丸---------------

请关注作者:祁门小谢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