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丽姿网 > 美文故事 > 美文故事

关于女人智商的故事有哪些

澎湃新闻2022-11-09美食美味人已围观

两位女性主义者的道路:当阿尔娃·缪达尔遇到西蒙娜·波伏娃,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澎湃新闻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关于女人智商的故事有哪些1

几年前,偶然在豆瓣上看到有人提到西蒙娜·波伏娃曾经阅读(或寻找)阿尔娃·缪达尔的《国家与家庭》(Nation and Family)过这本书,我就一直对这事好奇。因为这两人都是公认的20世纪女性主义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都是20世纪初生人,又都是第一代有机会受到高等教育的女性,但是两人所走的道路不同,她们之间的相互阅读定会擦出一些思想的火花。

西蒙娜·波伏娃

波伏娃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女性主义哲学家,一生以写作为生。其代表作《第二性》影响了世界上一代又一代的妇女。而对阿尔娃·缪达尔,我们可能很陌生。这位瑞典的女性主义社会学家与政治家,1982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是瑞典福利国家的理论和实践的奠基人之一,一生发表了大量的著作文章讲稿及其书信,因大部分用瑞典语写就,基本没有被翻译成中文,在中文世界就几乎成了个失踪的人物。而与本文有关的《国家与家庭》一书是用英文于1941年发表,该书在国际上的影响经久不衰,成为女性主义的经典。[1]

波伏娃在写作《第二性》之时到底读没读过此书?从中读到了什么?这事在中文世界里难寻蛛丝马迹。能够找到一点线索的是,在她那本《美国纪行》中曾经提到,她在美国旅行时怀抱着极大的热情来阅读阿尔娃·缪达尔的丈夫冈纳·缪达尔的巨著《美国两难》,对其对黑人种族问题的分析大加称赞。波伏娃认为,这本书谈的不光是黑人问题,还包括许多美国的其它问题和欧洲的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波伏娃开始思考妇女的处境问题,她发现,冈纳·缪达尔在该书中抛出了许多非常有意思的关于黑人与妇女处境的类比,为研究两性问题提供了思路,因此,波伏娃打定主意要写一本与《美国两难》同样重量级的关于妇女的书,这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第二性》。

但波伏娃当时可能并不清楚,《美国两难》虽为冈纳所著,但此书中包括着阿尔娃的思想踪迹和理论贡献。1934年阿尔娃和冈纳合著的《人口问题的危机》出版,阿尔娃是主笔,其书的研究路径为《美国两难》继续沿用。而在《美国两难》的研究写作过程中,阿尔娃陪伴冈纳在美国进行这项大型研究,共同探讨研究中的理论和方法问题,难怪波伏娃甚至认为阿尔娃的《国家与家庭》一书也是冈纳·缪达尔所著。[2]

至此,波伏娃是否读过阿尔娃的《国家与家庭》这件事好像也就没了下文。转念一想,故事里的另一个人物阿尔娃是否读过波伏娃呢?这回,答案是肯定的。在关于阿尔娃的传记和有关她的生平文章中都有过记载。[3]阿尔娃不但读过,而且还有过评论。在阿尔娃的女儿西塞拉·伯克(Sissela·Bok)为其写的传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从阿尔娃的青年时代,她就开始大量阅读女作家的作品和妇女们的传记,从中汲取思想力量和人生的经验。后来,她还在卧室床边专门放了个书架,以便在夜深人静时阅读,其中包括女性主义作家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瑞典女王克里斯缇娜、柯伦泰等,她还想着说不定哪天会写写这些伟大的女性们,因此读到有所思时,就会记下几笔。还有两位瑞典现代女性主义作家:爱伦·凯(Ellen Key)和依琳·瓦格纳(Elin Wagner)的著作也在她的夜读书架上,尽管在一些问题上阿尔娃与她们的观点相左,但这并不妨碍她尊重这两位女作家对妇女问题的关切。[4]

当然,波伏娃的一些著作也在阿尔娃夜读书架上摆放着。阅读了波伏娃的自传第一卷之后,阿尔娃起初自认为她与波伏娃的生活几乎是完全相同,仿佛是镜中的同一人。无论是波伏娃的童年生活,还是她为了“我的生活我做主”的争斗,与萨特的相遇然后成为共同学习工作一生的伴侣,为思考妇女生活状况的努力,如此种种阿尔娃也都经历过。甚至波伏娃与萨特的那些包罗万象的谈话,也让阿尔娃想起她与冈纳的畅聊,好像一切都似曾相识!

后来,阿尔娃还买了波伏娃自传的第一卷送给她的女儿。1959年,在她担任瑞典驻印度大使时,在一次横跨印度的长途跋涉之中,还不忘写信给她女儿,信中写道:“你如果想知道我年青时是怎么想的,受到何种指引,你只需要打开这本书读一读就是了。”[5]可见波伏娃的生活与著述是如何打动了她。

然而,在1961年读了波伏娃自传的第二卷之后,阿尔娃开始改变了对波伏娃的看法。这一卷所写的时间段是1929年到二战结束,这一时期,波伏娃在寻找自己的自由解放的生活道路,经历着在生活与思想上的徘徊。如同波伏娃,阿尔娃自己也在这个大时代中有过类似青年知识女性的生活。但这次她对波伏娃开始有了疑惑,她不理解波伏娃为何那么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个人的自由,以便用萨特的眼光来看世界,看其他的人,甚至他的情人。阿尔娃作为心理学家,开始从专业的角度来解读这本书,发现它传递了一个主动被另一个人所征服的故事。这次,她后退一步再看,发现这个镜中的波伏娃与自己并不像原来想象的那么一样,两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阿尔娃·缪达尔

后来,在反思自身经历的回忆录提纲里,阿尔娃又盘点了自己与波伏娃区别。她认为波伏娃的童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不像自己的家庭因生活所迫到处迁移;波伏娃对自己在传统的女子学校受到的教育很满意,而阿尔娃经过不断地反抗才争取到机会完成高中学业;不像波伏娃,阿尔娃在自己真正的朋友之间不用隐藏其智识的生活。她认为最重要的区别是:波伏娃选择了不婚不育的生活道路,但说来也很矛盾,因为她的生活和写作受到萨特的巨大影响,多半时候实际是被控制的,有时是服从的,比阿尔娃更像是一种妻子的角色。回头再看阿尔娃的生活,她选择了一条传统的妇女生活道路,与冈纳结婚、生了三个孩子,前半生以冈纳的工作为主,没有固定的职业,跟随着丈夫东奔西走(前后两次与冈纳去美国访学做研究,战后冈纳在联合国任职,举家迁往日内瓦)。而后半生,直到她47岁时才接受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邀请赴任。自此,阿尔娃以她自己的工作为主,长期与冈纳在工作和生活上是分离的(她几度在联合国担任高级职务,后来又担任瑞典驻印度大使等,常驻国外)。然而,在思想上,阿尔娃从没有成为冈纳的附庸,反过来,她的存在就是冈纳的精神支柱和思想的来源。

有一点我们不能忘记,对于波伏娃和阿尔娃这些第一代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女性来说,在生活的道路上既没有可依照的榜样,也没有前进的路标,因此也充满着惊险、矛盾和机会。起初,阿尔娃所追随的榜样也大都是男性,那些当时所见的具有创造力的伟大女性,如南丁格尔、勃朗特姐妹、爱·伦凯等人,基本都是不婚无孩的单身女性。20世纪以来,由于节育技术的发展,妇女们才有机会选择职业而不必放弃婚姻家庭。而那些同时选择了职业与家庭的妇女则是当时的先锋人物,阿尔娃便是先锋人物之一。然而,在既无书本的指南又无榜样可循的情况下,阿尔娃对所面临的的重重困难可以说是毫无准备。供养她自己和丈夫冈纳两个大家庭的经济负担自不待言,她也没想到缺乏资金就无法坚持搞科研(尽管她在社会学、儿童心理学、政治学等方面均有卓越的研究)。另外,生育、流产、长期患病、家庭里的冲突等等问题,虽然不可避免,但如何将工作与家庭生活整合到一起?阿尔娃自身生活中这些痛苦的经历,促使她开始思考妇女生活有没有新的道路可走。

与波伏娃独自的徘徊不同,阿尔娃所感兴趣的是与妇女们如何共享她们的处境。她自青年时期就积极参与妇女运动,在1930年代初,阿尔娃是刚成了的“工作妇女联合会”的领导,倡导妇女同工同酬;1937年,她帮助成立了“国际职业妇女协会瑞典分会”,并担任主席;通过该组织的活动,改变了瑞典的公民服务,使在公共领域工作的妇女不再因结婚、怀孕和生育而受到歧视和解雇。她心目中的妇女包括着自己家里的那些农村妇女、工厂女工、商店店员等。她到处讲演,听众包括从矿工家属到监狱里的女犯人。她感到自己与这些妇女们不断产生着一种聚合在一起的力量。起初,她总认为自己和冈纳在一起就会克服解决那些生活中如怀孕、住房、病痛等问题。后来,她试图理解不同的妇女是如何处理这些共同的问题,找到哪些是她们工作与生活中最大的阻碍。在这个过程中,阿尔娃看到自身的生活与这些妇女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这一新的理解又激发出改革的计划。

对于妇女问题,阿尔娃头脑清楚且知识渊博。在1930年代担任瑞典政府关于已婚妇女工作权利报告秘书之时,她就阅读了无数的关于性别、两性的区别、性(生理方面)、智力的测量等方面的大部头文字。这比波伏娃早了很多年(波伏娃在1946年才开始在国家图书馆阅读别人关于妇女的著述)。[6]阿尔娃在理论上对妇女问题的探讨很早就开始了。例如,1934年,她在一个妇女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警惕女性气质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她以社会科学研究为依据来论证下面的问题:男女之间的“本质”差异并没有被证实,个人的性格是由环境使然。阿尔娃认为,传统的女性概念建立在妇女经济依赖男性的基础上,然后在精神上灌输给她们一套“弱者合成物”的东西。她提出,是社会的而不是生理上的不同建构了“性别意识”,它是造成妇女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因。针对当时男人必须是唯一养家糊口的人这一流行观念,阿尔娃提出疑问:在20世纪这将如何实现?她认为,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现代经济中,假定这只有力的臂膀支持着我们,而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壮。婚姻并不能保证经济上的安全,它不能是妇女生活的“终极目的”。在结论里,阿尔娃强调,传统的“女性气质”无孔不入,以至于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女性心理”。她认为要找到这个“女性心理”,就应该允许妇女“自由地发展自我”。[7]

阿尔娃的这篇论文明确提出“性别意识”是由社会建构的,而不是生理使然的观点。这一点与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出的“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生成的”的论断如出一辙。但她比波伏娃的《第二性》(1949年)更早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阿尔娃并没有就此止步,她顺着这个逻辑推理,既然性别意识由社会建构,由此造成妇女的弱势地位。那么妇女问题就不是妇女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在1941年出版的《国家与家庭》一书中,阿尔娃在最后一章中专门论述了这一问题,这章的标题为“一个性别:社会问题”,这一个性别就是女性。在这一章里,她反复论证“女性这个性别是社会问题,一个女人无论是青年还是老年,不论婚否,不论妻子工作与否,都可能是个问题。”[8]而这个问题就是社会问题。

阿尔娃与波伏娃不同的一点是她不但提出问题,而且一直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个体的自由与解放,阿尔娃认为可以通过启发觉悟、推广知识等办法来改变男女公民的生活状况。但她深知,如果没有全面广泛的社会改革来保证每个人都能获得工作、住房、教育、公费医疗、儿童、老人的护理等,上述的改变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阿尔娃将妇女问题,提到一个需要宏观政治来解决的社会问题的高度。阿尔娃的这些思想后来都写进了她和冈纳合著的《人口问题的危机》一书,该书在1934年发表,针对瑞典人口断崖式的下降,提出全面的改革措施,被誉为瑞典和北欧福利国家的宣言书。

如同许多20世纪早期的女性主义思想家,阿尔娃认识到当代的这些性别规范都是以男性为中心来制定的,在这一点上,阿尔娃及稍后波伏娃的研究发现是一样的。而阿尔娃的理论贡献是将妇女和男人的关系呈现在大家面前,将性别问题提到政治的高度,通过社会改革,使现代社会的公共领域不仅适合男性,而且要适合妇女与儿童。在为妇女和儿童打开公共领域的同时也为男性打开私人领域。这一点,可能是波伏娃的理论所未能涉及的领域。

注释:

[1]见闵冬潮“阿尔娃·缪达尔的‘福利国家宣言’:人口危机与社会再生产”载《澎湃新闻》2022-3-27。

[2]见Hirdman, Yvonne, translated by Schenck, Linda, Alve Myrdal: The Passionate Mind,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2008,p398.

[3]见 Bok, Sissela(1991),Hirdman, Yvonne(2008),Ekerwald, Hedvig, “Alva Myrdal: Making the Private Public”, in Acta Socioloica, 2000, Vol.43, No.4 pp. 343-352.

[4]Bok, Sissela Alva Myrdal, A Daughter’s Memoir, Perseus Publishing,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91,p.110.

[5]Bok, Sissela Alva Myrdal, A Daughter’s Memoir, Perseus Publishing,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91,p.110.

[6]见Hirdman, Yvonne, translated by Schenck, Linda, Alve Myrdal: The Passionate Mind,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2008,p.252-253.

[7]Jackson, Walter A, Alva and Gunnar Myrdal in Sweden and America, 1898–1945, Unsparing Honesty,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021, p.220.

[8]Myrdal, Alva, Nation and Family, The Swedish Experiment in Democratic Family and Population Policy, M.I.T. Press, USA, 1968. p.418.

关于女人智商的故事有哪些2


有空读点诗和词,智慧生活每一天

关注我,了解更多优秀传统文化

大文豪苏东坡可谓家喻户晓,传说他还有个妹妹,名曰苏小妹,也是个久负盛名的才女,学识渊博,聪慧过人。民间更有“苏小妹三难秦观”的故事广为流传。

不过,据考证,苏轼确是有一个妹妹,只不过在很小的时候并去世了,后来这个才华横溢的苏小妹是由后人杜撰而来。

另有史料记载,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共生育6个子女,男女各半。不过,她的长女、次女、长子都早亡,而三女比苏轼还大一岁,小名“八娘”。

苏八娘18岁时,与舅舅的儿子程子才结婚。遗憾的是,婚后仅一年,她便去世了。

这在司马光给苏洵夫人写的墓志铭《苏主簿夫人墓志铭》中有记载,“幼女有夫人之风,能属文,年十九,既嫁而卒。”

北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苏轼的父亲苏洵去世,秦少游时年17岁。秦少游29岁时,与苏轼第一次相见,而此时,苏八娘早已经去世多年了。

可见苏小妹与秦观(即秦少游)之间有趣的浪漫爱情故事也是虚构的。

那么后人为什么要杜撰出个苏小妹来呢?

苏轼一家三父子名满天下,尤其苏轼堪称一代文学巨匠,文学造诣极高,除了诗词,同时留给后世很多有意思的野闻趣事,人红八卦多,就如同现代的名人有很多绯闻趣闻一个道理。

可苏家出名的都是男性诗人,后来的仰慕者们为了使他们之间的互动故事更有情趣,人物更加风趣饱满,便杜撰了一个苏小妹出来,以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

这就好比一副景色壮美的山水国画,如果里面只有山水树木,就算画面再美,也总觉得缺点什么。如果能在空中点缀几只飞鸿,或在水面描上几叶扁舟,将使整个画面更加灵动而有生气。

关于苏小妹的传说,真假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关于她的精彩故事充满着情趣和欢愉,这就够了,读了让人开心就好!

今天咱们就来分享几段苏小妹的趣味传说。

三难秦少游

据传,宋嘉佑年间,著名词人秦少游在拜访苏轼时,被聪明可爱、才思敏捷的苏小妹所吸引。才女苏小妹不但精通诗词歌赋,而且联对、针线女红无一不精。秦少游一见钟情,决意将一生的痴情尽付于小妹,以求佳偶天成。

郎情妾意终得愿,才子佳人入洞房。

在这洞房花烛夜的美好时刻,调皮聪慧的苏小妹却别出心裁,决定在入洞房时和少游一比才智高下。一来想与心上人切磋切磋才华,二来也有以文调情之意,使花烛之夜更富情趣。

于是俏皮的小妹轻锁洞房门,将新郎隔在门外,吟出一下联请少游对出上联:

东厢房,西厢房,旧房新人入洞房,终生伴郎。

秦少游一听,深为小妹对己情深而感动,不禁脱口道:

南求学,北求学,小学大试授太学,方娶新娘。

这首关算是通过,少游进得洞房门来。

小妹招呼少游坐在桌前,丫鬟上好酒菜便关上房门悄然离去。少游喜而端起酒杯欲与小妹交杯,小妹丹唇微启:“秦郎若要交杯,仍须对我一联,不知愿否?”

少游深知小妹脾性,不对岂能服她。遂起身作揖曰:

“请小妹出联。”

酒过三巡,交杯换杯干杯,杯杯尽在不言中。

此方可不简单。此联意在说酒,实为喻情,妙在意会。若对此联,不仅要工,还要符合此景此意。少游沉思良久,不得而对。小妹见他不语,也不去打搅他,只是纤纤五指在桌上轻点了一下。少游亦是聪明之人,立时若有所悟,忙对道:

菜过五味,形美色美鲜美,美美都在心中留。

少游以菜喻人,赞不露形,已羞得小妹伸过手臂,以袖遮面,一口喝下了这杯沁透心脾的交杯酒。

第二关已过,可好戏还在后头。

待撤下酒席,已月上中天。少游执手小妹,四目相对,喜不自胜,情不自禁。

小妹含羞说道:“红帏帐前,与郎执手,若要同寝,再对一联。”

少游心想事不过三,何况已对出二联,一股豪气顿生:“有劳小妹赐联”

小妹虽小,小手小脚小嘴,小巧但不小气,你要小心。

最后一关,果然不易。小妹一口气吐出八个“小”字,机警赞己,傲性微露,少游不由蹙起了眉头。他来回踱步,苦吟不出,不禁暗自焦急。小妹见三更鼓罢,月移西楼,也暗暗后悔,怕自己弄巧成拙,坏了这春宵良辰,只见她不住地用温情的目光望着少游。

少游见小妹不住偷瞧自己,顾盼含情,粉面娇羞,不由心动,随口对道:

少游年少,少家少室少妻,少见且又少有,愿娶少女。

小妹也终于心头一松。并细品此联,觉得少游在点明决心娶自己为妻之际,又自喻世间少有,不坠男儿之志,芳心大悦,便熄烛松帐,共度良辰,成就了一桩千古良缘佳话。

兄妹相貌赋诗

有一日,闲来无事,苏东坡拿妹妹的长相开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额凹眼是:

未出堂前三五步,

额头先到画堂前。

几回拭泪深难到,

留得汪汪两道泉。

苏小妹也不是吃素的,当即反唇相讥道:

一丛衰草出唇间,

须发连鬓耳杳然。

口角几回无觅处,

忽闻毛里有声传。

这诗讥笑的是苏轼那不加修理、乱蓬蓬的络腮胡须。

女孩子最怕别人说出她长相的弱点,苏小妹额头凸出一些,眼窝凹下一些,就被苏轼抓出来调侃一顿,苏小妹说苏轼的胡须似乎又还没有抓到痛处,觉得自己没有占到便宜,再一端详,发现哥哥额头扁平,了无峥嵘之感,又一幅马脸,长达一尺,两只眼睛距离较远,整个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当即噗嗤一笑再占一诗:

天平地阔路三千,

遥望双眉云汉间。

去年一滴相思泪,

至今未到耳腮边。

这夸张的诗句,苏轼都自叹不如,一听乐得拍着妹妹的头哈哈大笑。苏家兄妹戏谑起来,可说百无禁忌,常常是语带双关,任你想象,真是有意思至极。

与佛印禅师斗嘴

苏东坡也修佛理,有众多的和尚朋友,其中佛印禅师是关系最密切的一位。他和苏小妹斗口也同样百无禁忌。

一天佛印戏谑地对她说:“我有一联,敢请女施主对答”,联语是:

一女孤眠,纵横三只毛眼。

苏小妹是个女子,佛印知道她从来争强好胜,与人对联从不服输,这次就选了这么一副充满黄色情调的对联,想逼苏小妹无法开口。谁料到苏小妹从来顽皮大胆,早和她哥哥对过类似的联语,根本就不觉得怎样,虽然开始难免有些脸红,但一想到你出家人都敢说,我又有什么不敢说的,便对道:

二僧同榻,颠倒四个光头。

真是令人忍俊不禁!佛印听后连连摇头,自认失败,连赞苏小妹锦绣心机,才思敏捷。

结语

看了有关苏小妹的传说,她那聪明伶俐、俏皮可爱、才思敏捷的个性特征让人由衷喜爱。用现代网络的一句话来形容她最为贴切——“美丽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与有趣的人相处如沐春风,使人愉悦。人生来世一趟不容易,开心过好每一天最重要。

紧张的神经需要放松;单调的生活需要情趣;疲惫的身心需要调剂。

对待生活的态度,就像对待苏小妹传说的真假,不用过于认真和计较,开心快乐才是人生的真谛。如果万事都要辩出个是非真伪,不但人累心累,生活也失去了趣味,真是得不偿失。


作者:善易简

注:图片来自网络

关于女人智商的故事有哪些3

过去十年,是静安区妇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引导妇女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十年;是静安区妇联着力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持续深化妇联改革创新的十年;是静安区妇联坚持以妇女儿童为本,切实履行维权服务发展职能,不断增强妇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十年。

十年来,静安女性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6.74岁,党代表、人大代表中女性比例分别达到47.25%、40.36%,静安女性经营管理人才比例达到45.40%,全区妇女儿童事业和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妇女儿童事业跃上新台阶。

家庭建设内涵不断丰富

围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形成“传家宝的故事”“四世同堂在静安”“悦赏静安——最美家庭文化之旅”等具有静安特色的系列活动。多年来,持续开展家庭文化节、家庭教育宣传周、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不断丰富家庭文明建设内涵。推进家庭教育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打造“白领妈妈育儿学堂”“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快乐玩具吧”服务品牌;推出“静安区妇联家庭教育云课堂”,试点开展“家长赋能工作坊”“亲子阅读体验营”等项目,推进社区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成功创建三个“上海市亲子阅读指导示范点”、三个“上海市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示范点”

家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成效明显

区妇联结合区委推进“共同家园”建设的要求,展“亮家风”特色楼组创建活动,以“家训带楼训,家风带楼风”,营造楼组文化氛围。开展“百万家庭新时尚、垃圾分类巾帼行”等系列专项活动,推动文明生活方式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助力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组建“快乐志愿吧”——静安区妇联家庭志愿者工作室,开展以助老、关爱、低碳环保为公益目标的培训和志愿服务。区妇联家庭志愿者工作室荣获2018-2019年度“上海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经典案例入选全国妇联《家庭家教家风创新案例选编》。

做优妇女儿童成才成长环境

围绕“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深入开展上海市三八红旗手(集体)、上海市巾帼文明岗(标兵)创建活动,全区共涌现出17个全国级先进个人(集体)和219个上海市先进个人(集体)。组织开展静安智慧女性成长成才故事征集、静安智慧女性修身计划、女性创业创新论坛等活动。以助推区域女性就业创业、提升成长空间为目标,实施“静安智慧女性慧创助力行”“@她创业计划——女性成长计划”项目。依托静安“俪人荟”,加强职业女性凝聚服务。

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发挥街镇主体责任,积极创建上海市儿童友好社区示范点,静安寺街道等7个街镇成功创建,目前已实现全区儿童友好社区创建街镇全覆盖

做实妇女儿童权益保障

区妇联立足新形势下妇女儿童维权需求,分层分类开展心理调适、法律咨询、专业调解服务。积极联动相关部门开展婚姻家庭纠纷排查调处集中行动,成立“家事维权工作室”,实施白玉兰开心家园公共服务、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知心妈妈维权维稳等项目。深化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爱在静安 与法同行”三八维权月法治嘉年华、反家暴知识竞赛、妇女维权微论坛等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发挥巾帼律师志愿团、心理咨询志愿者等妇女维权力量,让法治宣传和维权服务进社区、进家庭、到身边。

做亮帮困救助和精准扶贫行动

聚焦困难重症妇女、老三八红旗手、准孤儿等七类对象,落实落细帮困送温暖服务。各级妇联走访慰问贫困妇女、儿童和家庭3095人(户),发放市、区级帮困慰问金、助学款共计374.30万元。组织开展妇女“两病筛查”,124048人次受益。开展“百企结百村”“百企兴百村”扶贫和帮扶行动,围绕云南省广南县妇女儿童所急所需所盼,开展公益式、赋能式、项目式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开展安心直饮水设备、文创产品、现金等物资资金捐赠,累计投入250余万元,广南县20余所中小学校、两万余名师生受益。开展恒爱毛衣编织行动,为300多名新疆儿童送上“上海妈妈”编织的爱心毛衣。2家单位获得市级“社会力量助力挂牌督战工作”荣誉证书,7家单位获得“脱贫攻坚先进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爱心社会组织”称号。

疫情防控战役中展现巾帼担当

在抗击疫情保卫战中,区各级妇联组织、妇女干部、各界女性和广大家庭,用实际行动践行巾帼担当。积极行动,广泛动员,向社会各界募集10余批婴幼儿奶粉、纸尿裤等防疫急需物资,第一时间配送到一线医务工作者、志愿者和妇女儿童手中,用爱、温暖和感动汇聚起同心战疫的人间星河。

基层组织阵地建设不断夯实

贯彻落实群团改革要求,全面完成居村“妇代会”改“妇女联合会”,扎实推进居村妇联与居村“两委”同步换届,全面实现100%居村委班子中有女性和居村妇联主席100%进入居村“两委”的目标。壮大执委、代表队伍,全区三级妇联执委达5039人、妇女代表共有12196人,妇联组织不断向“四新”领域发展,先后成立了沪港国际、国浩律所四新领域妇女联合会,基层妇联队伍与组织网络更加健全。坚持党建引领,强化阵地建设,一手抓广覆盖,一手抓内涵延伸,形成区、街镇、居村三级阵地体系。全区现有324个妇女之家,其中11个上海市提高级(“十佳”特色)妇女之家,115个上海市妇女之家示范点。积极搭建妇女议事会平台,引领广大妇女在参与中共建共享,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彰显巾帼力量。

未来,静安区妇联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在思想政治引领上彰显新担当,在助力区域发展中激发新潜能,在提升民生福祉中体现新作为,在强基固本中求得新突破。激励全区妇女做“最静安、最她范”的奋斗者、践行者,为全面建设卓越的现代化国际城区贡献巾帼力量。


2022-10-27 09:47

来源:上海静安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