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丽姿网 > 美文故事 > 美文故事

义乌家乡的风俗故事有哪些

痞支2022-11-09美食美味人已围观

义乌民间方言俗语趣谈之阴阳故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痞支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义乌家乡的风俗故事有哪些1

《义乌民间方言俗语趣谈》四十八篇

阴阳两界,生侬勿踏阴家地。

释义:义乌民间有作古者入土为安习俗。当年我们要参加修筑十三陵水库义务劳动,午休时,许多人去崇祯地下陵寝参观,老毛坐在紫槐树下抽烟说:活人不进死人坟。照民间传说,天,地,阴府,各有司属,不可乱序,乱序要遭报应的。

阴阳

讲个聊斋鬼故事

信阳某翁,家藉蔡店人,离城五六里,父子在路边开了家客栈。凡贩夫走卒,因近在城郊住宿便宜,都到他客栈打尖歇脚投宿。

一日黄昏,驿道上来了四个客商投宿,而客栈巳满。四人没有办法,恳请老翁随便找个地儿容其一宿。老翁沉吟良久,对客人直言:倒是有个空房,儿媳二天前暴病而毙,停尸未敛,儿子到山上买做棺的木料去了,未归。

四位′商贾路途劳顿,困乏至极,也管不了那个禁忌,待老翁开锁进入尸房,各各打地铺就寝,一会儿就鼻声如雷,只有一个人碾转反侧还醒。

忽然,听停尸房窸窸窣窣声响,客骇之,躲被窝偷偷窥视,只见灵床灯火通明,女尸已揭衾起,进入生人臥室。面色惨淡带金色,头裹生绢,走到三个熟睡客人前,一个个阴气吹过去,客顿毙。

剩下一个吓的浑身哆嗦,干紧用被蒙头装死,待女尸过,拼命用足揣其他三个伙伴,却直挺挺的僵了。

女尸悄无声色回灵床,复用白纸盖头上躺下。客大骇,惶惶不安,急起声夺门而出,沿途大喊:救命啊!

尸忽溜起床,追逐过来。客一路狂奔,来到一座寺庙门前,敲门,老僧隔缝窥看,不敢开庙门。眼看女尸伸出五爪扑来,客急匆匆如丧家之犬,绕着寺庙门前古槐左躲右闪,

须臾,尸巳追至眼前只相距尺余,客越发窘迫。见山门外有颗白杨树,树径四五尺许,急忙躲到树后隐蔽。对方追左边就避右边,追右边则闪左边。

尸越发怒,然而双方都已精疲力尽了。尸顿立住,客大汗淋漓气湍吁吁,躲树后不敢动。尸突然跳起,伸出两手朝古树猛扑过来,客佯装倒地,尸扑空,十指插树而亡。

寺庙僧人偷听良久,门外无动静了,才慢慢出来。见客躺在地上,已气若游丝,叫小弥背入寺院,一晚才复苏。僧人用米汤喂之,问原由,客把昨夜宿停尸房惊怒女鬼的经过一一告之。

晨钟已敲过,晓色迷蒙。僧人率众徒观看古树,果然见女屍僵贴在树干。大惊,连忙报官。

府宰亲自查勘现场,传衙卒拔女手牢不可开。审视女尸左右四指并拢如钩,入木没甲。数人使劲发力,才把僵尸扳下来,树上指洞好比钻孔一样深。

复率衙卒探望老翁客栈现场,尸已失踪三客毙矣。观者无不惊骇一片哗然。

衙卒告之经过,老翁随家人前往寺庙,取回媳妇僵尸。

侥幸逃的性命的贾客泣告官:四个人出来,今一人归,碰到这个鬼事,怎么回去交待,让乡邻相信?

府衙于是出具文书,送客回乡。

启示,人鬼殊途,逝者入土为安,

人在做,天在看,对神灵要有敬畏之心

否则,终至报应矣。

练字

义乌家乡的风俗故事有哪些2

撰文丨李锦辉

记忆中的年,要准备的东西比现在烦得多,因为过年仪式礼节不能少,平时吃不上的东西过年一定要吃上。大人总是将苦苦节省下来的一切都安排在年里花,也许只有到过年时,人们才舍得大手大脚,大吃大喝一番。不论贫富都得过年,以往什么都提前盘算。不像现在,只要有钱,一两天就可以过年准备搞定。一些传统年货反映义乌各地富有特色的过年美食风俗。

​馒头成为传统义乌宴席中必不可少的经典菜肴, 民间过年、红白喜事都会用馒头焐肉,没有了馒头焐肉,任你席上山珍海味再多,举办宴席还是称为便饭。看着饭桌上热气腾腾的馒头焐肉,仿佛义乌人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给人大发祺祥的感觉。宴席上馒头焐肉吃法, 拿筷子在馒头上挖个小洞, 然后挑块好肉 结结实实放进去, 再加点禄笋裹上, 轻轻一折放入口中,咬下去,顿觉满口生香,配上红烧肉入口,更是满嘴流油,甜丝丝的。

以前义乌馒头都是用小麦换的,一斤小麦换六个馒头,称为“六个”,一斤小麦换八个馒头,称为“八个”。因为小麦种植用了机械化了,人力成本下降,面粉便宜了。然而馒头制作仍然是老式手工制作方式,所以现在一双馒头与一斤小麦差不多。

豆腐是过年必不可少的美食。豆腐在祭神(大年三十谢年的豆腐斋米祭品)、祭祖(烧太公时的祭品豆腐皮包,烤豆腐)、拜年待客的豆腐菜肴中少不了的主角。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大家庭必定做一作豆腐过年,小户人家过年也要换几斤豆腐。以前大豆(又叫田堘豆,春种秋收种于水田田堘得名)、秋豆(夏种秋收种于旱地)出豆腐率高,一斤豆换三斤豆腐;白豆(春种夏收,麦没收割前嵌入麦地)出豆腐率低一点,一斤豆换两斤半豆腐。当农业进入高度机械化的时代,自给自足的手工农业退出历史舞台,现在的豆腐与黄豆价格相差不多,况且现在运输方便,来自全世界的黄豆相互流入各地市场,黄豆品种丰富,各种大豆出豆腐率高低不易辨认,因此现在豆腐摊都直接现金买卖豆腐。

年糕寓意“年年高”,家家必备一些,用于祭神、点心和早餐等。义乌水田一年种两熟水稻,第二熟水稻品种主要是杂交稻、农垦和糯米。杂交稻大米是用于烧制平时的米饭;糯米用于做黄酒、做麦芽糖、裹粽等;年糕制作原料用的是农垦大米。年糕制作程序为洗米、碾粉、蒸粉、搅拌、抽年糕、盖印。以前农村种田人家都要到就近年糕厂做十几斤到几十斤米的年糕,只需付一点加工费,制成年糕浸入水中直至吃到天暖种田为止。原来桥东乡前成村(现在实验小学南)的姓成祠堂后幢是前成年糕厂,旧村改造祠堂拆除,年糕厂没有场地就不做了。前成年糕厂蒸米粉是烧山里柴火的土灶,现在后宅街道的后余年糕厂是浴室里的蒸汽蒸米粉的。随着时代发展,现代义乌农民种水稻都已很少见,偶尔有部分怀旧的居民还会买米到年糕厂制作年糕了。

​在义乌,羊肉吃法最出名的是“白煮羊肉”,即用清水煮熟晾干,白切就可装盘上桌。这白切羊肉在宴席上是绝不可以少的一道冷盘。以前义乌小羊不需要买的,只要到邻居家牵一只发情羊娘,两家定好,生了两个小羊,养到生出小羊断奶,还给人家母羊和一只小羊,这样两家都赚一只小羊。

农村一般人家都养几头猪,养猪既可以解决肥料问题,又能将多余杂粮转化为肉食。开始农村多喂养本地的两头乌猪,后来也喂养从外面引进的生长快的三交猪,一年多喂养两栏猪。上半年的猪出栏后,就要盘算马上买回下半年的几头猪喂养,等年前出栏。杀年猪后要给邻居、亲房送一碗煮熟的猪血、几段猪肠、几片猪肝等;猪大肠、猪心肺、猪肚等内脏送与亲戚,体现了“亲戚篮对篮,邻舍碗对碗”的礼尚往来的淳朴民风。板脂、花油留下来作为 一年的食油。猪头、猪尾留下来祭神和招待客人。肚板留块下来做配馒头的焐肉。其余卖给肉店老板出售鲜肉。也有的村子是给卖肉老板的。杀后卖或卖活猪是村里习惯而定。现在家庭养猪已罕见,活猪走向集中养殖、检疫、屠宰等措施,杀年猪习俗也渐渐退出人们视野,平时猪肉新鲜、放心猪肉随时买到。

​鸡,农家或多或少养几只。小鸡是自家母鸡生蛋孵的,母鸡是家庭主妇日常开支的财源。母鸡下蛋是主妇换点盐钱的来源。公鸡虽然不下蛋,必定要养一两只,用于谢年祭神、招待客人和孵小鸡受精用。鸡蛋,在过年中招待客人礼节中必不可少。以往拜年客人到家,招待客人喝茶吃糖,主妇即敲鸡蛋煮蛋汤,称为“子汤”,上溪一带称为“卵汤”。鸡蛋完整洁白甜美为上品。敲两个为普通客人,三个为贵客,四个鸡蛋招待轿夫。客人回去时候回头货也送几双生鸡蛋,但生鸡蛋易破,后来改为茶叶蛋。到上世纪末开始,客人喝茶后,用茶叶蛋招待客人,称为“滚元宝”。以前“子汤”要整碗吃掉,茶叶蛋只能吃一个。

当然,在传统农耕时代,切麻糖、酿黄酒、裹粽子、碾米、干塘捕鱼、炒花生和葵花籽等也必须做的,因此,义乌将腊月称为“十二忙月”,人们在忙忙碌碌中,体会到丰收喜悦,新年的味道。


义乌家乡的风俗故事有哪些3

义乌风俗有几个特点:

求平安

义乌人追求幸福生活,主张“平安是福”,“民以食为天”。管“吃”的灶君,被看作保护家庭的主神。灶联常是两句话,上一句是“上天奏好事”,下句是“下地报平安”。春联中,大书特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新年贺岁拜年,“恭贺新禧”,恭祝新一年平安幸福,禧是幸福吉祥,幸福吉祥是平安。给祖父祖母、外公外婆拜年,恭祝老人新一年里日日平安,并祝老人长寿。长辈给幼辈压岁钱,祝愿孙辈在平安中增长年岁。

“在家千日好,出外半日难。”游子在外,亲人日夕所盼的就是平安的信息。不论为做官求功名或赚钱做生意,最终愿望并不是非中进土状元及第或者赚得千金万银不可,而是平安归来。出外写信回家,信的开头先问安,结尾又请安,信中内容主要报的是平安,家人看家书看的是平安。远行要选择吉日,以求平安,动身前一天祭告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平安。回家当晚祭祀祖先,告谢平安。办大事要选吉日以求平安。

求平安成为日常口头语。儿童玩耍,大人首先吩咐“不要爬高上低”,“不要玩水对老人也同样,没人陪伴不让外出远行。日常生活讲平安。如小心火烛,小心门户。

爱热闹

义鸟人喜欢看婺剧,就在于爱热闹。一方面婺剧后台锣鼓热闹,再是婺剧演出节奏快,出场的人多,服饰艳丽,前台场面热闹。旧时台前没有座位,一些年轻人不是真正去看戏,而是到台下去轧热闹。由于喜欢看戏的人多,一些喜欢热闹的人,也乐于凑钱请戏班演戏。旧时义乌农村,几乎一年到头都有戏,就算在十里之外人们也赶去看戏。为此,政府为了农业生产,曾出令禁止农忙期间演戏,强迫戏班封箱,秋收后开禁。


​城乡各地多有庙宇,十年或二十年重塑神像开光供奉庆贺,俗兴热闹“做好看”。不定兴“斗牛”,不一定请道士“翻九楼”,但必请戏班演戏。一个戏班不热闹,两三个戏班嫌太少,四五个戏班同一场地同时演出的“斗台戏”才够兴。民国11年(1922)铜山斗台戏的戏联“金鼓闹铜山,年十一月十一,戏班也十一;银箫震铁岭,男万千,女万千,赌博也万千”就是当时戏俗写照。参演的戏班,各自拿出出奇招数,吸引台下观众,演“天亮戏”,以解决外村观众的住宿问题。主办庙庆的村子,还需要免费招待看戏的客人看戏的称“看好看”,招待客人的叫“做好看”,需要耗费好几年的积蓄,还得有亲友资助,称作“贴好看”,无非都是为了热闹。即使请不起戏班,也请锣鼓班敲打一番。

爱热闹还体现在办喜事的场面上。大户人家满厅堂、小户人家满堂屋或满中心间的筵席四周,挂满重重叠叠的红联喜幛,席间兴猜拳,“一点鳌头”、“三元及第”、“四季发财”、“五子登科”等吉言好语震耳,更为热闹增光添彩。

办喜事,看新娘,分果子;建新房,架栋梁,抛馒头等等,都是为了兴热闹。

守规矩

义乌俗重家庭门风和个人名誉,谨言慎行,严格要求自己,不愿受人非议。穷人安分守已,不为非作歹,富人讲和气生财,以不仁不义为耻。

要求孩子从小懂规矩,养成守规矩的习惯。教育儿童不背着父母做事,出门玩耍要告诉大人,按时回家。要儿童分清自己和人家,人家的东西不是大人给的不接,就是人家门前的一枝一叶卜也不拾取。不骂人,不打架,对长辈有礼貌。常问问人家自己孩子在外面怎么样。孩子若有不妥,及时加以开导纠正。

社会上也注重对孩子们的监督,如爱护花果等,劝阻不听,告诉家长。

现代人守规矩是遵纪守法。古人守规矩以礼义为标准,不白拿人家的东西是廉,也是义。古人讲“节”,教人养成羞耻观,往往运用讲故事的形式,或就事评议,进行传播灌输。不规矩的事就是羞耻的事,就是败门风、失名誉的事。演戏必寓仁义道德,决不允许诲淫诲盗的内容存在。义乌社会受儒学教化,以伦理道德为主流,讲规矩也就是讲仁义道德。

义乌人的守规矩之风,除了家庭教育、社会监督、公众舆论,还有族规的约束。宗法制度来自儒学,族规保护伦理道德。在宗族内有很强的约束力,保护了社会秩序的正常。族规讲尊卑,讲秩序,无形中制约了轻举妄动、胡作非为的行为,这使得大场面不会出乱子,如迎龙灯等这类大型群众文娱活动的和谐进行,是与守规矩之风分不开的 。



讲适应

古人出门有“晴带伞,饱带饭”之俗,出门远行,带红糖、茶叶、灶心土,以防水土不服。北上多带衣服,敲糖自带棉被等是为了适应环境变化。

民谚“八十不留宿”,是因为高龄老人不适应饮食起居的变化。新舅看三日,给新娘送去熟食、油壶等物,是为姐妹能适应新的环境。外地要求为义乌厂家来料加工,义鸟先派人考察,然后在那里建立来料加工基地,是因地制宜。

义乌人多地少,土地贫瘠,为了适应这一环境,就在勤俭上下功夫,深耕细作,多耕多秒,力求土地疏松,多种草籽,增加土地肥力。义东北农闲之余则外出鸡毛换糖,用毛脚肥田塞和毛,努力提高收成。山区农民则牛肩头,马脚骨,一担进,一担出,靠卖柴炭及竹器过日子。平时省吃俭用,糠菜半年粮,不敢有半点奢侈。

20世纪80年代,义乌农民劳动一天,几角钱的分红,别说抽烟,连油盐都难以解决,曾经出门敲糖换鸡毛的几万义东区农民,焦急地盼望局面改变。一且政策开放,蓄势已久的敲糖大军,碰上了千载罕见的赚钱机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自发挥长处,各就所宜,奔赴全国各地,顺应商品奇缺的客观形势,批发、托运、办厂,兴市场,一举成功其诀何在?在于人人都灵活自如地发挥了适应习俗之长 。

适应就是驾驭客观。没有农民的适应习俗,就没有义乌市场上的群体力量。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