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丽姿网 > 家居生活 > 家居生活

一块大洋是现在多少钱

啊宇嘚啵嘚2022-11-09美食美味人已围观

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折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大概多少钱?你可能不信,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啊宇嘚啵嘚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块大洋是现在多少钱1

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折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大概是多少钱?

抗日题材的电视剧中会经常出现这么一种桥段,土匪起初为祸一方,经常下山打劫富商,为弄到更多钱财,他们会选择绑架土豪富绅的孩子索要高额赔偿金。

土匪们索要的赔偿金都是几百块大洋。


今天我们不讨论剧中的这些桥段是否符合真实历史,就来分析一下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相当于现在的多少人民币。

1909年,晚清政府为振兴经济,铸造一种新式圆形银币,用来刺激市场,因为这种银币上有着蟠龙的图像,纯银打造,民间称他为龙洋,龙洋是大洋的雏形。

1933年,国民政府确定了以大洋为主的流通货币体系。

1935年11月,政府以法律形式让法币成为市面上强制流通使用的货币。

1949年,新中国成立,市面上虽然还在流通大洋,不过新的货币制度已经慢慢取代大洋。从鲁迅日记获知,鲁迅平均每月固定收入大约有250块大洋,再加上稿费与其他额外收入,从1912年至1936年鲁迅离世的25年里,鲁迅平均每月收入大概超过400块大洋。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的收入在当时属于全国顶尖水平,但是这400块大洋到底有多么庞大的购买力,我们可以稍微推算一下。 1919年, 38岁的鲁迅斥资3600块大洋,买下了北京八道湾11号四合院。这套四合院共有28间房,面积颇大。根据学者李开周的考证, 1914年的上海,一块大洋可以购买44斤大米。南北经济环境不同,南方物价相比北方是有些偏高,那进行折中换算,鲁迅购买房产时,一块大洋大概能购买50斤大米。所以按照民国时期的恩格尔系数,结合同时期的购买力,换算下来,一块大洋相当于280到350元人民币左右。

一块大洋是现在多少钱2

喜欢听相声和评书的朋友,或许会对“大子”这种钱币单位不陌生。

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早年间常说单口相声,在讲述民国时期的单口相声时,郭德纲经常会说这么一句话:“小子不卖,大子一块”。让许多“纲丝”印象深刻。

但大部分网友只清楚小子和大子应该代表当时的一种货币,却不清楚这种货币的实际价值。

今天,就来和大家好好聊聊,民国时期的一个大子和一块大洋,到底哪个更值钱?一个大子,又相当于现在的多少人民币?

1914年,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发布《国币条例》,银元(银元又称大洋、袁大头)成为市面上主要流通的货币之一。

不过,整个民国时期社会动荡,物价不稳定,普通群众收入偏低,日常生活中他们并不使用银元,而是使用铜板。铜板,就是郭德纲相声中说的大子。

民国时期,政府没有发行一文铜板,清朝时期的一文铜钱停止铸造,一系列货币改革让当时通货膨胀。为了稳定经济,湖南、四川、北京、山东各省开始铸造一种最低面额为10文的铜板。

后来,各省在10文铜板的基础上又铸造了20文铜板。所以,民国时期的10文铜板俗称“小子”,20文铜板俗称“大子”。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晚年时期回忆,1927年,自己上中学时午饭永远吃不饱。中学时代的季羡林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每天中午,家里只给他两个大子。

到了午饭点,季羡林用两个大子买了一碗豆腐脑、几个炸绿豆丸子、一块锅饼。对于正在长身体的中学生而言,这些食物只能勉强不饿,但又吃不饱。

这段季羡林先生的自述回忆,可以帮助后人了解民国时期一个大子的实际购买力。

放到今天,一碗豆腐脑加上几个炸绿豆丸子,还有一块锅饼,总价不会低于八元人民币。那两个大子至少抵得上8元人民币,一个大子就是差不多4元人民币。

根据当时的汇率,一块大洋能换100个大子,所以大洋要比大子更值钱。

学者李开周考证,1914年的上海,一块银元可以购买44斤大米。南方物价比北方偏高,同时期的一块银元在北京的市场上可以购买50斤大米。

现在超市里一斤优质东北大米的价格不会低于五元人民币,这样进行换算,一块银元的实际价值相当于如今的250元人民币。一块银元换100个大子,一个大子就差不多相当于2.5元人民币。

之前,我们按照季羡林先生的回忆,一个大子就相当于四元人民币左右。这种计算方法是根据当时的物价、米价得出的最终结论,差距应该不会太大。

或许有人会说了:这样简单地用大米换算大子和银元的价格,没有任何说服力。因为按照当时的实际购买力,鲁迅先生在1923年花了800块大洋,就买下了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的六间小院。

若按照之前换算的银元价格,相当于鲁迅先生仅用20-30万元人民币就买下这套四合院。

大家都清楚,现在北京西二环房子的每平方价格至少超过10万元人民币,更别说一套有六间房子的小四合院。

另外,经过袁隆平老先生和其他科学家的努力,现在每亩水稻实际产量轻松突破700斤,民国时期每亩水稻产量约200-300斤。

总的来说,无论是按照米价还是房价换算银元和大子的价格,似乎都有些不现实。

的确,民国时期的货币与人民币没有太多可比性。就好比现在远离城市的乡镇物价稍微偏低些,到了大城市,日用品包括食品价格肯定会高一些。

根据身边人经历,解放战争时期,上海江南造船厂的一位普通工人,每天的工钱是二角银币。二角银币相当于60文铜钱,60文铜钱可以购买60个大饼。

今天一个不加任何馅料的大饼,价格差不多在两块钱左右,所以这个工人每天的工资大约在120元钱。

300文铜钱可以兑换一块银元,那一块银元就相当于600元人民币。

当时的物价,一块银元能买44-50斤大米,8-10斤猪肉。按照今天类推,工厂工人月平均工资大概在4000-5000元人民币左右。

民国时期工人月工资6块大洋计算,差不多一块大洋相当于600-700元,一个大子相当于六元人民币左右。

这种计算方法比较靠谱,不会太脱离实际。毕竟,任何朝代只计算上层贵族的收入与奢侈品价格,没有太大意义。只有计算普通民众收入和购买力,才是靠谱的比较。

因此,民国时期银元和大子之间的汇率应该按照1:100计算,两个大子在当时能够买一碗豆腐脑和几个炸绿豆丸子还有一块饼,放到今天大概是7-8元人民币,一个普通工人每月收入在6块银元左右。

民国时期的米价和肉价相比较今天价格有些偏高,所以就不难理解,倒退几十年还有很多人吃不饱,甚至沦为乞丐。

鲁迅先生的著名文章《孔乙己》,也有相似记载。孔乙己用了九文大钱,买了一碗酒、一碟茴香豆。

今天的一碗散装白酒,价格至少达到20元左右,一碟茴香豆的价格大概有五元人民币。

所以古今钱币价值换算没有一个实际的平均值,即使是同一时期,可地区不同,物价都会差别非常大。

最好的计算方法就是找到民国时期普通人月实际收入,通过实际收入换算当时的购买力,再与人民币的价值进行对照。

一块大洋是现在多少钱3


在关于民国大文豪鲁迅的诸多话题里,“月收入仅有350块大洋”这事儿,流传一直很广。

那鲁迅的这笔工资,真的少吗?得先看看这工资怎么来的:依据《鲁迅日记》记载,1912年到1926年,他在中华民国教育部任职,最初月薪六十块大洋,后来经过几次加薪,陆续涨到了360块大洋。但由于当时民国政府欠薪成习惯,他每月实际到手的薪水,也就是200块大洋。“月收入仅350块大洋” 的传言,就是这么来的。

这样的收入情况,放在当时是什么水平?

可以先给鲁迅的“同行”们比比:鲁迅在北京任职的这十二年里,同时期入职《申报》的陈景韩,每月底薪300块大洋,比鲁迅的“到手工资”多一百块。1912年在天津办报纸的梁启超,一年除去各项成本,“年亦仅余五六万金耳”。也就是每年“只赚”五六万块大洋,每月“最多只有”五千块大洋。1920年代任职北大的陈独秀,月收入也是400块大洋。是鲁迅“实际到手工资”的一倍。

跟这几位比的话,鲁迅确实是“每月收入仅有350块大洋”。

但还可以换个角度比,比如比房价:依据当时《晨报》的记载,北京积水潭西河沿一套“20间”“带洋房”的住宅,售价是3500大洋,相当于鲁迅不到十八个月的“实际公务员到手薪水”。1918年在北京大学任教的胡适,租了钟鼓寺一套有十七间房的四合院。每月租金也就二十块大洋。鲁迅的“到手薪水”,能在北京城租10套。

还可以比比同时期另一些“风云人物”。比如一位未来革命战争年代里,让多少日寇听到名字就打哆嗦的新中国元帅,1917年时还是河北阜平县十来岁的小学徒工,干了一年学徒工只拿到三块大洋,却令他激动得不行。晚年还回忆说“我之前从没拿过这么多钱”。还有另一位未来新中国杰出的外交家,1918年时才10岁,还是个湖北武昌小知识分子家庭的苦孩子,父亲靠给学校誊抄讲义为生,抄一张讲义“得酬几个铜板”,一块大洋都是奢求。

甚至还可以比比农民负担:在同时期的河南省,每亩地的地租在三块钱到十二块钱之间。“爱国军阀”吴佩孚统治河南时,更在河南强制种植鸦片,每亩强收八块大洋的“鸦片税”。这钱比比鲁迅的到手工资,似乎不算多,对于农民来说却好像绞索,不知逼得多少农民流离失所。

总的来说,仅看鲁迅“实际到手”的每月公务员工资,就相当于当时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产业工人一两年的年收入,相当于学徒工六十六年多的收入。不但能在北京黄金地段租10套四合院,还能在河南交20多亩地的“鸦片税”。看上去要用“仅仅”形容的收入,放在那时代,是标准的有钱人。

而且这些钱,对于当时鲁迅来说,也只是一部分收入。作为当时的顶流作家,鲁迅在做公务员的同时,还在北京八所学校兼课。这份“兼职”的待遇十分优厚,仅1924年这一年,只按照《鲁迅日记》里的统计,他全年收了8000多大洋的“兼课费”,平均每月670多元,是他“实际到手公务员工资”的三倍多。更重要的写作收入,他为教育部做“特约撰述”,每月300大洋,另外还有稿酬,那更是天文数字,仅他1929年拿到的一笔“版税赔偿”,就有两万多大洋……

换句话说,这其实非常优厚,可以帮助鲁迅随手买天买地的“公务员工资”,放在鲁迅的每年收入里,不过是笔“小钱”,甚至是“工资基本不动”。

如此景象,也是那个时代,民国“大师”们的生活掠影,民国大师云集,大师们工资奇高,仅看教师工资,民国时代的正教授,月薪就有四百大洋,南京国民政府废除银元后,正教授的工资又变成了月薪六百国币。普通大学教授的月薪,也在一百八到二百八以上。出版一本书的版税收入,更是四百大洋起,大学里最不济的普通老师,月薪都是一百大洋以上。

如此“高工资”,也让这个民国时代,长期以来“圈粉”无数。今天的不少“精英”“名流”们说起民国,更是常见各种向往,脱口就是“民国是知识分子的幸福时代”。但是请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分子,都能在民国时期这么“幸福”。

就以教师队伍来说,民国的“大师”们,大多挂着“教授”“讲师”的名号,给了后人“民国教师工资很高”的感觉。但实际上民国的教师里,人数最多的是小学教师,几乎占到百分之九十。他们的“高工资”,就相当可怜了。鲁迅每月拿200块大洋时,北京、河北等地的小学教师,每月也就五六块大洋工资。广东等省的小学校长们,每月也就20块钱工资。等到大洋变成“国币”后,抗战前夜的浙江省,小学教师工资最多也就10几元。

这样的待遇,比起“大师”们来,简直天上地下。

如此对比,也就有了民国文化的怪现象:一边是大学教育繁荣,大学里随便一个上岁数的都是大师,男男女女们各种优雅。另一边却是奇低的识字率,整个中华民国识字率百分之十五(国际联盟的统计,实际更低),也就是每十个中国人就有八个人是文盲。农村和军队的文盲率甚至接近百分之百。抗战晚期时,国民党军队增援西南战场,那些精挑细选出来补入“青年远征军”的“精兵”,文盲率竟高达百分之九十七。

反而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里,那些面向农民开设的“识字班”,才真正解决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文盲率”问题。直到今天,“识字班”依然是山东农村对女子的代称。只这一个“班级”的价值,就远远大于多少“民国大师”们的工资。

更让人唏嘘的是,中华民国有钱养大师,却除了没钱办小学教育外,其他的民生问题,也基本捏紧荷包。就以基本的城市工人居住环境来说:当时北京工人,平均每家占有一点一间屋,上海工人是一点四间,居住条件更是极差,北京的工人大多住在“破席窝”里,北洋纱厂的女工,12人挤在一间屋子里。上海工人家庭四五人挤一间屋,工人住宅区臭水沟遍地,这样的事情,国民政府基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几乎不掏钱。

直到新中国立国后,首先展开大规模的卫生清理运动,仅建国头两年,就把各地工人小区整顿一遍,然后大规模兴建工人新村,改善工人居住条件。当时的上海工人就兴奋的说:“现在家里的苍蝇都没了,只有人民政府真正关心我们”。

对比泾渭分明的生活,这一句“真正关心我们”,才是近代中国,新旧社会,一个最大的差别。“大师收入如何”只是民国的表面,惨淡的民生,才是里子。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