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丽姿网 > 美文故事 > 美文故事

秦汉发生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明哲公考2022-11-09美食美味人已围观

文学常识积累第2期—秦汉典故,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明哲公考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秦汉发生的历史故事有哪些1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明哲公考

一般常识考法

1.典故来源。

2.典故对应的人物,如纸上谈兵是赵括。

3.典故发生的朝代,如排序题、典故和朝代对应关系。

秦汉的典故


1.指鹿为马:秦朝赵高送给秦二世(胡亥)一只鹿并告诉二世是马。二世问身边的大臣,有的大臣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后来暗中陷害敢于说真话的大臣以排除异己。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2.破釜沉舟:秦末,巨鹿之战项羽打秦将章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3.背水一战:楚汉,汉军大将韩信在河边摆阵,置之死地而后生,鼓励本军将士奋勇作战以求死里逃生,汉军大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被萧何提拔,最后也被萧何和吕后合谋害死。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

4.一饭千金:韩信早年很穷吃不上饭,被漂母接济,发达后回赠给漂母千金。比喻厚报对自己有恩的人。相关:①一顾千金(春秋时期,相关人物为伯乐。如果马被伯乐多看一眼就会身价千金)、②一诺千金(汉代季布,非常守信用,“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

5.多多益善:韩信说刘邦可以指挥十万人,刘邦问韩信可以指挥多少兵,韩信回答说越多越好。刘邦问韩信为什么会听命于他,韩信说皇上不善于指挥士兵,但善于指挥将官。韩信领兵多多益善。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6.胯下之辱:秦末时期,韩信早年不发达,喜欢挂宝剑四处闲逛,遇到一个地痞流氓说韩信如果有本事的话就用佩剑刺他,如果不敢就从裤裆下钻过去。韩信为成霸业受辱从胯下钻过。后来韩信发达回乡找到地痞流氓,不但没杀他还给他封官。多指极大的侮辱。补充:独当一面:张良夸韩信能够独当一面。

7.四面楚歌:垓下之战,项羽被韩信十面埋伏,晚上汉军四面唱楚歌,瓦解楚军军心。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8.萧规曹随:汉朝汉惠帝刘盈即位,曹参接替萧何做汉朝的相国,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比喻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

9.投笔从戎:东汉班超一开始是文人,后来参军并出使西域。班固是其哥哥,文人,修汉书。释义: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1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班超出使西域来到鄯善国,杀掉匈奴使者重新与鄯善王言归于好。比喻不冒危险,就难以成事。今也用来比喻不经历艰苦的实践,就难以取得真知。

11.揭竿而起:秦末陈胜吴广高举旗帜而起,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12.孺子可教:秦朝张良和黄石公,黄石公让其捡鞋,张良捡起来并跪着给他穿好。他认为张良可造就、有出息,并赠给他兵法,张良学习兵法成为汉初三杰。形容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13.老当益壮:东汉马援最开始从事畜牧养殖业,后来认为男子汉应该上战场,就把自己积攒的财产、牛羊,都分送给他的兄弟、朋友后去参军,成为汉光武帝刘秀的重要将军。

14.马革裹尸:东汉马援参军后认为男子汉大丈夫应该战死在战场上,用马皮包裹下葬才是男子汉作为。后来马援在打仗途中染病而亡。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场。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

15.约法三章:秦末,刘邦和项羽约定谁先入咸阳者为王,刘邦先进入咸阳,为收买人心对老百姓说杀人者要死,伤人和盗窃者要抵罪。指事先约好或明确规定的事。

16.举案齐眉:东汉典故梁鸿和孟光(妻子)。孟光给丈夫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爱。

17.悬梁刺股:悬梁:东汉孙敬为怕打瞌睡用绳子绑住头发悬挂在房梁上。刺股:战国苏秦打瞌睡的时候用锥子刺大腿。形容刻苦学习。

18.凿壁偷光:西汉匡衡家里穷,在墙上凿洞借邻居家灯光看书,后来官居丞相之位。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19.不学无术:西汉班固评价霍光。班固认为霍光不学无术、不懂大局,用不学无术形容霍光不读书没学识。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20.家徒四壁:指西汉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卓文君跟随司马相如回家,发现司马相如家穷四壁,卓王孙怕女儿受苦,给了他们很多钱财。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21.闭月羞花:沉鱼落雁闭月羞花:①沉鱼是西施浣纱;②落雁昭君出塞;③闭月是貂蝉拜月;④羞花是贵妃赏花。形容我国古代四大美人的容貌倾国倾城,宛若天仙。现指女子的容貌美丽。西施最早(春秋时期)、昭君(西汉)、貂蝉(东汉末三国)、贵妃(唐)。

真题再现


1.下面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 )

A.指鹿为马 C.图穷匕见

B.奇货可居 D.完璧归赵

【解析】1.A 是秦二世胡亥。B 秦异人。C 是秦始皇。D 是嬴稷。选【C】

2.“独当一面”指的是谁独当一面?( )

A.项羽 C.韩信

B.张良 D.萧何


【解析】2.张良评价韩信。选【C】


3.“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中的“落雁”指的是:( )

A.杨玉环 C.王昭君

B.貂蝉 D.西施


【解析】3.昭君出塞。选【C】


4.成语“萧规曹随”是说按上一任的既定方针办,这里的“曹”是指:( )

A.曹操 C.曹丕

B.曹参 D.曹植


【解析】4.萧规:萧何,曹随:曹参。选【B】


5.“一诺千金”所说的这个十分看重信誉的人是指:( )

A.吕布 C.季布

B.关羽 D.韩信


【解析】5.选【C】

欢迎添加明哲老师个人微信mingzhegk01

秦汉发生的历史故事有哪些2

司马迁“为天下”史评探微

《史记》开创了“因人叙事”的纪传体撰史法,叙事逻辑清晰、人物点评精准,着重突出了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太史公曰”中即有肯定的正面人物评价,也有否定的负面评价,深刻体现出 史官治学、著史的精髓——“不为尊者讳”。



众所周知,正、反面人物都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二者不可或缺,正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研究《史记》中的负面人物评价对建立 史实事求是的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在《史记》所载的诸多负面评价中,最高级别、最典型的莫过于“为天下笑”,在一部书内,光写到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三千七百多个,单独立传的不下一二百人,而获得该评价的仅有十八人,研究该类人群“为天下笑”的原因、避免就范此类错误,对今天社会道德观、价值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司马迁


一、 “为天下笑”与《史记》中的“为天下笑”

“为天下笑”作为一种莫大的讽刺性负面评价在先秦文献中有多处记载,且多夹杂在人物对话中,首见于《墨子》,《墨子闲诂·卷十四》载:“子墨子曰:姑亡、姑亡;古有其术者内不亲民,外不约治,以少闲众,以弱轻?身死国亡,为天下笑,子其慎之,恐为身灾。”



墨子


同时在《庄子》、《战国策》等文献中也有记载,《庄子集释·徐无鬼第二十》载:“啮缺遇许由曰:子将奚之?曰:将逃尧。曰:奚谓邪?曰:夫尧畜畜然仁,吾恐其为天下笑。”又《盗跖第二十九》载:“世之所谓忠臣者,莫若王子比干伍子胥。子胥沈江,比干剖心,此二子者,世谓忠臣也,然卒为天下笑。”《战国策·赵王使人以百里之地请杀范痤于魏》载:“虽然,而有一焉。百里之地不可得,而死者不可复生也。则主必为天下笑矣!”又《秦昭王谓左右》载:“魏桓子肘韩康子,康子履魏桓子,蹑其踵。肘足接于车上,而智氏分矣。身死国亡,为天下笑。”按其所载,能担起“为天下笑”的人物身份限于君主和名臣,且多作为表达情感的加强词汇,并非是史官评价用词。

“为天下笑”首次作为著述者的评价始见于《吕氏春秋》,《吕氏春秋》载:“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丽山之下,为天下笑。此夫以无寇失真寇者也。贤者有小善以致大善,不肖者有小恶以致大恶。褒姒之败,乃令幽王好小说以致大灭。”按其所载,《吕氏春秋》不但详细记叙了周幽王宠爱褒姒导致乱政这一历史事件,而且详加评论,对周幽王因宠妃乱政而身死国灭赋予“为天下笑”的评价。经分析可从中得出三点认识:1.“宠妃乱政”是当世公认的的一种帝王失德行为,其罪不容恕;2.“为天下笑”一词已固定为史官常用的讥讽性评价。



汉初司马迁著《史记》时秉承了这一精神,按照“当世公认的、罪不容恕的”错误对他笔下全部历史人物逐一考核,将历史人物“为天下笑”的各种失德原因、行为做了归纳总结,扩大、发展了人物和事件的内涵,创建了讽刺性历史评价的道德准绳。

二、《史记》所载“为天下笑”的类别及原因分析

《史记》中所载的“为天下笑”(包括“卒天下笑”)共二十处,从记述形式看,杂于人物对话中的十二处,作为人物评价的八处;从人物身份看,用于帝王君主的十四处,用于当世名士的五处。下面以人物身份为标准分类探讨。

(一)、帝王君主

帝王君主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具备国家雏形后对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据《史记》所载,帝王君主“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的失德行为、原因可归纳为八类:

1、残暴不仁。《秦始皇本纪》引贾谊《过秦论》载:“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是《史记》中首次引载“为天下笑”的评论,司马迁对这一评价的认同度很高,他后在《陈涉世家》也进行原话引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不施仁义,以至于爆发农民起义造成亡国,这是帝王君主罪不可恕的失德行为。


秦始皇


2、穷奢极欲。《楚世家》载:“太史公曰:楚灵王方会诸侯于申,诛齐庆封,作章华台,求周九鼎之时,志小天下;及饿死于申亥之家,为天下笑。操行之不得,悲夫!势之于人也。”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中首次自述“为天下笑”的评价。司马迁指出楚灵王穷奢极欲、不守操行,以致众叛亲离而被饿死。又《魏世家》:“知伯曰:吾始不知水之可以亡人之国也,乃今知之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魏桓子肘韩康子,韩康子履魏桓子,肘足接于车上,而知氏地分,身死国亡,为天下笑。”《龟策列传》:“是人皆富有天下而贵至天子,然而大傲。欲无厌时,举事而喜高,贪很而骄。不用忠信,听其谀臣,而为天下笑。”(晋国)知氏,商纣王同样亦是穷奢极欲、贪得无厌,终落得身死国灭。因此穷奢极欲也是帝王君主要竭力避免的错误。

3、宠妃乱政。《赵世家》载:“吴娃死,爱弛,怜故太子,欲两王之,犹豫未决,故乱起,以至父子俱死,为天下笑,岂不痛乎!”又《刘敬叔孙通列传》载:“叔孙通谏上曰:昔者晋献公以骊姬之故废太子,立奚齐,晋国乱者数十年,为天下笑。”赵武灵王、晋献公与《吕氏春秋》中的周幽王相同,都因宠幸爱妾、废立太子以至于乱政灭国。


骊姬


4、缺乏勇气。《苏秦列传》载:“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蹠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不足言也。夫以韩之劲与大王之贤,乃西面事秦,交臂而服,羞社稷而为天下笑,无大于此者矣。”苏秦游说韩宣惠王劝其加入和纵联盟,其言语中虽有夸大的成分,但点出韩王缺乏勇气、依附秦国的结果必然是“为天下笑”,间接反映帝王君主缺乏勇气也是一种失德行为。

5、谋逆作乱。《淮南衡山列传》载:“计定谋成,举兵而西。破于大梁,败于狐父,奔走而东,至于丹徒,越人禽之,身死绝祀,为天下笑。夫以吴越之众不能成功者何?诚逆天道而不知时也。”又“太史公曰:淮南、衡山亲为骨肉,疆土千里,列为诸侯,不务遵蕃臣职以承辅天子,而专挟邪僻之计,谋为畔逆,仍父子再亡国,各不终其身,为天下笑。”《三王世家》:“古者诛罚不阿亲戚,故天下治。方今大臣辅政,奉法直行,无敢所阿,恐不能宽王。王可自谨,无令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司马迁指出作为封国之君最重要的是“承辅天子”,而汉淮南王、衡山王、燕王等则聚势而起兵谋反,实属自不量力,只能落得身死国灭,即使贵为亲王也必须谨言慎行、以此为戒。

6、不辩忠奸。《屈原贾生列传》载:“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楚怀王不辨忠奸以致灭国,是君主帝王的一大失误。


楚怀王


7、目光短浅。《平原君虞卿列传》载:“应侯果显郑朱以示天下贺战胜者,终不肯媾。长平大败,遂围邯郸,为天下笑。”秦赵长平大战时,赵孝文王目光短浅而寄希望与秦国媾和,这无异于与虎谋皮,不但媾和失败,而且断绝了与东方四国结成抗秦同盟的机会,终致战败。

8、出身低下。《鲁仲连邹阳列传》载:“齐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卒为天下笑。”按其所载,两周时期帝王出身相当重要,母亲地位不显也足以“为天下笑”,但该语为齐威王怒斥周王的骂语,言语中夸张成分较强,应暂当别论。

除以上记载外,《史记》中仅有一处是肯定帝王作为的记述。《赵世家》载:“王曰:吾不疑胡服也,吾恐天下笑我也。狂夫之乐,智者哀焉;愚者所笑,贤者察焉。世有顺我者,胡服之功未可知也。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于是遂胡服矣。”赵武灵王在推行胡服时明智的看到事物的两面性——“狂夫之乐,智者哀焉;愚者所笑,贤者察焉”,因此不畏“天下笑”而大力推行胡服,最终功成名就。此处的“为天下笑”显系赵王自嘲。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二)、当世名士

《史记》中所载当世名士“为天下笑”多间杂于人物对话中。由《史记》所载可见,当世名士落得“为天下笑”的原因有四类:

1、不能雪耻。《伍子胥列传》载:“伍尚曰:我知往终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春秋战国多义士,当世名士以报仇雪耻为荣,而伍尚作为当世名士却不能报仇,所以深恨自己死后必“为天下笑”。


伍子胥


2、言而无信。《苏秦列传》载:“易王谓苏秦曰:往日先生至燕,而先王资先生见赵,遂约六国从。今齐先伐赵,次至燕,以先生之故为天下笑,先生能为燕得侵地乎?苏秦大惭,曰:请为王取之。”《张仪列传》载:“武王自为太子时不说张仪,及即位,群臣多馋张仪曰:无信,左右卖国以取容。秦必复用之,恐为天下笑。诸侯闻张仪有却武王,皆畔衡,复合纵。”自古以来,即便是普通人言而无信都会被人嘲笑,更不用说当世名士言而无信,其结果必然是“为天下笑”。

3、无谓牺牲。《司马相如列传》载:“今奉币役至南夷,即自杀贼,或逃亡抵诛,身死无名,谥为至愚,耻及父母,为天下笑。”司马相如在《喻巴蜀檄》中指出,征调兵士干一点搬运礼品到南方的差事,就算自杀或逃跑被杀,做无谓的牺牲,死了也得不到好名声。该《檄》文泛指一类人(事)。

4、不识时务。《淮阴侯列传》载:“常山王背项王,奉项婴头而窜,归逃于汉王。汉王借兵而东下,杀成安君泣水之南,头卒异处,卒为天下笑。”蒯通劝韩信谋反时,举成安君陈馀不识时务而被杀的例子,说明不识时务必然死无葬身之地,借以警醒韩信举兵谋反。该段说词从侧面反映“识时务者为俊杰”。

三、《史记》所载“为天下笑”的启示

综上所述,《史记》中的记载的“为天下笑”事件、人物、原因条理清晰明确,可见司马迁借人物、事件来表达当世的价值取向:作为帝王君主应竭力避免残暴不仁、穷奢极欲、宠妃乱政、缺乏勇气、谋逆作乱、不辩忠奸和目光短浅八种错误;而作为当世名士应竭力避免不能雪耻、言而无信、无谓牺牲和不识时务四种错误。足以警醒世人、以为静戒。从西汉时期开始,《淮南子》、《新序》、《新书》、《说苑》、《列女传》、《后汉书》等同时期(及后世)史书、笔记小说中的“为天下笑”评价全都遵循《史记》中的评价准绳,无出其右,足见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天下笑”史评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史记》

《汉书》

《列女传》

《后汉书》等

(本人原著,原载《华夏文化》2017,4.有删改)

秦汉发生的历史故事有哪些3



(文章为作者在朔城区图书馆所作的讲座原文及PPT图片)


大家好,我们今天讲一讲秦汉时期的历史,这段历史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开始,到公元后220年曹丕篡汉为止,共440多年,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期间的历史变迁如帝王更替、政治沿革、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军事征伐等等纷繁复杂,众说纷纭。今天时间有限,无法一一讲述,只能以点带面,简单讲述几个历史人物和事件。中国太大,历史太长,史学研究犹如盲人摸象,管中窥豹,难免以偏概全,自以为是,本人水平有限,如有疏漏不妥之处,还请各位不吝赐教。



为什么是秦国统一天下呢,我简单归纳为两点,

一是商鞅变法奠定了统一基础,二是秦王嬴政制定了正确的统一策略。

商鞅变法概括八个字:重农抑商、奖励军功。嬴政的策略也概括八个字: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下面逐一表述。

重农抑商从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开始一直到清末甲午战争为止,两千年来堪称中国历代的基本国策,归根结底是因为生产力太落后,马克思主义认为,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时北方的农作物以粟为代表,亩产量只有140斤,一个农民年均口粮480斤,人均产粮2000斤,除了自己,每个农民种地只能养活三个人。在全部人口中,老弱病残是种不了地的,朝廷数万贵族官僚是不种地的,前线上百万军人是不种地的,商人也是不种地的。农业叫生产,商业是买卖,是交换,在有交换之前,必须先有生产,多一个商人就少了一个农民,就少了一个生产者,就少了一份粮食,多了一个吃粮人,多了一个蠹虫。



图片源于网络


何为奖励军功?有句话叫无功不受禄,但在商鞅变法前是世卿世禄,贵族世袭,天生就是天潢贵胄,出生就荣华富贵,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没有了拼搏奋斗的动力,成为国家的蛀虫,所以商鞅制定二十级军功爵,无军功不封侯,无军功不受禄,普通士兵以敌军脑袋计战功。


所以,在《资治通鉴》的记载中有句话让后人印象深刻,“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因为在秦军士兵的眼中,你的脑袋不是脑袋,是他的土地,房子,财富和爵位,所以称之为首级。




秦军被东方六国视为虎狼之师,所以为防止六国联合抗秦,秦始皇制定了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顾名思义,主动交好远方的燕齐楚三国,先消灭距离较近领土接壤的赵魏韩。




到公元前221年终于消灭了最后一个也就是距秦国最遥远的东方的齐国,结束了战国五百多年的战乱,一统天下,秦朝诞生。接着南灭百越,北击匈奴,至此,国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100万,是当时世界上的第一大国。创此丰功伟业的秦始皇后来被明代学者李贽称为千古一帝。


对秦始皇的评价,两千年来,因时而异,因人而别,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回避一个事实就是“百代兼行秦政治”!


秦政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这套制度我们今天总结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也叫君主专制,是相对民主而言的,是一决策方式,体现了君臣关系,君主至高无上、大权独揽、专制独裁。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特点是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一切受控于中央

图片源于网络


秦始皇是这一整套专制制度的总设计师,在之后的两千年中的数百个封建帝王,杰出者如在后世帝王中享有盛名同样被称之为千古一帝的汉武帝、唐太祖、明太祖,康熙等都只能在这套体制内部,在原有基础上作一些小小修正,而无力推到重来。所以他们都无法超越始皇,因为秦始皇是开创者,他的每一项措施都影响后世两千年,一直到辛亥革命才由孙中山改变为近代西方民主政体。三公九卿制度到汉武帝时期增加了内朝作为决策机构,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隋唐时期形成三省六部制度,宋叫二府三司,元叫一省二院。西方近代搞三权分立,分的是君主的权,结果是越来越民主,我国古代搞三权分立,分的却是宰相的权,结果是越来越专制。到明朝朱元璋干脆废除宰相制度,逐渐形成内阁制度,到清朝设立军机处,至此,这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清朝除去开国初期政局不稳的一段时间外,从康熙年间到最后灭亡,200年间,清朝没有宦官乱政,没有外戚擅权,没有藩王作乱,没有武将造反,直到八国联军侵华之后的最后十年,搞了个清末新政,才出了个权臣袁世凯。由此可见这个制度的成功。


图片源于网络

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两千年来主要是在二级制和三级制间反复探索,不断的变化。但不论形式如何,主旨不外乎八个字“官在四方,权在中央”,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


图片源于网络

此外,他的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措施,奠定了中国人万世大一统思想观念的基础。






特别是统一文字,这实在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这要比政治统一的影响更为深远,它不但普及了文化,也延续了文明。事实上,我们民族的文明三千年不中断,文字的作用功不可没。后人常常用”车书文轨”来代表国家统一:


回过头来说,这套制度最大的问题是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位世袭,至高无上,大权独揽,权力基本不受限制 ,地位根本不容挑战,结果就是国家的治乱兴衰基本上就看皇帝一人了,问题是除开国君主外,剩下的都是“生于后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徘徊于阉竖之中”,总是一代不如一代,到最后逃脱不了改朝换代的命运。




今天我们说起秦始皇,就会想到长城,修长城是为了挡住匈奴人的进攻,匈奴人是游牧民族,没有马是打不过匈奴人的,所以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蒙恬修一座城,用来养马,训练骑兵,这座城池就是朔州,当时叫马邑。






蒙恬为什么把朔州作为其驯养军马的最终选择呢? 秦王朝决定自己养战马,并选中了桑干河上游今朔州一带作为养马基地,这是因为这一带盛产良马。早在距今28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峙峪人”就在这一带猎马。朔州地区养马不但自然条件适宜,而且有养马的历史传统。


这么多的马邑,说明秦马邑在中国历史上地位重要,影响巨大。马邑城几经变更但位置基本不改,说明雁门关外朔州城防的重要性。



秦筑马邑城,强化了朔州一带养马的优势,同时也定位了朔州在中原王朝对付北地匈奴等游牧民族时,成为提供战马的基地,奠定了朔州马文化的基础,马,成为朔州文化的标志 。



在古典诗词歌赋中,“马邑”往往与 “雁门”“大漠”“凉州”“楼兰”等相应,特别是和“龙城”龙堆相对,体现了传统的“龙马精神”,是古代极具边塞军旅文化的词语,象征着报国杀敌、安边定远、拓土开边等思想。


马邑一词,在古文献中俯拾皆是,它是先贤们的豪迈,是朔州人的骄傲。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统一王朝,不足十五年,二世而亡,可谓“兴亡只在顷刻间”,



众所周知,秦始皇是有过许多“丰功伟绩”的:修驰道,挖皇陵,建阿房宫、销兵器,征百越,筑长城。这些都是他的“统一大业”,却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人工和财物天不生,地不长,皇帝自己也没有,从哪里来?从民众的牙缝里挤出来。勒紧裤带交交苛捐杂税也就罢了,问题是还要搭上身家性命。那些远征的、戍边的、修长城的、建陵墓的,请问有几个能够生还?那些留在原地的老弱病残,又有几个能安居乐业?不是妻离子散,就是家破人亡。

秦国的兵制,是男丁每一百人中五十人务农,五十人当兵,服役年龄为二十三岁。新兵先在郡县服役一个月,叫“更卒”;然后赴京都宿卫一年,叫“正卒”;最后到国境戍边一年,叫“戍卒”。戍卒,即边防军。



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1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30万,南戍五岭50多万,修建阿房官、骊山陵墓70多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300万人,占总人口的七分之一 。

谁心甘情愿?没有。因此,唯一的手段就是高压。秦律之苛之严之酷,是骇人听闻的。比如律当族灭者,要先在犯人脸上刺字涂墨,叫黥(读如擎);然后割掉鼻子,叫劓(读如义);斩去脚趾,叫刖(月);活活打死,再砍下脑袋,最后在刑场上当众剁成肉泥,简直就是惨无人道。





陈胜吴广起义仅仅持续了半年就失败了,之后是历时四年之久的楚汉之争,这是中国人最为熟悉的一段历史了, 胜则为王败则寇,因为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但楚汉之争是个例外。两千年来人们普遍同情项羽,有点鄙视刘邦,这归功于司马迁的在史记中的秉笔直书。

刘邦是个流氓,项羽出身贵族,刘邦为了皇位,要和项羽分一杯自己父亲的肉羹,为了逃命,几次三番把自己的一双儿女踹下马车,可谓冷血无情。项羽陷入十面包围,四面楚歌之时,心忧的是跟随自己多年的女人和战马,堪称情义双全。但是,相比秦始皇的狂妄自大,项羽的嚣张自负,刘邦贵在有自知之明,识人之能:

两人各有一句关于秦始皇的评语,各有一首流传后世的诗歌: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


“彼可取而代也”体现了项羽的鲁莽、冲动、自负、不计后果。也隐含着他对秦皇的轻视之意。“大丈夫当如是也”不仅体现的是一种胸怀、志向。而且也是对秦皇的崇敬,对秦皇功绩的肯定。两句话都很大气,两人都有雄心。相比之下,“大丈夫当如是也”更显得有城府,有度量,有胸怀、有志向。


项羽在生死存亡的时刻,想的不是如何反败为胜,念的不是怎样东山再起,惦记的却是那位名叫虞的姑娘,还有那匹名叫骓(读如追)的骏马。家国天下还没有马重要。也许,他原本就没把那天下和王位太当回事。

到最后时刻,他再三强调自己的失败是天要亡我,




刘邦的成功是个奇迹,平民出身,一无所有,大器晚成,只比秦始皇小三岁,48岁时才起兵造反,54岁称帝,6年就统一天下,在历史上统一天下用时最少。


因为王莽篡权,汉朝分为两段,西汉在前,东汉在后,历史上有很多统一的王朝分为两段,规律是西北在前,东南在后,这体现了古代政治中心的东移,经济中心的南移。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这个朝代给中国人打上了永远抹不去的烙印,历经两千年来十数次的改朝换代,我们仍称自己为汉族、汉人,说汉语、写汉字。汉朝是伟大的,否则也不会出现多达21个“汉朝”!

西汉自开国以来,因长期战争,国家残破,又吸取了秦朝统治残暴,二世而亡的教训,采取了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的国策。汉初高祖定十五税一,文帝曾经长达十三年免收全国田税,这在古代中国是绝无仅有的事情,到景帝定三十税一,成为汉朝国制。



经高祖,惠帝,吕后,文帝,景帝数代发展,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但是,当武帝即位时,也绝不是一派升平景象。七十年的无为而治使当时社会还存在着几大问题:诸侯王权力膨胀,虽经几次削藩,尚有一定的政治势力,威胁着中央集权统治;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同地主阶级的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宁;北边的匈奴经常骚扰中原,南方两越不断挑起事端,边疆烽火不熄。这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促使汉武帝进一步实行改革,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使西汉王朝更加繁荣富强起来。

纵观武帝平生所为,与秦始皇有太多类似的地方,雄才大略、穷兵黩武,而导致民不聊生。朱熹曾评价道:



同时也只有汉武帝在文治武功上的贡献能和秦始皇相提并论。


变更制度和出师征伐,可以归纳为对内改革,对外征战,改革的领域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官制等各个方面,我今天只讲一个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关于对外征战我重点讲一下匈奴。


为何自汉武以来两千年,历代王朝始终以儒家思想为官方哲学呢?因为儒家是现实主义哲学,“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的思想体系里,没有天堂地狱,没有神仙鬼怪,没有前世来生,有人问人死后会怎样,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所谓“知之不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只关注现实社会。那中国的现实是什么呢,马克思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是农业文明,小农经济,以农业为生,土地是财富的标志, 而土地是不能迁移的,所以土地的主人会生活在祖祖辈辈曾经生活的地方,而这里也将是他的子子孙孙会继续生活的地方。一家几代人生活在一起,这样就发展起了中国的家族制度,家族制度就是中国的社会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有五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分别是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前三种就是家庭关系,后两种也可以理解为父子关系和兄弟关系,合称五伦。而儒家学说的大部分内容就是在制定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论证这种制度的合理性。


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要人克已复礼,各安本分。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和五常,他认为皇帝受命于天,大臣受命于国君,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这都是天的意志,是天意,不容违背。家庭和睦了,社会就和谐了,国家就能长治久安。所以2000多年来中国封建统治者一直强调用它处理人们之间的关系,以加强封建专制统治和维护等级制度。


当我们汉民族确立了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时,匈奴又是怎样的社会状况呢?

相比汉族,匈奴民族落后,野蛮,武力强大。



文明社会尊老爱幼,保护妇女儿童,而匈奴“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馀。贵壮健,贱老弱。”文明社会是讲伦理道德,而匈奴“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忘君臣,略婚宦。”文明的标志是文字、建筑、城市,匈奴基本没有。

秦始皇为什么修长城,为什么不把匈奴消灭,但使将军能百战 不须天子筑长城 , 匈奴是游牧民族,逐水草,驰突无垣,找不到,追不上,打不过,不划算



所以修筑长城把匈奴拦住,你别进来,我也不出去,况且我们也没有理由出去,长城一线刚好也是天然的农牧分界线,长城以北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升,基本不能种地,草原一开垦 ,用不了几年就会变成沙漠。


但长城从来没能真正阻止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万里长城只要有一个口子被突破,草原骑兵就会蜂拥而至,长驱直入,汉朝初年就有过白登之围。

韩王信的封地本来在颍川,地处中原腹地,战略位置太过重要,刘邦很不放心,于是把他的封地改到了我们山西省北部雁北这一带,王城就在马邑(这是马邑在史书中第一次出现)。韩王信的封地,便成了抵御匈奴的最前沿。当时的匈奴处于最鼎盛的状态,韩王信不里是匈奴的对手?不得已和匈奴和谈,因此引起了汉高祖的猜忌,韩王信担心刘邦会对自己下毒手,于是索性投靠了匈奴人,刘邦亲自领兵前往,结果被围,突围后被迫和亲。



西汉初年的和亲是对匈奴的屈辱妥协、忍辱退让,结果反而使匈奴更加骄横,连年入掠。


匈奴单于对吕后的侮辱



经过文景之治的修养生息之后,汉匈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逆转。于是,武帝决定结束屈辱的和亲政策,反击匈奴。由此开始了长达百年的汉匈之战,而武帝在位就长达54年,他同七代匈奴单于展开以国运相赌的惨烈战争。期间涌现出李广、卫青、霍去病等华夏历史千古名将,并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

第一战选在朔州,时间是公元前133年,史称马邑之谋,这是史书记载的发生在我们朔州的最早的大事件。


科学界有个概念叫蝴蝶效应,在公元前133年的朔州,蝴蝶扇动了翅膀,公元后476年罗马帝国灭亡了,这中间发生的事情叫亚欧民族大迁徙。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强大的匈奴在汉朝的打击下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依附汉朝,内迁定居,后来融入中华民族,也许在座各位就有匈奴血统。北匈奴于公元91年开始西迁,在约公元106年在汉朝史书中最后一次出现,之后不知所综,大约两百年后,一支叫做匈人的民族出现在欧洲,并间接导致罗马帝国的灭亡。如果匈人是匈奴的话,罗马就是我们手下败将的手下败将的手下败将。但因匈奴西迁而引发了亚欧民族大迁徙,是没有疑问的。

东哥特人被匈奴人从中亚驱赶至欧洲,逐渐建立起地跨亚平宁和南斯拉夫地区的东哥特王国。

西哥特人原来是在东欧,经巴尔干半岛和亚平宁半岛,进入西班牙,形成西哥特王国。

苏维汇人也随大部队来到了西班牙,在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建立自己的王国,但实力非常弱小。

汪达尔人则北非建立了自己的王国。

日耳曼入主西欧平原和法兰西盆地,将高卢的领地据为己有。

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他们入主不列颠。

匈奴人则毁灭了波兰和匈牙利。

简单点概括为匈奴人为打败哥特人,哥特人打败日耳曼人,日耳曼人打败罗马人。



马邑之谋的发动者聂翁壹后来不知所综,可能是聂壹自知得罪匈奴一族,在汉室又失去功劳甚至还闯下了滔天大祸(破坏汉匈和平),这个聂氏家族亦难以在马邑一带长住久安。这个家族的后人,不知在哪一代,甚至可能是聂壹本人就已经开始改姓为"张"了。后三国时期,诞生了曹魏一代有勇有谋的大将-张辽。


马邑之谋诱敌深入的办法失败以后,摆在汉武帝面前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主动出击深入大漠寻找匈奴主力。公元前129年,汉武帝亲自部署战略计划,分派卫青、公孙敖、公孙贺、李广四路出击,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结果,公孙贺一无所得;公孙敖损失七千骑兵;李广兵败被俘,最后逃回。四路人马中唯独首次出征的卫青,英勇善战,直捣龙城(匈奴祭扫天地祖先的地方),斩首 700余人,取得胜利。龙城之战是自汉初以来对战匈奴的首次胜利。



之后数年,青年将领霍去病在战争中迅速成长,在漠北之战中,率军深入大漠腹地数千里,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至此,漠南无王庭。



从此,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成为中国历代兵家武将们终生奋斗的目标!追求的最高荣誉!


西汉初年疆域


汉武帝晚年疆域

在长达百年的汉匈战争中,强大的汉军,用骑兵,在草原上,堂堂正正在正面击败号称马背上的民族--匈奴人,强大的汉军铁骑在西域、在中亚各地演绎了一百年的不败神话,使汉军,汉人威名远播,也正因为此,汉族取代了华夏族成为我们永远的名称。 但是,这种烈度极大的战争迅速让西汉文景之治以来攒下的家底消耗殆尽,而西汉也在对匈奴的连年征战中走向衰落。因为战争消耗巨大,朝廷缺钱、缺人,于是不断向百姓增加徭役赋税,长此以往,民不聊生,百姓不得以卖房卖地、卖儿卖女,投奔了豪强地主,这就形成了汉朝后期的两大问题:土地和奴婢,朝廷掌握的土地和人口越来越少,史书记载,






之后的昭帝刘弗陵和宣帝刘询吸取武帝穷奢极欲、穷兵黩武的教训,发展生产,与民休息,史称昭宣之治、昭宣中兴。之后的元帝刘奭,性情优柔,处事寡断,奸贤不分,完全照章取士,也把许多书呆子和奸臣选进了官员队伍,政绩平平,幸亏他的后宫美人中出了一个王昭君,远嫁匈奴,稳住了当时相当强盛的外敌。



传说中昭君墓长的是青草,故称青冢,昭君墓在全国有十几处,朔州也有一座,朔城区南榆林乡青钟村。


接下来的成帝刘骜是史家公认的汉代第一位昏君,他的母亲叫王政君,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其身居后位(包含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时间61年,她有个著名的侄子叫王莽。

称帝之前的王莽低调而谦恭,他的变法和改制却一败涂地。直到现在,人们依然说不清他到底是改革家还是野心家,革命者还是伪君子。


问题是作伪者必有所图,否则完全犯不着。那么,王莽图的又是什么?实现其政治理想。




王莽是当时的儒学大师,道德楷模,堪称圣人,得到朝野上下一致拥戴,其改朝换代的举动何其顺利,从中央到地方压根没受多大阻力,成千上万刘姓诸侯宗亲,居然只有个刘祟出来,纠合百人,一日即败;二百年西汉社稷臣子,居然只有个翟义出来,三月即亡,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和平方式实现政权更替的王朝。王莽心知肚明,大伙儿推举他上台来,就是从前西汉那套已经搞不下去了,所以王莽称帝之后,迫不及待的推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称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并不是随意的,而有着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核心依据就是儒家的经典《周礼》。官职方面,照搬《周礼》等典籍中的职官体系和名称;土地制度方面,照搬古书中记载的井田制度,实行土地国有,全国土地都改称“王田”,一家男丁八口可受田一井(九百亩),超出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地少的宗族邻里,禁止私人买卖土地;市场贸易方面,平抑物价,限制商人囤积居奇,并通过国家专营专卖,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货币制度方面,废除汉朝的五铢钱,发行所谓“宝货”;税收制度方面,也完全按照《周礼》设计的一套制度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说,王莽堪称儒家理想主义者。但问题是,《周礼》一书本来就是后世儒生假托周公之名编写的,许多制度设计都是虚构的、理想化的,根本没有实行过。用这些“纸上”的东西去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注定了失败是必然的,因为根本就不切实际。结果怎么样呢?一败涂地,天下大乱。

搞笑的是,在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后,王莽又“告天以求救”,甚至搬出《周礼》中“国有大灾,则哭以厌之”的一套做法,率群臣至南郊,“仰天大哭,气尽,伏而叩头”,史称王莽哭天。


王莽死后,头颅被砍下成为国宝,世代相传,到了魏晋依然传承,直到公元295年晋惠帝时,洛阳皇家武库意外遭大火,刘邦的斩蛇剑,孔子的木屐,王莽的头颅才被意外焚毁。


王莽新政搞的天下大乱,爆发了绿林起义,义军推举刘氏宗室刘玄为帝,国号"汉",改年号为"更始",以公元23年为更始元年。历史上称这个政权为更始政权。两年后,即公元25年,另一路起义军赤眉军攻入都城长安,刘玄投降赤眉,更始政权告终。赤眉军拥立傀儡小皇帝刘盆子建立了建世政权。

同时,身为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縯、刘秀兄弟在家乡乘势起兵。公元25年,因兄长刘縯被杀,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





可惜东汉的国运不佳。头三个皇帝还不错,既有执政能力,寿命也算长,光武帝享年六十二岁,汉明帝四十八岁,汉章帝三十三岁。这就已经一代不如一代,没想到后面的皇帝更惨,继位时年纪小,活的时间也不长。

  章帝以后十个皇帝,包括没算进去的少帝刘辩(十七岁)和献帝刘协(九岁),继位时没有一个是成年人。活得最长的桓帝和灵帝,又是著名的昏君。


那么,谁来治国?外戚和宦官。

这是东汉的两大势力集团,他们之间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原因很简单,皇帝年幼,只能太后临朝,外戚专政。皇帝长大要夺回权力,又只能依靠宦官。结果是外戚和宦官你方唱罢我登场,一直闹到亡国。朝政被他们轮流把持,仕途则被他们坐地分赃。


面对朝政的混乱,一大批德高望重的知识分子拍案而起,他们以京都洛阳为阵地,以三万太学生为后援,口诛笔伐,评头论足,掀起了舆论的狂潮。唇枪舌剑所指,就是宦官集团。依靠宦官铲除异己的汉桓帝震怒。公元166年,桓帝指名道姓以“党人 ”罪名逮捕二百多人,判处终身禁锢,史称“党锢之祸 ”。公元169年,汉灵帝制造了第二次党锢之祸。这一次的打击面更大:被杀一百多人,禁锢六七百人,太学生被捕一千多人。帝国的知识精英,几乎被一网打尽。15年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


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宗教形式组织起来的农民起义,对东汉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了尽快平定战事,中央下放军权至地方,各地拥兵自重,虽最终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之后的董卓之乱,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我国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就是从这里开始讲起的。


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