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丽姿网 > 美文故事 > 美文故事

有哪些和大海有关的故事

新京报2022-11-09美食美味人已围观

在象山荒岛,守护十年候鸟,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新京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哪些和大海有关的故事1

4月,初夏的微风拂过东南亚的海面,它们知道,要往北迁徙了。它们身材纤瘦,体长约45厘米,拥有持久、迅捷的飞行能力,常在天空翱翔。清晨,它们展开细长的羽翼,开启一天的旅程。

它们需要一块陆地。4月至8月是它们的繁殖期,它们要在陆地待上100天。长江以南的滨海地域,共有近4000座岛屿,不是每一座岛屿都能得到它们的青睐。一座适合繁殖的岛屿,会受到它们近一周的徘徊审视。

但在它们的视角里,那是一座理想的岛屿:无人的荒岛、平坦的裸岩,草也不高,还有几百名“同类”趴伏着,传来呼朋引伴的“叫声”。

这座岛叫中铁墩屿,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韭山列岛的东南面。每年4月,象山县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丁鹏和科研团队、志愿者们都会乘船登岛,抓蛇除草,安装上假鸟,打开提前录制的鸟声,准备好一切,等待它们——中华凤头燕鸥的到来。

成对飞行的中华凤头燕鸥。受访者供图

在人类的视野中,中华凤头燕鸥曾消失了60多年。2004年,象山一座荒岛上终于有了它的身影,彼时,它在全球只有不到50只。2013年,象山县在韭山列岛使用人工招引技术引鸟。作为两名监测员之一,刚大学毕业的丁鹏在荒岛上等待了3个月,引来19只中华凤头燕鸥。

此后十年,就像一个“约定”,丁鹏及志愿者们每年都会等待它们的到来。作为全球5个繁殖地之一,今年6月,中铁墩屿繁殖地引来93只中华凤头燕鸥,创全球监测最高纪录;9月,36只中华凤头燕鸥的雏鸟孕育成功,再次创下了全球纪录。如今,中华凤头燕鸥的全球数量已超过150只。

消失

在象山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铁墩屿并不大,东西长200多米,南北宽100多米。它本是一座荒岛,五节芒草茂盛丰郁,草丛中游窜着王锦蛇,硕大的老鼠四处奔走。只有在岛的东南侧,一块平整得像剃了头的岩地,显露出人类活动的痕迹。这里被打造成中华凤头燕鸥的繁殖地。

在这块岩石与植被相间的地面上,一只羽毛灰白的中华凤头燕鸥已趴伏在地二十多天。就在这几天,雏鸟即将破壳而出。

中铁墩屿最高处,两个全方位摄像头对准了这只鸟。四五米外一座木板房内,志愿者通过摄像头观察着,准备记录下雏鸟出生的一刻。

因为数量稀少,中华凤头燕鸥已无法形成集群,往往混杂在几千只近亲大凤头燕鸥中。作为全球5个中华凤头燕鸥的繁殖地之一,中铁墩屿繁殖地的志愿者们需要24小时轮班,监测并记录下中华凤头燕鸥的数量,以及后期繁殖、孵化与孕育的全过程。

混杂在大凤头燕鸥中的中华凤头燕鸥,羽色较为洁白。受访者供图

也会有一些惊心动魄的瞬间——“游隼追击一只燕鸥,其他燕鸥一起追了上去。”“一只燕鸥折翼了,其他燕鸥叼了鱼来喂它。”一年又一年,这些新鲜的、激动人心的时刻总会出现在志愿者的记录中。然而,对于丁鹏来说,早已司空见惯。

平日里,他与象山的海洋为伴,开展保护区巡护管理,追踪江豚、欧亚水獭的身影,调查渔业资源,满保护区地跑。然而,如同候鸟一样,每年4月至8月,他也有一条“固定路线”:乘船前往中铁墩屿,招引中华凤头燕鸥。这条路他已走了十年。

2013年,象山韭山列岛自然保护区联合浙江省自然博物馆、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国际鸟盟亚洲部共同决定,在海岛上通过社群吸引技术招引中华凤头燕鸥。在当年3月的监测与培训会上,丁鹏第一次听说了中华凤头燕鸥与象山的故事——

自1937年后,中华凤头燕鸥在人类视野中消失了63年,多数专家认为它已灭绝。2000年,台湾摄影师在马祖列岛发现了它的身影。2002年,浙江省自然博物馆鸟类研究员陈水华接受了台湾鸟类研究员颜重威的建议,在台湾与山东中间的浙江海岛寻找中华凤头燕鸥。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陈水华寻找了两年,找遍了浙江省3000多座岛屿,没找到它的踪迹。2004年,陈水华受邀来韭山列岛考察。在考察的最后一日,陈水华在最后一座岛屿将军帽岛上,发现了漫天的大凤头燕鸥,混杂在其中的,还有20只中华凤头燕鸥。那年,它在全球不足50只。

此后8年,由于人为偷蛋的原因,中华凤头燕鸥又在象山消失了。

人们想要招引这群鸟,守护它们的繁殖。简单来说,就是放置假鸟,播放中华凤头燕鸥的声音吸引同伴。燕鸥几十只几十只地来,需要盘旋一周才会确定繁殖地。因此,实时监测成了关键。除了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康妮以外,还需要一个中国志愿者。

丁鹏站了出来。“老师们都是‘老鸟’,我是个‘菜鸟’,如果能做点什么,我非常愿意。”

时年23岁的丁鹏刚从宁波大学航海技术专业毕业,进入象山县海洋与渔业局海洋保护科工作不满一年。当时,部门同事都有了各自负责的板块,而他还在“打杂”的阶段。他想寻找一个自己的位置。

将军帽岛附近的中铁墩屿,地势平坦,便于观察,被选为招引场地。500米外,积谷山岛被选为监测场地,丁鹏与康妮需要在岛上通过望远镜观测中铁墩屿。2013年4月,十几名专家、工作人员登岛,布置假鸟、安放音箱、检测设备后,呼啦啦走了,只留下了丁鹏与康妮两人。

那时,从未在海岛生活的丁鹏甚至不知道,自己离陆地有多远。

成为招引场地的中铁墩岛。受访者供图

来了

丁鹏自小在甘肃长大,爱玩爱热闹、朋友多,用他的话说,一直生活在“人多的地方”。

小学五年级,他发现学校的柏树上藏了一个鸟窝,有六七只带花纹的雏鸟吱吱叫(后来知道这是某种鹀科鸟类),他上树掏了两只,搭了一个小窝养在家中的葡萄架下。没想到其他孩子看到了,也学他去掏鸟窝,“把鸟都掏完了”。校长知道后,把他带到每个班的讲台前,让他一遍一遍讲述自己做的事。如今,他早已忘记当时丢人的感觉,只记得校长的那句话:“我们种下了梧桐树,引来了金凤凰,有些学生却去掏鸟窝。”

每次,专家说起招引工作是“引凤来栖”,他总会想起这段往事。毕竟谁也没想到,13年后,“捣蛋”的他会成为“引凤来栖”的那个人。

荒岛上的丁鹏。受访者供图

第一次上岛,丁鹏只带了一个背包的行李,里面只有四五件衣服和十多本书。他是外行,为此专门去买了《中国野外鸟类手册》,看了《荒岛求生》电影,学了一些求生知识。

还是缺乏经验。上岛后,他才发现忘了带剃须刀。半个月后,同事登岛送物资,一看到他就说,“你怎么变野人了?”

在荒岛上,吃喝住行全成了问题。他们住在石头垒起来的房子里,一开始,韭山列岛保护站每半个月派人送来肉、南瓜和土豆,由于没有冰箱,肉两三天就吃完了,大部分时间都在吃南瓜和土豆。

岛上有个水窖,他们撒一点漂白粉消毒,收集岛上的雨水,就这么喝下去。原本,他们买了一块太阳能板,用来充电,随着5月江南梅雨季节的到来,太阳也不出现了。康妮每天用电脑发邮件,给陈水华、俄勒冈州立大学罗丹教授等7人专家组汇报进展,丁鹏就用《中国野外鸟类手册》和《瓦尔登湖》打发时间。

然而,本是繁殖季的5月过去了,却迟迟见不到燕鸥的身影。从既有的招引经验来看,往往需要3到5年才能成功,第一年,大家乐观的预期是“给飞过的鸟留下记忆,说不定明年就呼朋引伴地来”。

只有一次,丁鹏记得,2013年6月1日,通过望远镜,他们看到8只大凤头燕鸥跟在渔船后面飞。这是丁鹏第一次看到大凤头燕鸥,他也兴奋起来,觉得这是一个好兆头。但是,大凤头燕鸥转眼就飞走了,再也没出现过。

“你要做的是鸟类监测,但却没有工作内容。”时值盛夏,丁鹏起得早,睡得也早,还是感觉一天特别长。那种兴奋劲儿日渐磨灭,失望的情绪伴随着孤独慢慢发酵,他写下:“孤独像海浪一样从四面八方涌来。”

最无聊的时候,他站在石屋门口,想着一定要爬到山顶去。没有为什么。山至多不过150米高,遍布灌木荆棘,没有路,他爬到顶上,往海岛周围看了看,吹了会儿风,又下来了。

6月下旬,他们开始询问保护站,能不能回去?

同一时间,专家组成员之一、浙江自然博物馆研究员陈水华的心情也跌到了谷底。由于人为捡蛋的原因,他已有数年没见到过中华凤头燕鸥了。他把希望寄托于这次招引。他每天都点开康妮的汇报邮件,有时候,她会讲讲天气,今天有几只鸟飞过,有时候,邮件就只有一句话,“没有鸟。”

一开始,陈水华还会回信鼓励他们,也鼓励自己。等到7月初,和中华凤头燕鸥打了9年交道的陈水华明白,它的繁殖期过了,不会再来了。他叫回了丁鹏和康妮。

下岛后,丁鹏马上去了篮球场,往广场里钻,和同学聚会,“想念热闹的感觉。”之后,他还要负责后续的设备拆除工作。7月上旬,他登上中铁墩岛,准备拆除设备。这时候,他发现,音箱早就不响了,草也长高了。他想,修好了之后再等一天吧。

那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中,他乘着船摇摇晃晃地登上岛,看到了模模糊糊的燕鸥。第二天,他的梦成真了。还在船上,他就看到中铁墩岛上有数不清的鸟在飞,发出尖利的叫声。

下午,陈水华接到了丁鹏的电话,电话里,他兴奋地告诉他,“燕鸥来了。”

十年

巧合始于一场7月的台风。它在太平洋海面上形成,经过东海,摧枯拉朽地掠过了南方某个无人知晓的荒岛。岛上燕鸥原本的繁殖群被破坏,它们只能启程寻找一个新的繁殖岛屿。同一时间,丁鹏恰好修复了音响,吸引了燕鸥的注意。

“是有运气的成分在的。”陈水华回忆道。区别于大凤头燕鸥,中华凤头燕鸥最显著的特征是黑色的嘴尖。如果用肉眼辨别,则一般根据它们的羽色来看,中华凤头燕鸥羽色洁白,混在灰色的大凤头燕鸥中,一眼就能看出。据统计,2013年,中铁墩屿最终招引到3300只大凤头燕鸥和19只中华凤头燕鸥。

这一次巧合,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轨迹。追寻中华凤头燕鸥11年的陈水华,第一次得以长时间亲密地观测这种鸟类。中华凤头燕鸥身上藏有太多“秘密”,有关它的研究太少。它的习性、天敌、繁殖生态、迁徙路线……每年,中华凤头燕鸥来到中铁墩屿,就是一次绝佳的研究时机。

尽管招引成功,陈水华仍旧觉得招引工作“不太规范”。2015年,浙江省自然博物馆派出范忠勇等两名研究员去美国学习社群吸引技术。

范忠勇学的是生物学,2003年开始,就跟随陈水华追寻中华凤头燕鸥。在美国,他观摩了社群吸引技术的运用,学习如何记录、观察和研究海鸟的繁殖生态,如何跟踪候鸟的迁徙。他回来后,研究中华凤头燕鸥的工作才真正深入地展开。

2015年,项目组开始给中华凤头燕鸥做环志工作,给刚出生的雏鸟戴上脚环,就像人类的“身份证”,上面刻着它的编号,能读出它的性别与年龄。2016年,中铁墩岛上安装了全方位摄像头,监测中华凤头燕鸥的一举一动。2020年,为研究它的迁徙路线,研究人员又给10只大凤头燕鸥装上了卫星跟踪器。

2015年,工作人员给中华凤头燕鸥做环志,中间者为范忠勇。受访者供图

而丁鹏,则开启了他每年的“护鸟路线”。

2013年,丁鹏一直在中铁墩屿观测到10月才离岛。次年,一位观测志愿者忍受不了恶劣的环境,他又上去顶了一个月。后来,陆陆续续有志愿者接过观测任务,丁鹏还是无法放手。每年,他都需要把荒草、灌木拔除;铺设碎石;用蛇笼将王锦蛇诱捕,转移到其他岛上去;再把老鼠除去,等候燕鸥的到来。

23岁那年,丁鹏对未来的畅想是,28岁结婚,做一份轻松的工作,周游世界,想回家就回家。33岁,他在荒岛上守候了中华凤头燕鸥十年,至今未婚,父母开始有了埋怨。但他已习惯与中华凤头燕鸥为伴的日子。

“就像一个约定。”丁鹏说,这群鸟是他“特殊的朋友”。在长时间的陪伴下,他逐渐感受到了燕鸥的生存智慧。狂风袭来,燕鸥会整齐地飞成一排,“像战舰一样”。它们不依赖旧址,繁殖条件不适合就会撤离。2016年,中铁墩屿有二十多条王锦蛇游窜,燕鸥便没有光顾。后来,保护区每年都会捕鼠抓蛇。

燕鸥是社会性鸟类,生存的智慧是集体协作。游隼追逐燕鸥时,燕鸥会群起而攻之。雏鸟一开始是双亲喂养,稍微长大一点儿,就开始上“幼儿园”——诸多雏鸟集中到一起,由几只成年燕鸥看管,以规避危险。

和大凤头燕鸥相比,丁鹏总觉得,中华凤头燕鸥没有大凤头燕鸥凶猛,眼神也更温柔,“好像稍微聪明一点”。因为无法形成集群,它们混在大凤头燕鸥中生存,为了“将基因延续下去”,中华凤头燕鸥会和大凤头燕鸥杂交,但比例又很低。

雏鸟“幼儿园”。受访者供图

今年6月,中铁墩屿繁殖地引来了93只中华凤头燕鸥,创全球监测最高纪录;9月,36只中华凤头燕鸥的雏鸟成功孵出,再次创下了全球纪录。如今,在人类共同努力下,中华凤头燕鸥的全球数量从50只跃升至150只。

“以前,它就像蜡烛一样,风一吹可能就灭了。现在,就像给这个蜡烛加了罩一样。守护中华凤头燕鸥的100步,人类往前走了5步。”陈水华说。这几年,他明显感觉到,它们增加的速度很快,“好像也在努力地繁衍下去。”

如今,丁鹏会在荒岛静静地倾听大海的咆哮与低喃,看中华凤头燕鸥“像战舰一样”飞翔的样子,他脑海中总是会浮现出高尔基的《海燕》。他听说,高尔基描画的就是此刻迎风飞翔的燕鸥——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新京报记者 徐巧丽

编辑 刘倩 校对 杨许丽

有哪些和大海有关的故事2

中新社海口10月28日电 题:南海古沉船何以实证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

中新社记者 符宇群

由中国“探索一号”“探索二号”科考船组成的联合航次近期在南海北部取得重大成果,南海水下考古再次引发关注。目前,在南海海域发现的古代沉船遗址有百余处。如何从珍贵的沉船文物解读中外商贸及文化交往的历史?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可为现今“一带一路”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海南省博物馆原馆长、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陈江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对此作出解答。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南海水下考古一直广受关注,目前已取得哪些成果?

陈江:南海水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航线,历史上过往船只众多,间有不幸者。千百年来,一沉船一航海故事、一遗址或遗迹一段历史、一出水文物一外贸物件,将之连起来,则串起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肩负着这重要历史使命的,正是水下考古。

中国在南海海域进行的第一次水下考古工作,即是在广东阳江进行的“南海Ⅰ号”沉船水下考古,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诞生。自此,发现与发掘于南海的沉船不断增多。比较重要的有“华光礁Ⅰ号”南宋沉船、“南澳Ⅰ号”明代沉船等。除了这些已打捞上来的沉船,专家们还在南海发现了很多古沉船与沉船遗址或遗迹。目前得到考古证实的沉船遗址有一百多处,沉船遗迹与文物出水点更多,还有许多有待进一步查证的沉船与文物线索。

现今,不仅是水下沉船打捞,远海岛屿考古调查、海洋文化、造船史、航海史、港口码头调查都属于水下考古的范畴。这些年南海水下考古成果斐然,如西沙珊瑚岛、金银岛海域出水的大量建筑石构件。中式建筑石构件的对外输出,不仅说明中华文明已深入海外各个文化层面,也说明已有众多国人在海外长期居住;石屿出水大批精美的元青花,说明外销瓷源源不断地送往亚欧等世界各地,勾勒出古时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忙与对外贸易的繁荣景象。

中新社记者:从目前出水的南海水下文物总体情况来看,如何反映出历史上中外商贸、文化交往的繁华图景?

陈江:在南海沉下一艘船,就是沉淀下一段历史;出水一艘沉船,便是那段历史的重启。可以说,一艘沉船,便是一本“一千零一夜”,装着满满的海上丝绸之路故事。

发现于2007年5月的“南澳Ⅰ号”是一艘满载各式货物的明代沉船,出水有陶瓷器、木石器、金器、铜钱、珠管串饰和水果核、块茎作物标本等共近三万件。

“南澳Ⅰ号”舱内文物。海南省博物馆供图

南澳,闽粤交界韩江口外一海岛,既扼东南通洋之途,又是兵家必争之地,系闽粤咽喉、潮汕屏障。唐宋之际,它“为诸夷贡道所必经”(明代抗倭名将陈璘所作《南澳山种树记》碑),而到明代,据说“郑和七下西洋,五经南澳”。今在南澳的深澳建有“三保公庙”(郑和庙)。明代,海禁之故,迫使许多商船私至海上交易,形成了一些“海上互市”。当时南澳一带便是一处有名的“海上互市”。这期间,许多外国商船开到这里,私下与民间作交易。明末清初学者顾祖禹所著《读史方舆纪要》说南澳“内宽外险……番舶寇舟多泊焉”。其中,以日本人为最。《潮州志》有记:“中国欲知倭寇消息,但令人往南澳,饰为商人,与之交易,即廉知其来与不来,数之多寡”。可知当时南澳岛上贸易的繁盛。

“华光礁Ⅰ号”沉船则是一艘南宋沉船,所载瓷器基本为产自南方地区的外销瓷器,包括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和福建德化窑、晋江磁灶窑、闽清义窑、松溪窑等诸窑产品,类别丰富,还有一些铜镜、铁条材等金属遗物。一艘船竟集中这么多地方窑口的瓷器,足以说明外销瓷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南海众多的沉船本身即为海上丝绸之路繁忙的景象,而出水器物各式各样,件件都在诉说着它从哪里来,要到哪儿去。

水下考古队员发掘“华光礁I号”沉船遗址。海南省博物馆供图

中新社记者:海上丝绸之路有着怎样的历史发展脉络?与陆上丝绸之路有什么不同?

陈江:以往人们谈海上丝绸之路总将其视为陆上丝绸之路的延续,忽略了海上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渊源。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有载:“岛夷卉服,厥篚织贝……锡贡”。“织贝”,南海诸岛一种特殊的棉纺织品,早期广泛流行于海南岛与东南亚各国。“锡贡”,即命而贡,是一种非常固定的朝贡关系。说明这时期中国与南海周边的古代岛国已经常性地在南海泛海往来。海上丝绸之路,就在历朝历代国家间的外交往来、文化交流、海上商贸等活动中逐渐形成。这从广州发现的秦代造船遗址、西沙甘泉岛发现的唐宋遗址等早期考古发现得到证实。

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路之路乃是针对两者之方向与水陆不同而言的,人们将海上对外贸易也称之为丝绸之路,主要是想说明历史上中西的商贸活动与文化交流从未中断,且方式、方向也很多。海上丝绸之路确有丝绸贸易,却非最主要。就沉船发现而言,出水的文物以瓷器、香料等为多。日本学者三上次男著有《陶瓷之路》,把海上丝绸之路称为“海上陶瓷之路”。

中国瓷器的输出,自8世纪已开始。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当时海上有条“广州通海夷道”,起自广州,最终一路航行至巴格达,全长1.4万公里。这是首条有确切记载的贯穿中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其时,连素来行走于“陆上丝绸之路”的波斯商人,也纷纷改换行船而来。今发现的唐宋沉船多分布在这条航路上。

明朝郑和先后七下西洋,其中六下西洋后,明王朝将历次船队所经的航路汇总成《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此航海图以南京龙江宝船厂为起点,直至非洲东岸的慢八撒(今肯尼亚蒙巴萨)。在这条航线上的沿线国家与地区,均有明清时期中国外销瓷的发现。

除了“海上陶瓷之路”,一些学者还根据出水香料与历史上的中外香料贸易,把海上丝绸之路称为“海上香道”。海上丝绸之路的不同称谓,从侧面说明其与陆上丝绸之路的大不同。

考古队员整理“华光礁I号”沉船遗址出水的瓷器。海南省博物馆供图

中新社记者:为何说海南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处于最前沿?

陈江:这是当下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热点。以往专家学者大都习惯将海南定位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和补给地。根据近几年我们的发掘和研究,海南的作用不仅于此。

据元代汪大渊《岛夷志略》,元代海南的瓷器随布匹等大宗外销货物一同远销东南亚。其中记载的水埕、小罐、青瓷器、粗碗、大小埕瓷等器物,都在琼西北古窑址群中能找到。历史上海南瓷器的外销,为海南自古即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点与终点找到了依据。

此外,近年在海南琼海潭门发现的“两院禁示”碑,碑文有关明代海南贸易管理机构对海上贸易港口的具体管理条文,十分清楚地证明了海南一直有对外贸易的港口。

海南特殊的地理位置,注定其必然为国之南大门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最前沿。南海渔家千百年来的拓海,为开辟南海航线又不知作了多少贡献,南海《更路簿》便是明证。

“金银岛Ⅰ号”遗址水下水样标本采集现场。海南省博物馆供图

中新社记者:您认为研究丝绸之路可以为“一带一路”建设带来哪些启示?“海上丝绸之路”水下考古工作如何加强国际合作?

陈江: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友好往来的历史渊源了解清楚,对“一带一路”建设无疑有指导借鉴作用:

首先,丝绸之路长期存在的贸易关系,绝非仅仅建立在纯粹的商品需求之上,也建立在长期友好往来与传统文化交流等基础之上。

其次,人与人间,国与国间,欲良好交往,需充分了解与尊重各自民族习惯与相互需求。丝绸之路之所以长盛不衰,与此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再者,知过往,可善交。对彼此间外交往来、文化交流历史渊源的了解,可让我们在未来的交往中知晓该回避与注重之处,以做得更好。

中国一直在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水下考古工作对外合作,如开展同肯尼亚、沙特等国家的联合水下考古合作,帮助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培养水下考古专业人员等。同时,中国加强了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考古发掘出土文物的比较研究,用横向比较的方法同在国内出水的器物进行综合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水下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加强对其研究与保护的合作,以维系这一历史文化纽带。(完)

受访者简介:

陈江,历任南京博物院陈列艺术研究所所长、海南省博物馆馆长、海南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海南管理处主任、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兼为南京大学、上海大学、山西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和海南师范大学等院校兼职教授。其主持策划的“大海的方向——华光礁I号沉船特展”“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陈列”分别荣获第十届和第十五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著有《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陈列》《南溟泛舸——历史上先过往于海南与南海的船只》等水下考古论著,后发表学术论著80余篇,著作40余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有哪些和大海有关的故事3

海明威的硬汉形象

海明威是20世纪前中期最具传奇色彩的美国作家之一。职业作家的生活相对枯燥,每天都要写作,接受访谈,参加文化社交活动,基本上一辈子住在一个地方,生活过得很无聊。海明威讨厌单调的生活,他的生活几乎是旅游,写作的内容是打猎、拳击、斗牛、打仗之类的,这样的作家在全世界都很少。莫言曾经说:一个作家一定要坐下来,作家就是坐在家里。海明威不一样,如果想更好地了解这本小说,先了解海明威的性格和人生经历。

(海明威 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作家是通过作品说话的,海明威不仅通过作品说话,还靠人品说话。读《海明威传》发现,不仅仅他笔下的人物是硬汉,自己更是一个真正的硬汉。

海明威特别在乎自己的形象,在乎重压下的优雅风度,海明威喜欢吹嘘自己的经历,取得戏剧化的效果,可以说是个戏精。海明威说自己解放了巴黎,实际上在诺曼底登陆的时候,他在船上远远地眺望着部队,什么也没干。在进军巴黎的路上,他说自己朝一个都是纳粹德国士兵的地窖里扔了三颗手榴弹,杀了很多纳粹士兵,说自己如何中弹、怎么还击、受伤,讲得活灵活现,身边的很多人都说海明威活在自己的想象中,这样的人有神经质的特点,但同时也具备非常强的想象力。1934年海明威凭借《太阳照常升起》和《永别了武器》,在文坛上获得非常高的声望。

一个文学青年问道:“请问海明威老师,什么是一个作家早期最好的训练?”海明威大言不惭地回答:“有一个不幸的童年。”像马尔克斯、毛姆他们的童年都很苦,甚至人到中年都还很穷。海明威的童年跟不幸完全不沾边,他的童年过得很幸福。

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芝加哥郊区的中产家庭,父亲是年轻有为的医生,母亲是女权主义者。从经济基础、情感投入、家庭教养上看,应该是不差钱的。

海明威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的课余生活非常丰富,打猎、钓鱼、拳击、诗书、大提琴等等,都是他热爱的事情。

有人问海明威到底有没有不幸?海明威唯一的不幸可能就是近视,但他的照片几乎没有戴眼镜的,因为戴眼镜不够硬汉,为什么要塑造硬汉形象?

维持人设在商业市场上很重要, 这样读者才会印象深刻,记住你。但是在生活中有自己的人设,其实是件非常糟糕的事,海明威生活中也非常在乎自己的硬汉形象。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海明威的文学启蒙

海明威真正的文学训练来自于当记者的经历,1917年中学毕业后,海明威面临三个人生选择:上大学、工作、参军。父亲希望他上大学,而他想去欧洲打仗,因为近视,无法通过体检,后来在报社找到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实习记者。报社要求记者写稿时文风简单,不能太复杂,不要使用过时的俚语,这些特点在海明威的作品中也能够体现出来,一个个复杂的故事,在他笔下变得非常简洁。那个时候美国人写文字时,一个句子有30至40个单词之多,但在《老人与海》里,一个句子简洁到五、六个单词就能说明白,这跟海明威当记者时的练习是密不可分的。

海明威当了不到一年的实习记者,成了红十字会的一名司机,他跟父母讲想去欧洲打仗,到欧洲不久,海明威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被炸了,据说炸弹的弹片在他腿上留下200多处伤,第一次从军经历就此结束。海明威在欧洲战场上的英勇事迹传到美国,芝加哥当地的报纸报道了这件事,赞美海明威,他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这段经历也让他的精神很受挫,很长一段时间他觉得活下来太不容易了,饱受失眠困扰,没办法关灯睡觉。

回到美国海明威继续做记者,这时他遇到舍伍德.安德森。舍伍德.安德森从记者圈进入作家圈,成为当年有名的作家,写过很多作品:《前进的人们》、《穷白人》等,海明威因此进入到作家圈,这让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期间读了大量作品,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的书,他发现这些小说的魅力太大了,在新文体的写作方式之外,发现了新的天地---文学。

(图片来自网络)

他开始写小说,海明威觉得自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经常跟福克纳喝酒的时候吹牛,“全世界没有任何的作家比得过咱俩,也就福楼拜能比吧”。他觉得全世界也就另外两个作家能和我相提并论,那就是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

安德森的引导让海明威看到通往文学的大门,但真正让他登堂入室的,是他艰苦卓绝的写作训练。在短暂的休养之后,海明威再次以记者的身份去了欧洲,并在巴黎结识了大批文化名流,在巴黎的这段时间因为没钱,过得非常苦,可从未停止写作的脚步,每天在坚持写作,好不容易想几个故事,每天都研究这些事,手稿还被人偷了。他经常去咖啡厅写作,拿一根铅笔在笔记本上一写就是一天。

海明威的文学路

海明威的努力终于迎来了回报,1929年《太阳照常升起》出版,受到读者和评论界的关注,这本小说具有先锋性,很多老辈的读者特别不适应,海明威的弟弟接受采访时说,他父母读这本小说,就像修女参观妓院一样,可在年轻人中非常受欢迎,海明威准确地捕捉到参加过一战的年轻一代的精神图腾。1929年海明威用自己的经历编写了《永别了武器》,巩固了他在文学界的声望。

(图片来自网络)

1928年底,他父亲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加上工作失利,投资失败,他一直崇拜的父亲,开枪自杀了。这件事对海明威影响很大,甚至他死亡的方式都跟这件事息息相关。

海明威弟弟接受采访时说,父亲的自杀对海明威来说是复杂的,一方面,他觉得自己太爱父亲了,父亲从小陪他钓鱼、打猎,是最亲密的人。另一方面他又觉得父亲自杀,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是个胆小鬼,不够硬汉。曾经心目中的英雄竟然自杀了,对他的刺激是非常大的,但他还要继续维持硬汉形象,而且要坚定地维持下去。

(图片来自网络)

30年代,海明威的名气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在乎自己的硬汉形象,不让人设崩塌,尤其是父亲离开之后,海明威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一直在写作。他重要的文学成绩就是他的短篇小说,如《白象似的群山》、《乞力马扎罗的雪》,尤其是《白象似的群山》把堕胎这件事描写得那么隐晦。在这些作品中,海明威把极简风格发挥到极致,故事留白到每一句话的背后都有它的含义跟深意,他说这是冰山理论,小说的表层意思好比冰山露出海面的部分,只有1/8,而故事背后的思想情感蕴藏在冰山之下,占了7/8,要读者自己发掘。

(图片来自网络)

短篇小说获得成功,同一时期的非虚构作品和长篇开始走下坡路。评论家特别喜欢批评海明威的长篇作品,第一,评论家发现海明威总是在自我重复,没超越自己。第二,评论家发现海明威喜欢虚张声势,夸大其词。很多评论家说,海明威对自我形象的关注完全超过了他对文学本身的关注。

1937年,海明威到西班牙战场当记者,从前方发回了大量的报道,参与纪录片拍摄,同年写长篇小说《有钱人和没钱人》。这是海明威的转型之作,从关心个体社会变成关心整个社会,随后写了《丧钟为谁而鸣》,以西班牙内战为题材,为海明威挽回了受损的声望,他开始有了新的写作方向。

(图片来自网络)

40年代,海明威投入公共事业的时间远远超过写作,他在40年代的文学创作是苍白的,跟他的公众影响力一点都不匹配。

这时海明威又遇到特别大的打击,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福克纳。那时海明威跟福克纳的关系处在水深火热当中,没想到福克纳在密西西比大学演讲时,给美国当代作家排序:“海明威排我后边,他写东西没勇气,从来没用过一个需要读者查字典才能知道意思的词,他不会写东西”。海明威说:“你说我一个硬汉没有勇气,你说啥都可以,你不能说我不是硬汉”。虽然福克纳道了歉,但海明威的心结没有解开。

福克纳得奖一年之后,告别文坛10年的海明威,带着长篇小说《过河入林》,要跟福克纳一决高下。《过河入林》被评论界一致恶评,说海明威这10年没有任何变化,小说中的上校也没有迷惘的情绪,也不是一个硬汉,这是个怨天尤人的退伍老兵,大家不喜欢这样的负能量。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他确实没写小说,写出来没人给好评,他的身体每况愈下,血压升高、体重飙升,一切都在暗示海明威可能晚节不保。

在身体可能会崩溃的情况下,海明威写出了《老人与海》。1952年小说发表在《生活》杂志上,短短48个小时卖出530万册,第二年,《老人与海》获得普林策奖,第三年诺贝尔文学颁给了他。整个小说只写了8周,但是前后酝酿了17年,据《海明威传》介绍,1935年,一个古巴的老渔民给海明威讲了他如何捕到一条大马林鱼,却又被鲨鱼吃掉的故事,第二年,海明威写了一篇通讯《在湛蓝的大海上》,发表在《老爷》杂志上,这个故事给海明威留下深刻印象,他想有一天要把它写成小说。

故事情节

小说主人公圣地亚哥,是古巴哈瓦那附近渔村的老渔民。他整整84天没有捕到鱼了。他有个小帮手叫马诺林,小男孩从五岁起就跟着老人出海钓鱼,是老人教会了他捕鱼,他很崇拜老人,他觉得老人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渔夫,但是因为老人太久没有捕到鱼,马诺林的父母让他跟着另一条船。男孩听从父母的建议,头一个礼拜就捕到了三条好鱼,有一天晚上,马诺林又来给空手而归的老人帮忙,给他带来晚餐和啤酒,还给他准备第二天捕鱼用的鱼饵。

(图片来自网络)

当所有人都认为老人已经捕不到鱼的时候,只有马诺林还相信他。

第二天,老人带着一瓶水、沙丁鱼还有马诺林为他准备的鱼饵,独自出海,海上风平浪静,天还没有亮,老人陆续放下鱼饵,淡淡的太阳从海面升起,老人不紧不慢地划,他看到黑色的军舰鸟,老人知道他在追逐鱼群,他放下鱼饵,熟练地钓到一条10磅重的长鳍金枪鱼。这个时候,老人突然发现钓杆猛地往下一沉,老人拉吊钩的时候,发现这绝对是个大东西,一条大马林鱼上钩了,老人耐心地等待,拿好备用的绳索,确定鱼完全上钩之后,他大喝一声,用尽全力拉吊索,连连猛拉,可鱼还是游开了,大鱼拖着船往前走,一刻不停地游,从中午到傍晚,从傍晚到凌晨,从凌晨到傍晚。老人和鱼就这么一直僵持着,鱼无法脱钩,老人也拉不动鱼,老人又饿又渴。

他眼角受伤了,左手抽筋了,手背和后背都被吊索磨破了,老人没有放弃,也没有气馁,他想起马诺林曾说自己是个不同寻常的老头,想起年轻时比赛扳手腕,比了一天一夜才赢了对方,后来人人都知道他是冠军。老人也曾昏昏入睡,梦到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在非洲的海滩上看到威风凛凛的狮子。到了晚上,筋疲力尽的老人鼓起最后的勇气,用尽全身的力气想把大马林鱼拉到船边。他放下吊索,用脚踩着,然后高高举起鱼㕚,用尽全身的力气,“啪”一下子插到鱼鳍的后方,接着用全身的重量把鱼叉压下去,鱼奋力地跳出海面,落下时溅起巨大的水花,鱼太大了,船放不下。

(图片来自网络)

老人第一次一个人捕这么大的鱼,他只能把它绑在船边,开始返程。大鱼流的血散发出血腥味,招来了鲨鱼。老人用鱼叉杀死第一只鲨鱼,但鲨鱼吃掉了大约四十磅肉,弄断了老人的鱼叉,还在大马林鱼的身上留下了新的伤口,老人为大马林鱼受到袭击而感到心痛,更为接下来的航程感到担忧,因为更多的鲨鱼就要来了。“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他必须坚持下去,果然一群又一群的鲨鱼来了,老人一直在勇敢地用自己仅有的那些武器搏斗和抗争,老人跟鲨鱼搏斗的过程非常惨烈,先是鱼叉,鱼叉没了用小刀,小刀折断了用短棍,短棍丢掉了就用船桨,用尽了一切勉强可以用来做武器的东西。竭尽全力地捍卫着大马林鱼,也在捍卫着自己的尊严和荣誉,捍卫自己的成功,最后这条鱼只剩下鱼骨头。

老人跟鲨鱼的搏斗,文学界有很多探讨,很多人认为书中的老人就是海明威,捕鱼就是文学创作,大马林鱼就是他的尊严和荣誉,鲨鱼就是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以及那些负面评价。

(海报 图片来自网络)

出海后的第三天晚上,大家都已经睡了。老人驶进了港湾,一个人把船拖上了岸滩,恍惚中看到大鱼就剩下了头和尾,他疲乏得摔倒在地,不得不坐下歇了五次才勉强回到家睡下。

清晨,马诺林来到他的小屋,给他带来了咖啡,发现老人正熟睡,他看到老人的手就心疼得哭了起来,老人醒来后,给男孩讲了他捕鱼的故事。

这天下午,当地来了一群游客,他们以为那鱼尾是鲨鱼的尾巴。大路另一边的老人再次睡着了,男孩在旁边守着他,他正梦到狮子。

老人出海前、捕鱼过程、捕鱼结束,共三次梦到狮子。狮子象征着希望、勇气和力量,即便老人已经到了晚年,除了马诺林没有人相信他,只要他还能梦到狮子,他的力量和勇气就不会消退,他永远都是年轻时的模样。

这就是海明威《老人与海》的故事

1961年7月2日清晨,海明威在自己的书房里,把一支双管猎枪放在嘴里,用大脚趾抠动扳机,用跟他父亲一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他一开始拿着枪指着自己的时候,电话意外地响了起来,海明威接起电话:“我们都欠上帝一死。”说完就自杀了。他曾经对父亲的自杀抱着复杂的情感,没想到最后却用了和父亲一样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