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丽姿网 > 美文故事 > 美文故事

惠东县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惠东发布2022-11-25美食美味人已围观

【百年党史·红色惠东】翻造的枪弹见证高潭中洞烽火岁月,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惠东发布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惠东县的历史故事有哪些1

生铁铸造的炮弹头、布满绿色铜锈的子弹、木质手柄磨得发亮的枪械修理工具……在惠东高潭革命历史陈列馆的展示柜里,这些来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洞红军兵工厂的物件看起来锈迹斑斑,但它们曾经充满力量、闪亮战场。在90多年前的革命风云中,它们不仅经历了残酷无比的腥风血雨,也见证了火热的革命激情。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在陈列馆静享岁月安好,应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中洞红军兵工厂旧址。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杨建业 摄


战事频仍

建立中洞红军兵工厂

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1927年5月,海陆惠紫四县工农革命武装为保存实力,逐步向中洞靠拢,酝酿组织海陆丰第二次武装起义。期间,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由海陆丰转移进入中洞百庆楼办公,彭湃任书记。同年6月,东江革命委员会成立,于8月迁入中洞百庆楼办公。


1927年9月,海陆丰第二次武装起义胜利后,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东江革命委员会将当年陈炯明在海丰建立军工厂的机械设备,如车床、钻床、铣床、浇铸工具等,全部没收拆散装箱,动员上万农友,全部运入高潭中洞,在黄泥潭建立了军械修理组。同年10月,南昌起义部队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余部1200多人抵达中洞,在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领导下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后称“红二师”)。随后,在海陆丰第三次武装起义中,红军和赤卫队对敌作战频繁,武器损坏颇多,子弹消耗渐增。


为满足战事需要,红二师把军械修理组扩大为兵工厂,主要修理枪支和生产翻造步枪、子弹,制造地雷、手榴弹、土炮、生铁弹等应急军用物资。兵工厂全盛时期有100多名工人。当时,海陆惠紫军民,凡是懂一点枪械知识的都被调到兵工厂学习、生产枪械和子弹。


依托红二师的武装力量和兵工厂修理翻造的武器,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东江革命委员会于10月底发动了海陆丰第三次武装起义,再次进占海陆丰县城,建立了临时革命政府。至11月初,红二师先后收复海陆丰各市镇,海陆惠紫红色区域连成一片。


1927年11月11日,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不久后,陆丰、海丰、紫金等县亦相继建立苏维埃政府。


中洞红军兵工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最早建立的比较现代化的兵工厂,为巩固和壮大中洞后方基地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洞红军兵工厂生产的炮弹头。


原料紧缺

用旧弹壳翻造子弹

在陈列馆里展示的各型子弹长满了绿色铜锈,这不仅是因为它们历经90多年的岁月沧桑,还因为这些弹壳曾无数次被翻造,多次被装入弹匣、上膛射击,往返不同的战场,见证不同的烽火。


南昌起义军到中洞时,配发使用的是汉阳兵工厂制造的步枪。由于沿途苦战,子弹消耗后得不到补充。中洞改编后,部队最缺的就是子弹。由于缺少黄铜原料无法铸造新子弹,部队就发动群众捡旧的子弹送到兵工厂翻造。当时每人每支枪只能配50发子弹。每次作战,按规定要交回子弹壳才能配发新造的子弹。


东江各地相继建立的苏维埃政权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1928年3月,国民党军大规模进攻中洞,红二师在中洞激战3天。最终,中洞保卫战失利,红军兵工厂遭到国民党军队破坏焚毁。


高潭苏区虽然遭受国民党军队和民团多次残酷“清剿”,但革命的火焰没有熄灭,隐蔽下来的红军战士和赤卫队员挖出埋在地下的武器,在山上继续坚持艰苦斗争。


1929年,经东江特委批准,成立了由彭桂任团长的红六军第十七师第四十九团,以中洞、大安洞等地为据点,先后在黄羌、梅陇等地乡村袭击地主民团,多次打退国民党军队的“围剿”。10月,红六军第十七师第四十九团在中洞红军兵工厂原地搭建茅草房恢复生产,修理土枪、土炮,翻造子弹、手榴弹等。


2002年,惠州市、惠东县人民政府在原址重建红军兵工厂,建筑面积120平方米,为5间砖瓦桁桷平房结构,室内放有打铁炉、风箱、铁砧等生产工具,并挂设该厂生产土枪等军械的少量图片。


中洞红军兵工厂翻造的子弹。


这些翻造的子弹和生产的土枪土炮背后,不仅有精彩的故事,还说明了一个道理:武器装备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战争的正义与否,民心的向背,才是决定因素。

惠东县的历史故事有哪些2

策划/统筹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骁鹏 马勇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丽媛

近期,2022年惠州市惠东县十件民生实事出炉,“老平山味道”历史街区修复提升工程入选。据史料记载,平山老城“肇始隋唐,肆成两宋,商荣明清”。千百年来,这座古老的城邑经历了从驿站到墟镇的沧桑流变,承载着惠东县城社会经济变迁的历史记忆,是众多惠东百姓心中的乡愁纽带。

日前记者走访发现,如今平山老城内不少古巷老街仍保留着昔日历史风貌——南门巷、十三巷等巷道街区古建古迹众多,彰显历史韵味;大米街、糖街等商贸古街纵横交错,商铺林立,见证了昔日平山墟的繁盛浮沉。遗憾的是,城市化浪潮之下,老城区的珍贵古建筑、古遗迹正遭遇钢筋泥土的侵蚀、覆盖。如今故纸蒙尘、古屋破败,昔日流传在古巷老街的老城变迁故事,也渐渐难以考究追溯。唯有街头巷尾迟暮老人的记忆碎片中,残留着老城昔日盛景。

近年来,各界积极呼吁挖掘传承老城历史文化资源,修复提升历史街区风貌。随着“老平山味道”历史街区修复提升工程的开展,平山老城将焕发生机活力。惠州历史文化传承有关专家指出,推进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利用,要以传承历史文化、改善民居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并结合区域和地方的历史遗产和特色文化打造亮点。

走访 平山老城古迹众多 古巷老街四通八达

花开似锦,春色正好。日前,记者来到惠东县平山街道老城区,从车水马龙的人民路西侧拐入龙源路,前行数百米便来到平山老城的腹地。老城区内巷道相连、四通八达,若非有两位平山老居民领路,难免迷路其中。

上午时分,记者漫步南门巷居民区,巷道两侧分布着密集的老旧居民楼,夹杂着几座古朴的老建筑、旧祖屋。巷道间行人寥落,门廊间有孩童追逐玩耍,偶见老人围坐在小卖铺前闲聊。古街区的遗韵与城镇化的气息相互融合,不失为一道风景。

如今居住在平山地区的年轻一代大多不熟知,古代平山老城是一座“小城堡”。明朝年间,平山地区始筑小城,建有东、西、南、北4座城门楼,如今城门城墙几乎都已湮没在城镇化浪潮中。不过,循着南门巷、上西门等古街巷名称仍能感受到古城的基础格局。

南门巷中段东侧有一堵矮墙,目光越过斑驳的墙体,看到一口被围蔽起来的古井——惠东县历史建筑南门井。居住在附近的老人说,以前老城区居民用水都到此处打水。顺着南门巷继续前行,一扇古色古香的朱色大门引人注目,门下横梁有精美雕花,据住在南门巷的老人卓叔介绍,此门被称为“卓屋大门”,门内便是旧时平山老城里名气颇大的卓氏家族祖屋。

走进卓屋大门,一片空地映入眼帘,左侧是一口形制独特的六角形古井,卓叔介绍,这口井历史悠久,井壁刻有字,是平山老城珍贵的古建遗存。记者了解到,精美的私井一般为财力雄厚的家族挖建。卓氏祖屋内巷弄相通,部分墙体稍有毁坏,但基本格局保存完好。朱楼绮户,繁华不复,透过蒙尘的木雕彩绘,古建筑昔日的华美隐约可见。

南门巷北端通往老城十三巷,巷口修筑起了一个青石材质的门楼,上书“十三巷”。记者在巷道两侧看到不少祖屋宗祠,在后人的悉心修缮下古韵犹存。

从十三巷出来,走到城西路西侧,便来到平山老城繁盛一时的商贸街区。记者走访了草街、下米行、广和街、糖街、大米街等,各街道巷弄相接,商铺并列排开,格局相似,透露出古老的秩序感。

记者留意到,广和街、糖街等老街的部分建筑保留着古代商铺的格局。其中一些建筑大门一侧还修建了一扇小门,居住在本地的老人说,这是以前商铺的货物通道。如今古老的商贸街已经褪去昔日的喧嚣,随着居民楼加高,巷道略显阴暗。

历史岁月渗透进古建筑斑驳的墙体中,恍惚间,商贩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似从遥远的岁月里传来,在狭窄的巷道间回荡着。

溯源 明朝平山始筑城堡 墟镇繁盛闪耀“头平之光”

据史料记载,平山老城“肇始隋唐,肆成两宋,商荣明清”。历史流变,大约在隋唐至南宋时期,中原地区的汉民南迁,平山地区人口逐渐增多,社会经济日臻活跃,从最初的固、屋、坊、村、巷,发展为成片的居住区。

北宋时期,平山属循州辖境,被称为“洪堂市”,形成了惠东地区最早的墟市;明洪武九年(1376)设平山驿;清雍正八年(1730)设平山司。明清时期,惠东地区渔盐业兴旺,平山因驿道而兴、乘渔盐而旺,成为名噪一时的“大墟场”。

据载,由于平山城地处水路交通要塞,商贸往来频繁,城内外日益繁盛。明朝时期平山开始修筑城堡,建有4座城门楼,门楼之间则修筑起间断而不完整的城墙,当时的驿站、邮铺等机构均设于城堡内以资防卫。明末清初,由于朝代更迭战乱纷纷,许、林、杨、王、郑、邓、史等姓氏族人从福建漳州迁入平山,平山城人口迎来大规模增长。

记者走访发现,如今居住在平山老城区的居民,其先祖大多是从漳州一带迁入此地,因此老城区多数居民都会说闽南语,平山老城区也被称为“小漳州”。其中,考察平山老城王氏族谱可知,王氏先祖于明朝天启年间从福建漳州迁入平山时,城内已人满为患,就选在城外落担开基。清初,各地盐贩在平山聚居,形成一处村落,今称平山新围村。

在渔盐业的带动下,清代平山老城内外民居稠密、墟镇繁华、百业兴旺。老城一侧的西枝江船运繁忙,来自各地的船只首尾相接;江边两岸的渡口装卸繁忙,人声鼎沸。临近平山城的西枝江“三锦渡”(水仙爷渡、正渡头、二渡头)便是当时最为热闹繁盛的渡口,而平山墟以水仙爷渡为中心延伸发展,形成东盛街、广和街、老盐街、咸鱼街、大米街、糖街、饼街(原洪堂市)、碗巷、石灰行等众多分类专营的商业街道。

清康熙年间,平山“大墟场”盛名在外,“头平、二淡、三多祝”的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据《惠东县志》记载:至20世纪40年代,平山东盛街每天上市的谷米、梅菜、糖油就逾千担,咸鱼行店铺收购鱼货有时要做到晚上七八点钟才打烊。

声音 老街古韵日渐淡去 古屋破败亟待维护

“头平之光”的历史盛名,为如今的平山老城凝练了厚重的历史人文底蕴。不过记者走访发现,那些渗入古巷老街中的老城历史记忆,正逐渐被城镇化发展的浪潮抹去。

平山老城由众多老街区、巷道串联,街区内的建筑存在年久老旧、功能老化等问题,少量古建旧址有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挂牌,但由于保护修缮工作滞后,很多承载着老城历史文化的古建筑已被现代民房取代、挤压。也正因如此,古巷老街的历史韵味日渐淡去。

“以前南门巷老街区很热闹,现在家族子孙大多在外打拼,很少回来祖屋。”从小在南门巷长大的卓姨说,南门巷、十三巷一带的古街区曾是平山老城人口稠密之地,平山老城多家氏族聚居于此,听祖辈说,旧时这里的百姓有的以经商谋生,有的从事货物搬运;有财力雄厚的家族在草街等商贸街购置了商铺出租,也有书香望族培养出不少科举人才。不过随着故纸蒙尘、古屋破败,昔日流传在古巷老街的家族浮沉、历史变迁故事正淡出一代代人的记忆。

记者留意到,如今平山老城里的古巷老街略显寂寥,不少人去楼空的老房屋早已荒废无人居住,小院窗台草莽丛生;古建筑的灰墙上或是爬满青苔,或是破败濒倒。卓姨说,现在街区还有不少户人家保留着百年老屋,但近些年来,越来越多街坊将祖屋修建成现代民房,租给外来务工人员。

在城西路另一边,那些承载着昔日平山“大墟场”荣光的商贸街,如今也已繁华散尽,归于平寂。记者在糖街看到,古代街巷地面的斑驳石块被水泥地取代,不少老商铺门店经过修葺翻新贴上了现代瓷砖,刷上了灰色水泥,成为居民住宅。

“这些年县城发展迅速,老街区大多都变了样。”老平山人卓叔对平山老城有深深的家乡情怀,他表示,平山老城不仅是一代代氏族子孙的乡愁纽带,更是惠东县城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应该加大力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妥善维护古迹古建。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惠东已陆续对老城区的古建古迹进行修缮,其中十三巷门楼经过修缮焕然一新;南门井、棋盘围古井等均挂上历史建筑标识,得到妥善维护。不久前,“老平山味道”历史街区修复提升工程入选为2022年惠东县十件民生实事。随着项目实施,平山老城将有望焕发活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

展望 让历史街区承载老城记忆和民生功能

记者了解到,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部分老城区、老街区已经很难承载现代居住与商业生产需求,并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老旧、交通不畅、停车困难等问题。对此,如何正确处理老街区历史风貌与城市建设、周边环境的关系,成为各地推动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关键议题之一。

据介绍,“老平山味道”历史街区修复提升工程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主要内容包括对城西路(解放北路至城西市场,长约120米)沿街建筑、道路、排水进行修复加固,恢复建筑原有风貌,引入平山特色美食和手工艺品经营,将该路段打造成平山美食聚集地等。

今年3月底,惠东县委书记郭武飘带队到平山街道老城区,就关于“老平山味道”历史街区修复提升工程进行调研。郭武飘指出,老城区是一座城市生活的印记,见证了城市演变的“历史年轮”,老城区改造应当留住城市的文化脉络和城市的乡愁,让历史街区继续承载老城记忆和民生功能。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居民对平山老城的修复改造深感期待。在平山街道华侨城片区经营茶饮店的小周说,他在开店选址阶段,也曾到平山老城区走过,那里不少街道仍保留着历史韵味,但由于老城区人流量较少,且停车不便,最后还是选择了华侨城片区。

“平山老城若能借鉴惠州水东街的经验,基于年轻人喜好引入餐饮、娱乐、休闲等多元化业态,打造成融合现代风格和老城特色的历史街区,或许能成为惠东县城的一大亮点。”小周说。

如何推动历史街区文化资源挖掘保护与城市建设有机融合?惠州市政协委员邹雄彬表示,推进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利用,要以传承历史文化、改善民居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做到科学谋划、整体布局、分期实施、逐步推进,结合区域和地方的历史遗产和特色文化突出重点、打造亮点。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有关专家曾提出,历史街区的底蕴根基是遗存的古建古迹,保护与发展应并行推动,在使用中保护,在留住古建古迹特色外观的“形”和文化内涵的“魂”的同时,赋予历史街区新时代的功能。

【文脉今昔】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丽媛

平山老城曾建有四座城门楼

古时平山是个小城堡,曾建东、西、南、北4座城门楼以及几段非连续的城墙。不过,随着社会历史发展变迁,古老的城门楼和城墙已经湮没在历史尘沙中。日前,记者走访平山老城,试图探寻昔日的平山老城门楼旧址的今昔面貌。

据史料记载,平山老城北门大概位于现在的平山大桥附近,门楼高约3米,楼下可通行,旧时人们去西枝江边从此门进出;南门位于龙源巷与南门巷相接处,高6米、宽3米,是4个门楼中较大的一个;西门位于上西门一带,外边是池塘,少有人从此门通行;东门位于惠东县城的旧时的粮仓一带,据说此门修建后不久便倒塌,人们进出城改从门楼一侧东岳庙旁一条小路通行。由于东门倒塌,西门接池塘,当地便有了“东无门,西无路”的说法。

记者查阅《惠东县城乡建设志》得知,平山老城的西、北、南3个城门楼中,西门在民国时期失去;北门在修建广汕公路时被拆去;南门是上世纪中叶因城镇建设发展而拆除。

日前,记者来到资料记载的平山老城北门所在,老一辈记忆中的门楼已不复存在,唯有旺角商贸中心的铁架门,伫立于川流不息的平山大桥边;龙源巷与南门巷相接处已经没有了南门的踪迹,反而巷道的另一头修建起了一座古朴的“十三巷”门楼,成为老城内的一道靓丽风景;东门虽早已倒塌,但东岳庙的鼎盛香火仍残留在当地百姓记忆中。记者在城西路一侧看到了一座经过修缮的建筑,门上挂着东岳庙牌匾,但大门紧闭,考其地址,与昔日东门所在有出入;西门所在的上西门一带,街道两侧有不少杂货店,古老门楼也已踪迹难觅。

资料显示,平山城外围曾修筑了4段城墙,高度比城门楼低,顶部宽约70 厘米。从具体的位置来看,北门至下草街、西门连接上草街、南门至钟屋巷、北门至围仔民居之间各有一段,因池塘、屋舍阻隔,城墙并非连续完整。

据介绍,老城墙经长期风吹雨打,缺乏修缮维护等诸多原因而倒塌、失存。不过,如今居住在平山老城的很多居民都对老城墙留有记忆。今年72岁的卓叔说,如果在城墙旧址细心寻访,或许还能找到古老墙体的遗存。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光宇

惠东县的历史故事有哪些3

视频加载中...

青云社区原名青龙潭村,位于惠东县平山街道。它是一个古村,也是一个革命老区。到这里游玩,既能观赏到300多年的古树,还能听听村民讲过去的战斗故事。

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一条流入西枝江的河流,被当地人称为黄排河。

青云社区里有名的青龙潭塔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其前身“青云阁”既是佛塔,又是“文峰塔”。


出品:正在惠州

监制:木古、彭惠波

拍摄:木古、章灏

航拍:杨可

剪辑:章灏

文本出处:糜朝霞

配音:王莉

地址:惠东平山青云社区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