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丽姿网 > 家居生活 > 家居生活

大夫从政有什么不同

刘建雄07692022-11-11美食美味人已围观

浅析中国古代官场,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刘建雄0769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大夫从政有什么不同1

刘建雄--2022.9.22--

中国古代官场的顶层设计
中国古代特别是步入封建社会后,其官场设计均受儒家和法家两家思想的指导。中央针对各级官吏,地方行政机构的管理、控制,尤其受到法家“术”派思想的指导。目的只有一个,加强中央集权。(有关法家“术”派思想,参考链接)

法家“术”派:古代官场顶层设计者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概略
1.奴隶社会时期,实行封国建藩,诸侯虽是具有地方长官,但保留相对的独立性。一句话,权力结构比较松散。
2.封建社会时期,中央集权的官场建设得于不断完善。表现为中央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上,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各机构。中央政府设置宰辅、宰相、负责不同方面的政务机构。上上下下建立了系统且完备的官吏选拔和管理的举措。地方行政机构经历过2级、4级,5级的分层设计演化(如下图)。这样的分层设计,一方面分割了地方权力,另一方面使地方权力相互制约(体现权术理念)。一句话,中央集权得以空前加强。

二级、四级、五级行政机构级别划分史

古代中央机构设计概略
三省六部制源于隋朝,完善于唐朝。
“三省”分属于决策层,执行层和审议层(如下图),下面讲六部分工:
吏部:管人事,主管全车文职官吏任免、选拔、升降、调动、考查、封勋。
户部:抓经济,主管户籍、田地、货币、税收、官吏工资等。
礼部:抓教育、外交,主管朝庭庆典,科举考试,外宾接待。
兵部:抓国防,主管全国武职官员、练兵、武器、驿站等与军队相关业务。
刑部:抓立法司法执法。
工部:抓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建设。

“三省六部”制机构

中国古代官员提拔制度
1.举荐 依州县定名额,地方官推荐人选方式 选拔官员。自汉代就开始盛行;
2.招聘 朝廷专门招聘精通某种学问、技艺的人才。如精通《论语》《尚书》的专门人才;
3.特招 朝廷有时为专门办一件事而招聘,完事后就解聘(类似临时工);
4.征制 皇帝招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任要职,这种选拔亦称“征君”;
5.辟制 中央级别的官僚或地方官吏向朝廷举荐其手下在职贤人; (4和5选拔方式隋朝时废除)。
6.孝廉举荐 指每年每郡州在其所属吏民中推荐孝道和清廉人士各一位当地方官。孝廉举荐这种方式是士大夫(相当于现在学者型官员)从政的主要途径。明清时称这类人为“举人”。
7.科举制 源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指朝廷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是封建王朝选拔官员的主要的方法。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

古时科举考试现场

中国古代封爵制度概略
爵位定义
古代帝王对有血缘关系的亲族或功臣授予的一种称号。它和社会地位及享受物质利益多少直接划等号(分田地房屋等)。这点类似西方所讲的爵位。
爵位制度演化
奴隶社会商、周时期:封爵就是分封诸侯;
春秋战国时期:依照对国家贡献的大小来封爵位;
秦朝时:将战场立功大小与爵位、享受待遇关联,即设立军功爵位;
汉朝时:有2类封爵,一是皇亲国戚封为王、侯;二是功臣封为爵。2类封爵制延用至元朝前
元朝时:凡宗室、附马通称为诸王;
明朝时:皇子为亲王,亲王之子为郡王。爵位设公、侯、伯三种级别;
清朝时:封爵制更复杂。宗室、爵位均设十等组。甚至连皇帝的妃嫔,功臣的母亲、妻子都封爵。

古代封爵制度,可以看成是国家利益再分配,在笼络权贵、人心同时,还激励功臣效忠皇帝,为国家服务。

官阶等级示意图(源自网络)

大夫从政有什么不同2

为官从政是一个大考场,身处其中得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考试,考题五花八门,既有填空题,又有选择题,更有必答题。笔者之前列过十道题,加上下列十题,可谓考卷的上下篇,得拿出智慧和勇气来,用心审题、用力解题、用功做题,交上合格满意的答卷。

一是实与虚

万物“实”为要、万事“实”为贵。我们强调并崇尚工作中要多务实,讲实干、求实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强调并崇尚生活中多一些实在,说实在话、做实在事、当实在人,把实实在在当作为官从政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实的背面则为虚。我们反对搞虚的那一套,反对搞避实就虚、偷奸耍滑的东西,推崇不图虚名、不说虚话。虚往往是注水的家伙,有时甚至是掺假的东西。虚常常与“浮空飘夸”联系在一起,还是离虚远一些好。当然,实与虚是物质存在的两种形式。如果说,有时虚是指务虚的话,那么适时适当地务务虚,让心静下来,整理一下思绪,作一些思考和总结,这种虚实结合、以虚带实、以实托虚是必要的,也是有好处的。

二是热与冷

人都会有忽热忽冷的时候和经历。有的人或许“步步高升”、一再提拔,或许位高权重、身处重要部门或重要岗位;有的人头顶各种各样的光环,被媒体闪光灯追逐,前呼后拥、炙手可热;等等。“热”的时候会前呼后拥、众星捧月,“出门有车等着、走路有人跟着、吃饭有人陪着”,到处都是鲜花和掌声,倘若把握不住、掌控不好,就会飘飘然、昏昏然,忘乎所以、自以为是,甚至逐渐膨胀嚣张起来。然而,事物发展总是有高有低,呈波浪式曲线状,人不可能一直或一辈子“热”着。有的人走着走着或许徘徊停滞起来,有的人或被旁落、遭冷遇,到了边缘部门,去了冷门岗位;有的人从忙得不亦乐乎,一下子变成闲得心里发慌,从事务缠身到无所事事,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坐了趟过山车,好比一脚踩空了似的,不适者有之,失落者有之,自怨自艾、自暴自弃者亦有之。热与冷好比山巅与谷底,都是一种考验,经得住热,受得了冷,既能顺利“登顶”,又能安全“下山”,靠得不仅是云淡风轻的心态,更是冷热不惧的能力。

三是贫与富

为官从政要有安贫乐道的境界、胸襟和情怀。封建士大夫尚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价值追求,党的干部更应该有一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贫富观和苦乐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党的干部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己任,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不能也不应该只顾自己富起来,更应该带领群众富起来。倘若把自己富起来看得过重过多,“动作”就会走形变样,就会不惜动用手中的资源去搞权力寻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不可发财、发财就别当官,当干部就意味着一种奉献和牺牲。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乃大丈夫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挡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则初心不忘、使命不辱。

四是美与丑

美的就是美的,丑的就是丑的,这本来是黑白分明、一目了然的事,可有的人就是黑白颠倒、美丑不分,甚至以丑为美、以丑为香。比如,贪污腐化是极丑的行为,可有的人却浑然不知,深陷其中却乐此不疲;又比如,耍特权是老百姓厌恶痛恨的事,可有的人却沾沾自喜、感觉舒服,不但自己耍,而且家里人跟着一起耍;再比如,欺上瞒下、偷奸耍滑、阿谀奉承、见利忘义等等,都是人性中的丑陋,可有些人却不以为然,反而觉得是自己有本事、会来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对于美与丑,首先得分得清、辨得明,切不可把美的当作丑的,把丑的又当作美的;其次得亲近美的事物,远离丑陋的东西。

五是权与法

权大还是法大,这本来也是非常清楚的问题。可在现实中,有的人要么不明白,要么揣着明白装糊涂,干出一些以言代法、以权代法或权大于法、权高于法的事情来。有的碰到事情总是有意无意搞“我说了算”,“长官意志”代替“法官意志”,有的自觉不自觉地总是“第一时间”想到找人摆平,这个“人”说到底就是说话管用的权力,习惯于靠“人治裁量”而不是靠“法治力量”,相信一纸手谕甚至一个电话、一声招呼胜过一纸裁决。“摆平就是水平”成了不少人欣赏和推崇的价值标准,一些普通百姓也养成了“信访”而不“信法”的思维定式。时至今日,权大于法或以权代法的现象必须也应该改变过来。所有的权力都要在宪法下行动,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运行,受法律法规的约束,这才是正道、大道,也是为官从政务必恪守的基本规则。

六是情与理

有人说,我们是个熟人社会、人情社会,说话办事都得讲情重情,给个面子;还有人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于是把讲情重情视为天经地义,推上很高的位置。当情与理摆在面前尤其是发生冲突的时候,亲情、友情、爱情、乡情等成了挥之不去、纠缠不清、摆脱不了的羁绊和束缚,明摆的一些道理也好、规则也罢,很容易妥协退让、败下阵来。人们似乎最怕被人戳脊梁骨说,这个人无情无义、不讲良心。“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情与理的天平上,个人的私情永远是小道理、软道理,小道理、软道理始终要服从于大道理、硬道理,千万别被所谓的七情六欲所惑,也别让私情遮蔽了双眼。即便是至爱亲朋之间,也要既亲又清,大是大非有原则,大道大理有方向,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理高于情、重于情和大于情,做到入情入理、合情合理、寓情于理。

七是学与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只有把乐学、好学、善学与苦思、勤思、善思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日异其能,岁增其智”。西汉文学家刘向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学习永远在路上,也永远无早晚。然而,倘若只为学习而学习,因学习而学习,学不会思、学不能用,这是白学、瞎学和乱学。同样的道理,思是建立在学之基础上的,是学的一种升华,思从学中来,学因思而贵。得经常联系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联系大局、大势和大事学深悟透,这样的学才有质量,这样的思才有方向。学习是一种能力,思考则是这种能力的又一次飞跃。如果说,学习是开花,思考则是结果。

八是知与行

知,乃知识、认识;行,乃践行、实践。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认识正确与否,来源于实践;认识有用与否,在于指导实践。现实中,知归知、行归行,知行割裂、知行不一和知易行难的现象不少,导致说归说、做归做,台上他说、台下说他。有道是:“知而行之则善,知而不行则耻,不知而不行则庸,不知而行则可怕。”人得先“知”,它好比人的双眼和两耳,而“行”就像是双脚,人们靠眼靠耳去看去听,靠脚去走去到达。古代先贤常说,“三思而后行”“未知事实,不可虚行”“行焉,可以得知之效;知焉,未可得行之效”,等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为官从政要善于不断获取理论知识,更要善于把获得的理论知识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做到知行统一、学以致用。

九是亲与疏

对于为官从政者而言,有人亲近你,有人疏远你,这是常有之事,你该怎么看、怎么办,这里面蕴含着很大的学问和技巧。对于亲近你的人,要去作具体分析,究竟是什么人亲近你,为什么亲近你?“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特别亲近你的人,大多“欲有求于我也”,或为名或为利,故当“度之”,也就是保持和把握好一个度,即便是纯粹的感情也得有分寸,这样既可避“结小圈子”“成小团伙”之嫌,又可避“权去则弃、势去则倾、利尽则散”之尴尬。一方面要去“疏亲者”,另一方面又得注意去“亲疏者”,也就是要具体分析是什么人有意疏远你、为什么疏远你,特别是那些曾经亲近却突然疏远你的人,要走近他们,建立起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同志式关系,这样的同志式关系才可能行稳致远。避免亲亲疏疏是为官从政者必须战胜的坎。

十是俭与奢

简朴节俭是为官从政者的一种美德和操守,而奢侈浪费则是彻头彻尾的堕落和可耻。“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离不开节俭。诸葛亮倡导“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朱子告诫“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也”;等等。老祖宗的这些告诫,当常常叩击我们的心灵。“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每个为官从政者从一开始就要堵住“奢”的洞口,形成“俭”的习惯,把节俭作为立身之本,视奢靡为堕落之源,将崇俭拒奢这道题答对做好。

大夫从政有什么不同3

时代周报记者 杨凯奇 发自广州

2016年年底,岳阳市委常委、副市长胡小闽主持了一场签约仪式。在这场签约仪式上,建行岳阳市分行携手工商联,扶持245家民企共输血10.3亿元。至此,胡小闽“空降”湖南已近半年。“我本来就是湖北人,挺能吃辣的”,去年11月,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她笑称,在生活上没有什么不适应,“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熟悉当地的情况”。

胡小闽原在中国进出口银行任稽核评价部副总经理,司局级干部。2016年7月,她被调动至岳阳市挂职。公开资料显示,她的分工是协助市长负责重大项目建设。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她此次挂职,肩负着为岳阳市完善金融工作的使命。

近几年,不论职位大小、官位高低,如胡小闽般从金融机构大步迈入政府机关的人士日益增多。2015年,原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蒋超良出任吉林省长,2016年10月接替赴天津任职的李鸿忠,任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履职满月后,曾在世界银行总部工作的童道驰来到湖北,担任省委副书记。

亦有栖身学界的金融人士迈入政界。2015年10月,前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调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成为央行现任行领导中最年轻的一位。陈雨露是人大财政金融系金融专业出身,留校后,从财政金融学院讲师一路升至院长、校长,是不折不扣的金融专家。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金融人士向政界转型,应与2014年7月中办印发《2014—201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有关。该文件提出,应注重从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中培养、选拔党政领导班子成员。

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血脉。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金融工作,2015年7月,他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指出:“要改善金融服务,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管道。”在中国经济寻求新动能、金融仍然面临多发性风险的当下,金融人才担纲政府要职,构建政府金融人才体系,已成大势所趋。

优势:学历和经验

随着专家型官员愈来愈受重视,为实体经济输血的金融业人士被看做进军政界的热门人选。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背景人士从政的优势在于:“从素质上说,学金融的人,普遍学历亮眼;另外,在金融机构做得久了,宏观意识、效率效益意识、财务意识方面,都会比较内行一点,比起从纯粹公务员系统一级一级培养出的官员,在知识结构上有自己的优势”。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冯俏彬则对时代周报记者总结分析,近段时间金融机构人事调整的一个明显现象是,60后的中青年金融干部逐渐担当要职,而高学历正是许多60后金融干部的标重要签之一,“金融是一个相对专业化的领域,需要科班出身的人来操作”。

高学历金融人才近年来受到地方政府的热捧,尤其是在金融体系欠完善的中西部地区。2015年4月,湖南省委组织部向15家中央级金融单位发出了人才邀请函,希望引进中央高端金融人才,带动建立地方金融人才体系,倒逼湖南金融改革。湖南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当时我们也提了一些‘特殊’要求,希望人才最好是来自中央金融单位总部的骨干力量,并且是有丰富金融管理经验的人才”。

15家金融单位最后选出18名挂职干部,并将名单交给湖南省委。从这份名单上看,具有硕士学位的12人,博士学位的2人,有高级职称的6人。胡小闽正是这18名挂职干部的一员,正全力协助湖南的金融改革事业。

胡小闽1974年出生,以硕士身份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拥有会计师资格证。调动到岳阳挂职前,已在中国进出口银行工作了15年。学历和丰富的金融工作经验,成为她到岳阳主持金改的重要凭借。

跨入政界的金融人士普遍被寄望发挥金融专长,打开当地金融事业的新局。曾任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的阎庆民在担任天津副市长后,兼任天津自贸区管委会第一副主任,其工作分工为统筹协调自贸区内金融创新及税收管理体制改革。截至2016年9月末,天津金融业占GDP的比重,从10年前的4.1%,提升到现在的9.4%。2015年,由央行发布的天津自贸区金改30条,被视为对天津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创新作出了更大力度的开放。

“特朗普的用人,财政部长是高盛的,不少部长都是企业家、金融家,这是一个启示,中国的政府机构能不能从企业家、金融家里找一些人?”黄剑辉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经济金融本身是不可分割的,金融界服务的是实体经济,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金融界人士能有一部分被吸收进政府部门的话,(政府官员)背景就更多元。”

短板:实际管理经验欠缺

2016年下半年,胡小闽相当忙碌。7月11日,初到岳阳的胡小闽便受岳阳市委书记、市长委托,前往岳阳下属的三个县级单位,看望慰问防汛抗洪一线的武警官兵。10月26日,她先后来到岳阳市区的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就金融发展情况、抓好第四季度金融工作,进一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进行调研。

“我之前的工作只关乎金融,更专一。相比之下,地方工作面广了许多。”她向时代周报记者感慨,“还是挺有挑战性的”。

黄剑辉表示,在学历上,金融人士相比一些从基层提拔起的官员,确实有一定优势,“但短板也是存在的,就是不够接地气。”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亦表示,相比地方干部,从中央到地方、从金融机构到政府机关的干部,优势是“对政策的把握能力高”,能够更好地向地方传递宏观政策,但同时普遍欠缺实际的管理经验。

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胡小闵正在“补课”岳阳当地的政经情况。直到去年10月份,她才开始正式接手岳阳的金融工作,此前一直在忙于地方重点工程的推进。对比岳阳市的金融工作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工作,她感到差异明显:“金融的许多问题,在中央的研究会更加宏观,而地方则更具体。比如保险、投资,岳阳都处于草创阶段,应该怎么落地,值得深思。”

“金融机构是比较专业的,是条状治理。地方官是面上的,是块状治理。”黄剑辉认为,金融人士担任地方官员,意味着要由专业化治理转变为政府的分散性治理,比如征地、灾害、舆情等等,头绪很多。“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竹立家则认为,在政府机关的实际工作经验,将帮助金融人士“补上这一课”,成为他们日后晋升的重要资历。

黄剑辉身边亦有一些朋友从金融机构进入政府部门工作,他观察后得出一个结论:金融机构是一种文化,政府部门是另一种文化。学金融出身的干部需要适应这种文化。“比如,金融机构的领导每年都要做述职报告,要接受考评。政府则只作《政府工作报告》,各个部门的领导不用人人都述职。一些金融机构出身的干部可能也想引入金融机构的考评机制。”

黄剑辉认为,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是,金融机构的干部到政府机关后,隐形的条条框框多了,工资却比以前少了。“现在我们的机制是约束有加,激励不足,应该吸收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机制。一个政府部门,今年工作做得好了,比如河北的雾霾就降了一个水平,可以适当给予主管部门一些现金奖励,这样能提高政府部门作为的积极性。”

对接地方需要

招徕胡小闵等一批来湘的“金融干将”,源于湖南对自身金融体系孱弱的痛切认识。

2015年公布的湖南省“十三五”规划指出,“金融服务业仍然是发展短板”。数据显示,2014年,湖南省的GDP全国总量排名第10,其中,金融业占比只有3.5%,而全国的平均水平为7.3%,相差一倍有余。湖南金融业的发展水平与湖南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存在脱节。

湖南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的相关负责人曾向时代周报记者坦言,造成这种局面,金融管理人才的缺失是相当重要的原因。地方即使有懂金融的人才,也都集中在银行、证券这样的部门,它们属于中央部门垂直管理,不归地方政府管理。因此,湖南才会大举招募金融人才到机关工作。

对金融人才的热望,湖南并非唯一。

2016年1月,贵州从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和各大金融机构引进104位金融高层次人才,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层次最高、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集中引进金融人才行动。贵州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永春在谈及该省金融人才挂职工作时说,近年来贵州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金融业功不可没。当前,随着贵州省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的持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供给和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金融产业发展迫切需要在新业态、新理念、新境界实现突破,对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西部地区经济较落后,很难吸引人才,但发展增速较快,对金融人才的要求最为迫切。” 冯俏彬表示。据统计数据,贵州省2015年进入万亿俱乐部,全年GDP增速为10.7%,高居全国第三;同属西部地区的重庆和西藏,增速则均高达11%,领跑全国。

还有湖北。在蒋超良赴任湖北之初,湖北当地的券商曾反映,本地的上市公司太少,企业对资本市场的熟悉程度不够。他们希望蒋超良能以14年的证监会工作经历,搅动湖北金融业态,湖北能多一些上市公司。

有媒体分析,具备金融背景的官员空降,对辖区金融乃至经济的发展影响,在当前阶段更具现实意义。近几年地方经济增长压力不小,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在项目融资方面推动实体经济造血等需求很大,很多地方政府性项目的推进,都需要涉及PPP项目以及地方政府性债务等,对官员的金融专业有较高的要求。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2016年之前,虽然国家提出大力发展PPP项目,项目增长量可观,但真正落地的项目数量存在相当大的落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常常违约,民间资本因而不敢进入。这就对主政者的金融技能和现代市场经济理念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相应地,主管金融的部门在政府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过去,地方政府可以管的金融机构数量少、规模有限。近几年,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职能正在增加。以地方金融办为例,从编外到扩权、从议事协调机构到政府组成部门,地方围绕金融的扩权运动,彰显了央地对于金融监管的调整。在中央层面,无论是机构调整还是人事布局,也都呼应了地方对金融的重视。

机构层面,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将其经济局六处独立,设立了金融事务局,即“秘书四局”,主要负责“一行三会”及地方金融办等金融监管部门的行政事务协调;人事层面,原农行副行长李振江进入国务院,任金融事务局副局长并主持工作;中国银行副行长朱鹤新担任四川省副省长,则成为近期金融人士走入地方高层的又一案例。

著名经济学家迟福林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G20后,全球经济治理成为国际社会的主题,这要求政府具备更高的效能。“现在正是要求官员们有作为的时候,而且要正确的作为,不能不作为或者乱作为。”同时他表示,当前的经济形势最需要专业性人才。“首先你要懂行。其次,高学历的官员知识面广,眼界宽,更能跟上形势变化。现在的发展形势变化很快,比如振兴东北,要有新思路。”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