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丽姿网 > 美文故事 > 美文故事

民族与自然的故事有哪些

华声在线2022-11-09美食美味人已围观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和音·大国外交砥砺前行⑨),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华声在线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民族与自然的故事有哪些1

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各国书写一个又一个绿色发展故事,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中国荒漠化防治成熟经验技术助力非洲建设“绿色长城”,增强非洲国家抵御撒哈拉沙漠南侵的能力;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巴哈瓦尔布尔市真纳太阳能工业园投资建设光伏地面电站,用清洁能源解决了当地供电的燃眉之急;中国新能源装备和数字智能系统走进老挝首都万象,助力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绿色低碳发展……新时代的中国坚持绿色发展,携手各国书写一个又一个绿色发展故事,为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与此同时,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0年来,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4.4%,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68.5%下降到了56%。如今,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第一。中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02%,近十年为全球贡献了1/4的新增森林面积。中国上线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绿色越来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国际人士指出,“中国给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希望之光”,“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中国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气候雄心峰会、领导人气候峰会、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等多边会议上,中国提出一系列加强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倡议和主张,推动各方维护多边共识、聚焦务实行动、加速绿色转型,为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注入重要信心和力量。中国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全面有效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成为《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核心预算的最大捐助国。中国主动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立志实现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被誉为“国际环境政策领域的一座里程碑”。

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中国秉持“授人以渔”理念,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绿色发展能力。为推动各方共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国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为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将绿色发展工程纳入中非共同实施的“九项工程”,将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纳入全球发展倡议重点合作领域。中国将生态文明领域合作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内容,发起了系列绿色行动倡议,采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一系列举措,持续造福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民众。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的绿色合作成果不断涌现,充分展现中国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坚定决心。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新征程上,中国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持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国也将继续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人民日报

民族与自然的故事有哪些2

由山东广播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纪录片《大河之洲》(共三集),于10月20日至22日在山东卫视播出。作为首部全景式展现黄河入海口风貌的大型纪录片,《大河之洲》以4K画质和国际化的视觉语言,让观众通过镜头真切地感受到,在黄河三角洲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有众多珍稀动植物生活在这里,创造了万物共生的美好家园,而且从陆海之间到新生湿地,从广阔滩涂到密林深处,全景见证齐鲁人民共同守护好这片大美湿地而不懈奋斗,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壮美画卷,共同书写着“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动人故事。

“大河之洲”惊人蝶变,缘于山东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放首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入海口,占地5400平方公里的黄河三角洲孕育了世界上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范围内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形成、发育和演化的“天然记录器”。然而,黄河三角洲属于退海之地,自然生态环境先天不足,加之过去受黄河水沙通量变化等因素影响,其生态系统更为脆弱。

为更好地呵护这片神奇的土地及生存在这里的珍稀濒危动植物,自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将生态保护放首位,为大河之洲增绿,为盐碱地上优化环境,成为历届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共识,山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牢牢把握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战略导向,努力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功夫不负有心人,昔日“退海之地”,如今水清岸绿、湿地如画;昔日盐碱荒滩,如今群鸟翔集,成为鸟类天堂。据统计,野生动物、植物分别达到1630种和685种,保护区湿地面积也增长了188平方公里。双碳目标,正在路上。生态治理,覆盖全部。

《大河之洲》为生态保护“鼓与呼”,成就黄河三角洲版人与自然。作为唯一的沿黄达海省份,为努力把黄河三角洲打造成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的重要标杆,近些年来,山东不断为生态保护“鼓与呼”,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氛围。历时一年之久的大型纪录片《大河之洲》就是一次生态保护宣传样板,不仅展现了黄河三角洲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也通过实景生动讲述了齐鲁大地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黄河故事,向世界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共建万物和合的美丽家园贡献山东智慧、山东方案。

为充分展示黄河三角洲里动物们的世界,真实反映齐鲁人民安心守护家园,《大河之洲》用心用情用力记录美好生态环境的来之不易,脚踩泥土躬身其中,记录下人与鸟类的相互依存。仅仅为了拍摄野生丹顶鹤觅食的镜头,摄影师必须在凌晨4点半前抵达拍摄点并蹲守;为了在冬天的黄河里寻鸟,他们冰面拴绳防止掉入冰窟窿;30天前对鸟儿一无所知,30天后他们能闻声知鸟;当摄影师看到鸟儿破壳而出、像小婴儿幸福地依偎在母亲怀里时,瞬间泪目……难怪有网友看了之后感叹“如果大自然是天才的画家,那摄影师就是用肩膀托举起画板的人。”

《大河之洲》一幅幅如屏保似的绝美画面,让我们看到茂盛生长的碱蓬草已为海滩湿地铺上鲜艳的“红地毯”;正在悠闲觅食的东方白鹳身着“白衣黑裙”点缀其中,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野外繁育的丹顶鹤把家从“公寓”搬到了“别墅”,生活滋润;盐碱地上种上了水稻、野大豆和金银花;胜利油田和齐鲁石化承担的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每年可直接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900万棵、近6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犹如一座“工业森林”……《大河之洲》用镜头记录下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美,也让我们看到三角洲工作人员的艰辛付出以及换来的回报。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如今的黄河三角洲,不仅是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而且还拥有“鸟类国际机场”的美誉。这也充分彰显奔流千年的母亲河,因高质量发展而焕发生机,因生态保护而愈加靓丽,这也正是山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生动缩影。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相信齐鲁儿女会不负重托,继续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努力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贡献山东力量,展现齐鲁智慧!(文/韩薇 刘纯银)

来源: 齐鲁网

民族与自然的故事有哪些3

党的二十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二十大报告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设置了专门的章节,并对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出了专门部署。

应该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鲜明特征?如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如何把握双碳工作中的重点,如何理顺环保与经济、双碳与经济的关系?红星新闻记者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原副巡视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周宏春作出解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原副巡视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周宏春

0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意蕴

红星新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包括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格外关注生态文明。二十大报告又着重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设置了专门的章节。您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鲜明特征?我们为何如此重视生态文明?

周宏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鲜明特征,可以从二十大报告中的两个重要论述来理解:一是“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二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事实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体现;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我们可以认为:

其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意蕴。人与自然关系,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这四大关系中最高层次的关系。纵观人类文明进程,原始文明人对自然是崇拜的,世界不少地方存在的“图腾”就是例证;农业文明时代人对自然是尊重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是经典理论;进入工业文明时代,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征服自然”成为西方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其结果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按照西方式的现代化模式,既不符合中国国情,也难以为继。

其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不仅表现在现代化的规模是“14亿人的现代化”,本质是“共同富裕”,道路是“和平发展”,更表现在文明新形态上,将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列,因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更为丰富,是一种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时至今日,我们之所以仍然要重视生态文明,究其原因主要如下: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但也应当看到,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还有差距。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国。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而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包括“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要求我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支持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02持续推进绿色转型,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红星新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涉及到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转型。您认为这里面最重要的什么?

周宏春: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二十大报告部署了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以及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这些也是实现“十四五”“十五五”乃至更长时间内的重要任务。

其中重要的是:由于各地方、各行业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人均收入等情况不同,一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发展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老问题;二要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目标上,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原则上,要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以尽可能少的资金投入收到最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效益;在观念上,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避免“单打一”;在途径上,要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避免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以邻为壑”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型产业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做法,避免“治理了一种污染又产生了另一种污染”的传统污染治理办法。

红星新闻:过去几年我们提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未来还要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如何理解这里的“坚决打好”与“持续深入打好”?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对于环保基础设施的短板,如何调动各方面投入建设的积极性?

周宏春:过去几年,我们提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其背景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我们面临的资源环境方面的形势是: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分别出台了“三个十条”对应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和净土保卫战三个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还出台了两个阶段的计划。应该说,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天变蓝、水变清、地变绿是我们经常见到的评价,不仅体现在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上: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全国空气PM2.5平均浓度从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到2021年30微克/立方米,成为全球大气污染治理速度最快的国家;也体现在微信上晒“蓝天白云”的照片成为日常、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增加。

未来,我们还要“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是由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程度和治理水平决定的。有关数据表明,我国还有一些城市的空气质量没有达到标准、黑臭水体还没有完成消除,土壤和地下水治理的难度更大。因此,我们需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做好这项工作,二十大报告已经提出明确方向和要求: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点是突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手段是目标协同、任务协同、政策协同、监管协同,重点领域是工业、交通、城乡建设、工业园区、农业农村,途径是多领域的深度耦合和产业衔接配套,本质是提高发展质量、降低治理成本,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有机统一。

补环保设施“短板”,对各地而言,一是要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用好国家的政策和各种资金支持;二是要充分推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以国家“种子”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三是运营好“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使生态环境保护者、修复者获得应有的收益。唯如此,“绿水青山”才能持续转变为“金山银山”。

03能源安全必须放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位置

红星新闻:二十大报告还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前正值我国能源转型关键时期,去年冬天和今年夏天一些地区都出现了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这提醒我们在碳达峰碳中和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周宏春:一是要处理好降碳与能源安全的关系。降碳作为中长期的战略和目标,应当坚持先立后破、立破并举原则,坚持全国一盘棋,避免“碳冲锋”和“运动式减碳”等不良倾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我国要在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双碳”目标,既要保障能源安全,又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并不意味着我国必须放弃煤炭,否则将给我国能源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带来隐患。

二要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具体途径包括: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碳汇产业发展等。能源结构优化,包括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研发煤炭的低温裂解、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的途径,加强煤电厂的“三改联动”,以最低的成本支撑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并形成“利用炭少排碳乃至不排碳”的能源生产消费模式。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因地制宜开发水电,在严监管、确保安全前提下有序发展核电,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鉴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存在间歇性和不可控性,建的光伏发电板再多如果没有太阳光发不了电,建的风机再多如果没有风发不了电,建的水电站容量再大如果上游不来水也发不了电;因此,可再生能源发电必须配套发展氢能和智慧能源。

三是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建设,支持“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绿色发展;讲好中国故事,用实际行动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美美与共”的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范例。

04离开了“绿水青山”就不会有“金山银山”

红星新闻: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如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有时候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绿色转型投入太高,影响了当下经济发展的论调,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如何理顺环保与经济、双碳与经济的关系?

周宏春:推进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国家1+N政策体系中已经有了明确要求。钢铁、石化、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行业的绿色转型升级,从国家层面看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原则和重点任务,关键在落地落实,以便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对于一些地方出现绿色转型投入太高进而影响当下经济发展的说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引导、评价,由于转型是一个痛苦而费时较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资金投入是必须的,因为“没有钱办不成事”,而提高资金效率也是“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提高转型成效的关键是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双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简单地说,绿色发展是不能以环境污染为代价获得发展的数量和速度,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以高质量发展支撑高质量保护,以高质量保护夯实高质量内涵。高质量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离开了“绿水青山”就不会有“金山银山”。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就要大力推进绿色发展,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强度,生产更多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既要减污以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改善,又要降碳以夯实2030年前碳达峰的坚实基础。

红星新闻记者 吴阳 实习生 丰廷玉

编辑 官莉 张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