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丽姿网 > 家居生活 > 家居生活

电子元件属于什么行业

界面新闻2023-03-27美食美味人已围观

过度依赖线下,主打电子元器件B2B服务的华强电子网科技含量几何?,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界面新闻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电子元件属于什么行业1

记者|李馨婷

12月15日,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委发布公告,将于12月22日审核深圳华强电子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电子网”或“华强电子网”)的首发事项。申万宏源证券为其保荐机构。

据招股书介绍,华强电子网是一家面向电子元器件产业链的产业互联网B2B服务商,其IPO属于上市公司深圳华强(000062.SZ)所属子公司分拆上市。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募资约4亿元,投入到数据中台、采购服务平台、SaaS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等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1亿元。

华强电子网前身为深圳华强旗下“电子网”公司,最初主要做电子元器件行业的供需信息展示、产品搜索、数据推广和营销广告。2015年深圳华强收购捷扬讯科,后者自主研发的数字化EBS系统,可用于产品搜寻、型号匹配、库存查询、全球比价,由此弥补了华强电子网的采购模式和数字化短板。

深圳华强旗下拥有三大业务板块,“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电子实体市场和其他物业经营”及“电子元器件产业互联网B2B综合服务”。华强电子网属于第三个板块,占深圳华强营业收入比重不足5%。2021年,借A股市场分拆上市的政策机遇,华强电子网开启IPO。

从股权穿透图来看,深圳华强通过全资子公司电子世界发展间接持有华强电子网57.46%股份,加上直接持有华强电子网29.78%股份,为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华强集团为深圳华强控股股东,而梁光伟控制华强集团92.88%的股份,故梁光伟为华强电子网实控人。此外,华强电子网总经理兼董事谢智全持有公司8.51%的股份,员工持股平台合之趣持有4.25%的股份。

借行业上升期业绩大涨

华强电子网的两大主要业务是电子元器件产业链上的全球采购服务和综合信息服务。2020年下半年,电子元器件行业开始出现“缺货潮”,这成为华强电子网的发展机会。报告期内(2019年至2022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22亿元、6.99亿元、31.29亿元,20.68亿元。2020年同比增长约34%,2021年增长率达到约348%。

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2020年其分别有23.70%、6.99%的收入来自授权分销业务,为排除与母公司深圳华强的同业竞争,该部分业务于2020年完成剥离。除去分销业务,全球采购服务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19年占总收入近80%,至2021年、2022年上半年,已上升至超过96%。

华强电子网全球采购业务针对的是电子元器件长尾市场,客户需求集中在研发、试产、量产(市场供需错配情况)、维修等阶段,或质量事故、库存损失等意外情况。相比大批量采购,这类订单比较分散、规模小、难以预测,对价格敏感度较低,通常需要现货供应商满足。

全球采购业务本质上是依靠买进、卖出赚取差价。从利润来看,报告期内华强电子网总体净利润分别为4113.29万元、6478.20万元、2.94亿元、1.69亿元,2020年、2021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7%、353%,与营收一致。

据招股书,2021年公司全球采购业务新增供应商超过1000家,建立API和FTP连接的供应商新增17家,新增交易客户数量超过2400家,订单量明显增长,平均订单金额上涨。

由于公司收入增长受电子元器件行业周期影响,深交所在问询中对公司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疑问。对此,华强电子网回复称,虽然全球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下降,但公司收入依旧保持较大增幅,在消费电子需求下滑的情况下,工业控制和汽车电子需求持续旺盛。2021年以来,华强电子网收入比例有相应变化,来自汽车电子行业的收入比例提高。

九成收入靠线下,产业互联网身份遭质疑

与传统采购服务相比,华强电子网之所以跻身产业互联网,主要是其采用了EBS系统。该系统也是采购服务平台华强商城的运营系统,支持线上下单。据介绍,华强商城主要面向学校、科研机构、个人等小微客户。

但华强电子网显然更看重B端客户,尤其是大中型电子元器件制造商。据招股书介绍,比亚迪、海康威视、拓邦股份、海格通信、LITE-ON集团、SCANFIL集团等均为公司客户。

在与同业公司云汉芯城的对比中,华强电子网正是因为终端客户销售占比高,且以大中型终端厂商为主,从而取得较高的业务毛利率。报告期内,公司终端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在82%-91%左右,收入主要来自于销售规模大于100万元的客户,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营收比重约10%-17%。

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客户并非通过华强商城完成交易,公司会指定业务人员长期跟踪服务客户,针对性地提供采购解决方案,满足其非统一化合同和多轮议价需求。为了开拓业务,华强电子网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寻找客户,通过参加展会、研讨会、电话或现场摆放等方式,获取客户资源,再由专人在EBS系统中录入销售订单。

报告期内,华强电子网全球采购业务95%的收入来自线下接单。从员工构成来看,公司业务人员占比55.58%,远高于技术人员的19.13%。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分别为4.36%、3.73%、1.80%和1.56%,占比不高。

深交所也针对公司的行业分类和创业板定位提出了疑问,要求华强电子网解释在主要收入来源于线下的情况下,公司属于互联网B2B业务的合理性。华强电子网主要从公司符合产业互联网特征的角度进行了解释,强调采购过程对数字化和智能化系统的应用。

公司另一业务模式,依托“华强电子网”的综合信息服务倒是纯粹的线上B2B业务,为电子元器件供应商在该平台提供产品展示、数据推广和营销,买方可以查询市场行情,并从网站联系到供应商进行下一步购买。但该业务主要服务中小客户,赚取会员费,贡献收入比例颇低,近两年比例已降至4%以下。报告期内,网站仅有不到1%的用户付费,平均充值金额分别为1.31万元、1.37万元、1.44万元和1.02万元,会员费收入分别为5123.86万元、5249.29万元、6317.31万元和4228.09万元。

电子元件属于什么行业2

半导体是几乎所有现代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半导体都是在台湾制造的。人们越来越担心半导体对台湾的依赖——尤其是考虑到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的脆弱关系——导致美国国会于 2022 年 7 月下旬通过了 CHIPS 和科学法案。该法案提供了超过 500 亿美元的补贴来推动美国半导体的发展生产并被广泛报道在新闻中。研究半导体的电气工程师Trevor Thornton解释了这些设备是什么以及它们是如何制造的。

薄而圆的硅晶体切片,称为晶圆,是大多数半导体芯片的起点。Hebbe/维基共享资源

1、什么是半导体?

一般而言,半导体一词指的是一种材料(如硅),其导电性能比玻璃等绝缘体好得多,但不如铜或铝等金属。但是今天当人们谈论半导体时,通常指的是半导体芯片。

这些芯片通常由硅薄片制成,复杂的组件以特定的模式布置在它们上面。这些模式使用电子开关(称为晶体管)控制电流流动,其方式与您通过拨动开关打开电灯来控制家中电流的方式大致相同。

你的房子和半导体芯片之间的区别在于,半导体开关完全是电气的——没有机械部件可以翻转——而且芯片包含数百亿个开关,面积不比指甲大多少。

2. 半导体有什么作用?

半导体是电子设备处理、存储和接收信息的方式。例如,存储芯片将数据和软件存储为二进制代码,数字芯片根据软件指令处理数据,无线芯片从高频无线电发射器接收数据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这些不同的芯片在软件的控制下协同工作。不同的软件应用程序执行非常不同的任务,但它们都通过切换控制电流的晶体管来工作。

这张半导体芯片示意图显示了许多不同颜色的不同材料,以及生产现代芯片所涉及的复杂分层。Cepheiden/维基共享资源,CC BY

3. 如何构建半导体芯片?

绝大多数半导体的起点是称为晶圆的硅薄片。今天的晶圆有餐盘那么大,由单晶硅切割而成。制造商在硅表面的薄层中添加磷和硼等元素,以提高芯片的导电性。正是在这个表面层中制作了晶体管开关。

这些晶体管是通过在整个晶圆上添加导电金属、绝缘体和更多硅的薄层,使用称为光刻的复杂工艺在这些层上勾勒出图案,然后使用计算机控制的高活性气体等离子体选择性地去除这些层来制造的具体的模式和结构。由于晶体管非常小,因此在层中添加材料然后小心去除不需要的材料比将微细的金属线或绝缘体直接放置在芯片上要容易得多。通过对不同材料层进行数十次沉积、图案化和蚀刻,半导体制造商可以制造出每平方英寸具有数百亿个晶体管的芯片。

4. 今天的芯片与早期的芯片有何不同?

差异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可能是每个芯片晶体管数量的增加。

半导体芯片最早的商业应用之一是袖珍计算器,它在 1970 年代开始广泛使用。这些早期的芯片包含几千个晶体管。1989 年,英特尔推出了第一个在单个芯片上超过一百万个晶体管的半导体。今天,最大的芯片包含超过 500 亿个晶体管。这种趋势由所谓的摩尔定律描述,该定律表明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大约每 18 个月翻一番。

摩尔定律已经持续了五年。但近年来,半导体行业不得不克服重大挑战——主要是如何继续缩小晶体管的尺寸——以延续这种进步的步伐。

一种解决方案是从平坦的二维层切换到三维分层,并在表面上方突出硅的鳍状脊。这些 3D 芯片显着增加了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现在已得到广泛使用,但它们的制造难度也大得多。

5. 更复杂的芯片是否需要更精密的工厂?

简单地说,是的,芯片越复杂,工厂就越复杂——成本也更高。

曾经有一段时间,几乎每家美国半导体公司都建立并维护自己的工厂。但是今天,建造一个新的代工厂可能要花费超过 100 亿美元。只有最大的公司才能负担得起这种投资。相反,大多数半导体公司将他们的设计发送给独立的代工厂进行制造。台积电和总部位于纽约的 GlobalFoundries 是为其他公司制造芯片的跨国代工厂的两个例子。他们拥有专业知识和规模经济,可以投资于生产下一代半导体所需的极其昂贵的技术。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晶体管和半导体芯片是在美国发明的,但目前在美国本土还没有最先进的半导体代工厂。美国曾在 1980 年代出现过,当时人们担心日本会主导全球存储器业务。但随着新通过的 CHIPS 法案,国会为在美国制造下一代半导体提供了激励和机会

也许你的下一代 iPhone 中的芯片将“由 Apple 在加利福尼亚州设计,在美国制造”。

电子元件属于什么行业3

文|张子怡

编辑|彭孝秋

电脑、手机、智能手表等消费电子产品,消费者想使用时往往只需简单的一步——购买即能获得,这些产品里所需的种种零部件,譬如芯片,无论是科技公司还是消费者都很难直接获得,它们在地球另一端,由知名的半导体厂商研发、生产,飘摇过海到中国,经历一系列手续入境,再进一步分销给不同的下游企业。

在此之中,诞生了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这一行业,成为供应链企业中的重要一环,在普罗大众的眼里,它们低调的并无太多存在感。上游,它们的客户是高通、超威、英特尔等知名国际厂商,下游,它们的客户也是联想、小米、华为等令人耳熟能详的科技公司。

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主要业务模式,简单而言是从上游原厂商订购芯片等电子元器件,分销给下游不同的电子设备制造商。

乍一看这是门槛不高的业务,然而中间商的角色以及话语权的缺失,让元器件分销商成为资金密集型企业,营收高却利润薄、应收帐款与存款高企,深受电子行业规模景气度影响,资金周转一旦失灵,将随时面临破产风险。

3月13日,境内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营收占比第一的深圳中电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电港”)将于深市主板IPO上会,计划募集资金15亿元。

与此同时,大陆境内分销商营收位居前十的硬蛋创新,于近期分拆上市子公司深圳市科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通技术”),科通技术将冲刺创业板。

曾经作为元器件电商概念股的硬蛋创新,因疑似业务数据造假两次被做空、股价大跌至1港元左右,而分拆后的科通技术计划募集资金达20.5亿元。

中电港2022年营业收入达433亿元,净利润仅为4亿元。其应收帐款与存款极为庞大。截至2022年末,公司应收帐款达90.92亿元,占总营收比重约21%;存货账面余额达114.7亿元。

科通技术截止2022年6月末,营收达40.9亿元,净利润为1.7亿元,而扣除预估返利后的存货金额达7.74亿元。

走向资本市场,寻求更多资金,成为资金链紧张却又谋求发展的元器件分销商们不得不踏出的一步。

01 钱不一定生钱但要付钱

“中间商”的属性使得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不算利润高的行业。国际电子商情网认为,分销商毛利率的下降,一方面源于分销价格透明化,另一方面是利润被市场环境挤压,终端向上游抠成本,原厂向代理收紧利润。

西部证券也认为,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毛利率在逐步下降,但在产业周期不同阶段存在波动,其中在景气度下降阶段,分销商毛利率向下的趋势明显。

来源:西部证券中心

然而,同行业相比,中电港业绩不断增长,赚得却实在太少。

来源:中电港招股书l

中电港的净利率近四年在0.8%左右,行业平均值在2%到3%,始终低于行业均值,且差距正在变大。

来源:科通技术招股书

科通技术的招股书里也能看到,无论是销售毛利率还是销售净利率,中电港都严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科通技术销售净利率虽然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但销售毛利率在行业中也相对较低,仅为7.71%。

现金流波动大也是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行业的另一特点。

来源:西部证券研发中心

中电港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近四年均为负值,从-10.39亿元扩大到-56.2亿元。

科通技术则是多次需要来自母公司的帮助。从2019年到2021年,科通技术每年都通过跨境资金池业务从硬蛋创新净拆入资金均值达2.6亿元。

中电港和科通技术都认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存在缺口符合行业惯例。

分销商作为上游原厂和下游电子设备制造商的纽带,承担着上游、下游之间账期不匹配带来的风险。对上游芯片原厂,分销商要提前垫付账款;对下游客户,它们要给予较长账期。

资产负债率高也系因如此。2021年中电港的资产负债率达88.13%,科通技术达77.73%。而同行可比公司均值在56.37%。

在未能走向资本市场前,元器件分销商的融资方式单一,大部分资金需求通过银行借款解决,随着企业业务规模增长自有资金不能满足公司业务规模持续扩大的需要,一旦单一融资通道不顺畅,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时,企业极有可能遇到生死存亡时刻。

02 考验市场眼光

分销商存在价值在于,上游电子元器件的生产不一定总是能同下游的需求匹配,而分销商一般会结合市场情况、客户需求预测、上游原厂交期等信息,提前向原厂采购、备货,销售给下游需求匹配的客户。

招股书中,中电港详细解释过元器件分销商存在的必要性。授权资质是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授权分销商的市场拓展亦是芯片原厂延伸销售范围的重要途径。

目前,上游电子元器件的设计制造呈现头部垄断格局,高端电子元器件的供应由少数原厂垄断,且部分电子产品对电子元器件要求较高,仅有头部原厂的产品方能满足其产品的技术要求。同时, 原厂为有效管控产品价格和销售渠道,在特定区域内仅授予有限的授权分销资质。因此,上游原厂头部集中效应,叠加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的授权资质壁垒,使得头部原厂的授权资质成为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核心竞争资源。

截至 2022 年 6 月末,中电港已取得了包括 Qualcomm(高通)、AMD(超威)、NXP(恩智浦)、紫光展锐、长江存储在内的 126 家国内外原厂的授权资质。

科通技术则有70余条代理线,拥有Xilinx(赛灵思)、SanDisk(闪迪)、Micron(美光)、全志科技、兆易创新等国内外原厂的产品线授权。

值得注意的是,赛灵思是科通技术第一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超70%。对单一供应商的过度依赖有可能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阿克琉斯之踵。

中电港虽然没有依赖单一供应商的问题,但是数量庞大的原厂授权资质,让其笑傲其它分销商的同时,也对其资金实力、市场眼光有较高的要求。

从2019年到2022年上半年,中电港的库存商品账面余额从15.35亿元暴涨至95亿元,占存货账面余额的比重也从约67%涨到83%。其中,2021年末,中电港的库存商品账面余额同比大涨341.86%,或许存在产品滞销的情况。

中电港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2021年末及2022年6月末存货余额较高,主要系部分客户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储备了较大金额的存货。

然而,巨额存货却给中电港带来了极大的损失。2021年末,中电港存货跌价损失达2.07亿元,这一金额相当于当年净利润的61.4%。

03 当分销商的价值被削弱

事实上,分销商的“中间商”身份让这一行业赚钱不易,上游供应、下游需求、自身的资金状况以及宏观政策的改变,都可能极大的影响企业发展。

自2015年开始,国际半导体原厂开始加速并购,对自身渠道的管控越发严格,精简代理线成为常态,走直供模式开始被TI少数原厂尝试。其通过精简传导环节,与客户直接对接,削弱了分销商在电子产业链中发挥的作用。

国际半导体原厂对于市场渠道的调整越来越频繁。一个是取消代理权,从2017年 CYPRESS(赛普拉斯) 取消安富利开始,到 2019 年 TI 同时取消了安富利、文晔、世平三大代理,整个代理商的市场发生了巨大地震;另一个是拥抱线上,有的原厂开通官方线上商城,有的入驻天猫旗舰店、阿里1688 店。这两种调整在销售环节此消彼长,分销商受到的冲击不断加大。

以境内电子元器件分销企业而言,业务转型已经开始出现,部分电子元器件分销企业开始进行纵向或横向业务延伸,如通过收购等方式参与电子元器件设计等环节、如通过开展电商销售的形式拓展电子元器件销售模式,实现了毛利率和净利率的提升。

韦尔股份是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转型典型代表。其在上市后通过并购企业的方式,实现了从分销商转型为半导体设计企业的转变。

由于受消费电子市场低迷的影响,韦尔股份的业绩并不理想。2022年三季报中,营收达153.83亿元,归母净利润达21.49亿元,均处于同比下降状态。即便如此,净利润规模也已经远超中电港,而且公司32.64%的毛利率远超元器件分销商行业不足10%的毛利率。

光大证券认为,市场通常对于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给予的估值不高,认为其商业模式传统,盈利能力有限。

事实上,境内营收前十名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公司中,仅有三家公司实现上市,其中深圳华强市值最高过百亿元,市值最低的硬蛋创新仅有二十亿港元左右。

无论是中电港还是科通技术,其业务发展模式都仍然偏向于传统的分销商。

从两家公司募集资金用途来看,中电港募集的资金中,其中募集3.88亿元、约占募资总额两成都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募集的9亿元用于建设电子元器件新领域应用创新及产品线扩充项目,而该项目中八成资金计划用于产品采购,即购买上游厂商的生产的电子元器件。

科通技术计划募集的20亿元资金中,14.47亿元用于扩充分销产品线项目,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招股书则显示,中电港和科通技术都更重销售、轻研发。

中电港2022年6月末的研发投入仅为4428.6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仅有0.17%。科通技术仅销售人员已占公司总人数的6成。

来源:中电港招股书

来源:科通技术招股书

两家公司走向资本市场的道路后,所亟需的是用钱来补钱。然而,其传统的商业模式又能获得资本市场的几分认可却是个问号。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