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丽姿网 > 美文故事 > 美文故事

苏轼的有趣故事有哪些诗

古典文学与诗词2022-11-09美食美味人已围观

苏轼最婉约的10首宋词,玉姿仙风,天涯芳草,美到灵魂里,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古典文学与诗词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苏轼的有趣故事有哪些诗1


在北宋词坛,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他的许多词作,壮阔慷慨,充满豪壮之气。


在许多人心中,苏轼一直是一个伟岸的形象,事实上,苏轼也是一个多情的人。


当他的心柔软起来,爱情、相思信手拈来,皆是佳作,读来,不输婉约派的大词人。


诗词君分享苏轼最经典的10首婉约宋词,一起体会苏轼的柔情万种吧!



1、最伤情的婉约词:《蝶恋花·春景》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是一首伤春之作,据说侍妾朝云唱一次哭一次。


人生就像一场旅程,旅客只有自己,再多的旅伴也只能陪自己走一段路。


在这段路上,遇到欢乐的荡秋千的女子,她是那么幸福。可是,这幸福关行人什么事呢?


是啊,花儿飘落,我们无可奈何。又一年了,那归来的燕子,还是去年的那一只吗?


幸福永远属于那一边的空间,而行人还是要继续走,走过偶然的相逢,还是要回到无边芳草的寂寞中去。


幸福是他人的,我终究还要回到我的寂寞中。



2、最缠绵的婉约词:《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柳絮是文人词家笔下的常客,那飘浮不定的形态像极了人生。


苏轼借暮春之际“抛家傍路”的柳絮,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幽怨缠绵而又空灵飞动地抒写了带有普遍性的离愁。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实为显志之笔,千百年来为人们反复吟诵、玩味,堪称神来之笔。


全词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是苏轼婉约词的名作。


但愿春日安好,往后尽是鲜花烂漫。



3、最哀婉的婉约词:《西江月·梅花》


《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1096年,朝云在惠州病逝,伤心欲绝的苏轼思念之下,写下这首悼词。


词中所云的梅花,是朝云美丽姿容和高洁品德的化身。


它天然的姿容,不需要任何妆饰,它高尚的情操追随着云彩,飞向高空。


这首词空灵蕴藉,言近旨远,给人以深深的遐思。词虽咏梅,实有寄托,其中蕴含着对朝云的一往情深和无限思恋。


全词咏梅,又怀人,立意脱俗,境象朦胧虚幻,寓意扑朔迷离。格调哀婉,情韵悠长。

生命不过是一场幻觉,可是我要你在。生命不过是一场幻觉,而你是我的光。



4、最寂寞的婉约词:《贺新郎·夏景》


《贺新郎·夏景》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这是一位闺中美人,她住在华美的房屋里,拿着白团扇,睡得香熟。忽然,传来一阵推门声,不是归人,却只是风吹着竹子。


没有带回归人,反而扰了人的好梦。


只有那石榴花,静静地陪着女子,面对石榴花,以酒相对,却不忍触碰。


全词以华美艳丽的形象,婉曲缠绵的情韵,曲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怀,描写细致,形象生动,言尽意远,韵味无穷。


情到深处是寂寞,爱到浓时是孤单。



5、愁思最浓的婉约词:《江神子·恨别》


《江神子·恨别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自熙宁四年出京后,苏轼在各地担任知州,如一只流落的孤鸿。


这一年,他要离开徐州了,前往湖州担任知州。


相逢既晚,离去却匆匆。美人姣好,折花相赠。东风徐徐,春光仍在,可我即将离开,这美好的春光今后还能与谁共享呢。


水流溶溶,杨柳依依,被离愁障目的诗人看每一样景物都情意无限。


结句“流不到,楚江东”,别泪千点因春水溶溶而愈见浩荡,犹如一声绵长的浩叹,余韵悠长。


不忍轻别是徐州。他的经历又何止徐州呢?也正是这么多地方的辗转,才成就了他诗词上的不凡。



6、最凄迷的婉约词:《江城子·江景》


《江城子·江景》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苏轼与张先是好友,这一年,两人同游西湖,见一女子弹筝,一曲未终,人翩然不见,于是写作此词。


湖上的清风、天边的晚霞、盈盈的荷花、飞翔的白鹭,似乎在描绘一幅杭州西湖风景图。


在如画的风景中,有一个美丽的女子在弹着筝,筝声之哀婉,词人再由筝声转写弹筝人,化用“湘灵鼓瑟”典故,既喻弹筝者有湘灵之美,又营造出凄迷的意境。


我与春风皆过客,你携秋水揽星河。



7、最落寞的婉约词:《洞仙歌·咏柳》


《洞仙歌·咏柳》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这是一首咏物词,佳人像极了这随风飘荡的垂柳。


词中句句写垂柳,却句句是写佳人:这佳人或许是向苏轼索词的倩奴,或许是与倩奴命运相似的女性。


苏轼以含蓄婉曲的手法和饱含感情的笔调,借娜娜多姿、落寞失时的垂柳,流露了作者对姿丽命蹇、才高数奇的女性深切的同情与赞美。


因为是女子,所以承受的总是比别人多一些。



8、最可爱的婉约词:《浣溪沙·春情》


《浣溪沙·春情》


道字娇讹语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

朝来何事绿鬟倾。


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

困人天气近清明。


这是一位可爱的闺中少女。此词运用了上下问答的形式,围绕“春困”这一侧面,着意描写少女娇慵的神情意态。


睡梦中柔声细语吐字不清,莫非是情郎来到她的梦中?假如不是跟他梦中欢会呀,为何见她早起时发髻斜倾?


秋千上她像燕子身体轻盈,红窗内她睡得甜不闻莺声。那使人困意浓浓的天气呀,已不知不觉地快要到清明。


全词构思新颖,不落陈套,轻柔细腻,情致缠绵,清丽谐婉,多彩多姿,为苏轼婉约词的佳作之一。


遇到了可爱的人,就觉得生活一下子不艰难了,晚风也好,凉风也罢,都想笑。



9、最心痛的婉约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发妻王弗在苏轼心中从未离开。


去世十年后,苏轼又一次梦到了她,梦中的她还是那时的模样,而自己却早已经满面风霜。


再次相见,无言相对,只有默默流泪,此时无声胜有声。


全词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情意缠绵,字字血泪。思致委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10、最无奈的婉约词:《南歌子·寓意》


《南歌子·寓意》


雨暗初疑夜,风回忽报晴。

淡云斜照著山明。

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困,仙材梦不成。

蓝桥何处觅云英。

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这首小词以轻松处着笔,聊发联想,词中所描写的雨后溪边行人骑马赶路的情景,寓寄着词人内心关于宦海浮沉的深切感受以及人生不得成仙而去的感慨。


结尾“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与李煜笔下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流水这一无情的客体中赋予主体的种种情思,读来意味深长,余韵不尽。


欲成仙而不得,从梦境回到现实,空对流水惆怅不已,这正是词人孤寂、落寞、凄婉的心绪之写照。


这个世界,没有一种痛是单为你准备的。尘世的屋檐下,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事,就有多少痛,就有多少断肠人。




苏轼的婉约词中,不仅有爱情,还有人生浮沉、身世之感,在柔美的语言中,缓缓道出,那么美又那么伤。


如果你也喜欢婉约词,一定要读一读苏轼的词,给你不一样的婉约之感。



苏轼的有趣故事有哪些诗2

持其本心 不负尧舜

——苏东坡在黄州的清风正气故事

谈祖应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眉山三苏祠考察时强调要做好东坡文化的研究传承。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廉洁从政。

东坡文化转型重构于黄州,熔铸成熟于黄州,开宗立派于黄州。苏东坡清正廉洁的故事,已在黄州百姓心中留下“不思量,自难忘”的文化记忆。有如梅玉荣之《婉拒富商赠礼》、罗与之的《苏东坡买水》、邱风之《武昌罢官席》,一篇篇无不体现苏东坡清风正气的君子风范。

所谓“清正”,被封建士大夫奉为立身处世的君子之道,是自古以来为文人君子的道德准则。应该说,苏东坡是时只是一介“不得签书公事”的闲职编管人员,但他无论为官为民,仍“顾平生所存,名义至重……知其不肖之躯,未死之间,犹可以洗濯磨治,复入于道德之场”。“虽怀坎懔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实乃“挺然不倚,视退如进。持其本心,不负尧舜”。

写于雪堂门窗的三十二字四道警言“四戒”,不仅体现了苏东坡以史为鉴、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的养生防病之道,而且也充分显示了他尊道贵德的高度自觉,其清正廉洁、守身如玉的节操历历在目。他将“四戒”写在不论坐卧都能看得见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出舆入辇,命曰“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浓,命曰“腐肠之药”。出入都用车轿代步,名叫“下肢瘫痪的征兆”;幽深的房屋和阴凉的宫殿,名叫“感寒受热的媒介”;美女佳人,名叫“砍人性命的斧头”;美味饮食,名叫“腐蚀肠胃的毒药”。苏东坡在被贬黄州的困境下,书“四戒”,以“使坐起见之,寝食念之”,念念不忘自警自律的生动范例,不仅印证了古人“仁者寿”的箴言,也成为苏东坡“人生有定分”哲学,即“处世得安稳无病,粗衣饱饭,不造冤业,乃为至足”的注解。

写于元丰五年正月的《雪堂记》,是苏东坡思想和人生观的里程碑;是“苏轼”与“东坡”不同人格个性的重要分水岭。没有“东坡”的躬耕,就没有“雪堂”;没有“雪堂”,就没有东坡居士;没有东坡居士,就没有文化符号意义上的黄州。总之,想要深度理解苏东坡在黄州的人生,《雪堂记》是不可能绕过去的一篇。

在《雪堂记》作者笔下,东坡居士不会逃避士人的职责与义务,只在回避名利争夺的机锋。眼下,他就选择回到老百姓当中做个普通的识字“农夫”,他决定在嗜欲深重的人世间,随缘自适,豁达率真地活下去。《雪堂记》中说得好:“势利不足以为籓也,名誉不足以为籓也,阴阳不足以为籓也,人道不足以为籓也。……游以适意也,望以寓情也。意适于游,情寓于望,则意畅情出,而忘其本矣。”权势利禄不足以称为籓篱,名声赞誉不足以称为籓篱,阴阳寒暑不足以称为籓篱,人世道德不足以称为籓篱。……游历是为了适意,南望是为了寄托情怀。心意适应了游历,感情适应了眺望,那么心意顺畅感情流露,忘掉了纯真的道。其阐明的处世哲学:“吾非逃世之事,而逃世之机。”诚然,《雪堂记》是苏东坡建构儒释道禅哲学思想体系的基石;是他“守道而忘势,行义而忘利,修德而忘名”,寓意于物,清正廉洁贬谪文化之根。

苏东坡谪居黄州五年间,受到前后三位郡守的特别关照,还与府衙的僚属相交甚欢。如曾任著作佐郎、时任监酒的乐京、主簿唐年、黄州通判孟震等,都有脍炙人口的交友故事。尤其是孟震的“君子泉”(位于东坡赤壁右旁),至今黄州人还口耳相传。

黄州通判孟震居室庭院中有一泉眼,“泉水清澈,大旱不竭,大雨不溢”,感其孟君笃学清正,“克有常德,信于朋友”,朝中士大夫谓之“孟君子”。苏东坡对孟震之风节感同身受,曰:“真不忝此名也。”故将其泉名之曰“君子泉”。苏辙于欣喜中为孟震作《君子泉铭》,东坡题跋其后。经苏轼、苏辙为其撰文彰显其德的“君子精神”,已成为千古美谈。苏东坡何以对孟震的这一泉眼如此看重?“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有诗赞曰:“云梦泽南君子泉,水无名字托人贤。”此泉不仅因孟君子而得名,更是穷不忘道,释然自勉,以平生名义为至重,常怀“复入于道德之场”“不得复为君子乎”清正廉洁东坡精神之写照。

黄州贬谪时期清明正直的东坡,对孟震君子的惜爱,真乃“自古英雄惜英雄,惺惺相惜两相知”。苏东坡敏锐地看到君子磨砺,重在养成“无私”的品质。他认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苏东坡说,他从黄州迁往汝州时,也承蒙别人给他很多馈赠。当时他穷得像乞丐,尚且辞谢不受。于今虽为识字的“扶犁叟”,岂能冒然接受,受之则若饕餮然。

信哉斯信!这就是苏东坡“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君子品格,这就是“非其有,然后为冤业”“澹然无求,抱洁没身”的东坡清正风骨。东坡文化蕴含的清风正气,历久弥新,光照古今。

《东坡赤壁》刘应宗 画

【东坡故事】

婉拒富商赠礼

(梅玉荣)

苏东坡贬到黄州的元丰三年,得知黄州、鄂州等地因为家贫,有溺死新生婴儿的野蛮风俗,又是气愤又是难过。但他是待罪之身,不能直接干预地方事务。怎么办?想来想去,他便与黄州太守徐君猷当面沟通,又写信给鄂州太守朱寿昌,希望他们晓谕官民,尽快革除黄鄂两地的陋俗。两位太守都是他的朋友,认真采纳了他的建议并采取了相应行动。

苏东坡还牵头成立救儿会,主要向富人募捐,每位会员捐助至少10缗钱,多捐不限,作为被救婴儿的衣被、食品的费用。东坡率先捐出10缗。

有位姓孙的富商被苏东坡言行所感动,了解到他家大口阔生活困难,便亲自上门拜访,并送上20缗说:“先生美德善行让我感佩不已,奉上一点心意请您笑纳。”东坡笑着说:“虽家大口阔,但在我和夫人的精打细算之下,还可以勉强度日,谢谢您的心意。眼下最要紧的是救儿会,请先生把钱捐给救儿会可好?”这位富商更加感动不已,当即又加30缗,总共捐了50缗给救儿会。闻说此事,当地富商你50缗,他100缗,纷纷解囊相助,很多婴儿由此获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黄州一带的溺婴习俗逐渐消失。

苏东坡买水

(罗与之)

1081年夏季的一天,苏东坡由王朝云陪伴,到五祖寺游览。途经广济县城梅川,听说县衙前有口水井,曾是禅宗四祖沐浴过的地方,取名叫“浴佛井”。苏东坡饶有兴致找到浴佛井,正准备讨口水喝,不料衙役告知:今日凡喝此井水者,必须留下一枚铜钱来。苏东坡不做声,付了钱,拿起水瓢将水递给王朝云。王朝云实在太渴,便一口气喝完了。苏东坡笑笑,也没说什么,拉起王朝云就走。

王朝云不解地问:“先生不是很渴吗?途中一直未饮水,这大热天的。”

苏东坡说:“这水有股铜臭味,难道你没有喝出来?”见王朝云一脸茫然,他大笑道:“我就是不喝!”

王朝云心想,先生囊中羞涩,一定是舍不得那枚铜钱,所以才说不渴。想到这,王朝云立马返身去透露了苏东坡的身份,取来一瓢井水,递给东坡。东坡问:“付钱了么?”王朝云故意摇摇头,东坡就是不接。这当儿,那个卖水的衙役急匆匆跑过来,将两枚铜钱退给王朝云,然后向苏东坡鞠了一躬:“小人有眼不识泰山,真不知是苏学士驾到,我哪能收您的钱?”说完,硬要苏东坡去县衙坐坐。

此时正是午饭时间,苏东坡感觉肚子有些饿,加之又渴,便问:“你坦白告诉我,收取井水费,是做什么用的?”

那衙役说:“先生有所不知,昨天东门头有户人家不幸失火,全家遭难,只剩一个年幼孤儿,县衙又拿不出钱来,县令决定借这浴佛井的水,收点费用赈济,收多收少,仅限今天。”苏东坡听到这,忙掏出一把铜钱递给衙役,并一仰脖子,“咕咚咕咚”喝完了水,赞叹道:“真的甘甜啊!”

武昌罢官席

(邱风)

苏东坡21岁中进士,做了40年的官。他不论在高官之时,还是被贬之际,不管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总是注重清正廉洁,节俭自律,极力反对贪腐和奢侈。

1080年,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后,由于薪俸减少,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自己耕种起来,反倒十分高兴,把这块地命名“东坡”,并自号“东坡居士”。为节俭度日,他把每月薪水均分30小份,挂在房梁上,每天取一包用,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存在小竹筒内,以备意外之需。

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同时也坚决反对朋友和社会上的大吃大喝之风。他谪居黄州时,长江对岸的鄂州太守朱寿昌是他的好友,专门接他过江叙旧。多年不见,他们分外亲热。就餐时,苏东坡见席上奢华排场,便皱起眉头说:“就我们三四个人吃饭,怎么搞得这样丰盛?”朱太守解释说:“你在黄州日子过得清贫,我今天想给你改善一下生活啊!”东坡摇摇头说:“清贫也好,富裕也好,总之是不可浪费。请你撤去几个菜,不然我就要罢席了。”在场几人连连点头,心里顿时升起敬佩之情。

【东坡遗爱】

美恶在我,何与于物。

《答毕仲举书》(1080年)

取非其有,然后为冤业。

《答毕仲举书》(1080年)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前赤壁赋》(1082年)

粗有益于世,瞑目无憾也。

《与滕达道书》(1083年)

一官为贫,更无可择。

《与王定国四十一首之四十》(1084年)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范增论》(1061年)

挺然不倚,视退如进。持其本心,不负尧舜。

《祭蔡景繁文》(1085年)

苏轼的有趣故事有哪些诗3

文 / 初酿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苏轼的豪迈;“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的长情;“小舟从此逝,沧海度余生”,这是苏轼的洒脱。


然而这个多情又豁达的苏轼,有时候却顽皮得像个孩子,如同金庸笔下的老顽童,风趣幽默,调皮可爱。


01


苏轼与佛印是很好的朋友,两个人经常一起谈诗论道,也常常斗嘴调笑,你来我往,你输我赢,最后只相视一笑。


那一年,苏轼在江北瓜州任职,距离佛印所住的金山寺很近,只隔着一条江,他们俩经常诗书往来。


一天,苏轼突发奇想,写了一首偈: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苏轼说自己在修禅,已经无畏世俗的各种流言,所有的嘲讽、痛苦、欢乐、荣誉等都已不能动摇他的心。


写完后,苏轼反复吟诵自己的新作,觉得十分满意,就派人送给了佛印。他想,佛印这个真正的佛家弟子,看了此偈,也一定会佩服自己这个业余的礼佛人。


没过多久,仆人就回来,手里拿着佛印的回批,上面只有两个字:“放屁!”

苏轼看了,顿时火冒三丈,立刻乘船过江,来找佛印理论。


到了金山寺,佛印的禅室却房门紧闭。苏轼正要推门,忽然发现门上贴着一张纸,上面有两行字:“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苏轼顿时醒悟,自己又被佛印这和尚算计了。


02


苏轼在杭州做通判的时候,杭州有位大通禅师,道行高深,很多人慕名前往。但这位禅师持法甚严,要求所有来拜访的人,都要先自行斋戒,否则不予见面,女人更是不见。


苏轼听说后,玩心大发,他约了一群人前去庙里游玩,还带了一名歌妓。因为大家都知道禅师的忌讳,没有人进入庙内,只在周围逛了逛,就准备回去。



苏轼却不肯走,偏要带着歌妓进庙拜见禅师,大家还没来得及劝阻,他已经和歌妓大摇大摆地进去了。


大通禅师很喜欢苏轼的洒脱和通透,听到他的声音,高兴地邀请他进来。一抬眼,看到他身后还跟随一歌妓打扮的女子,顿时面露不悦。


苏轼却嬉笑着说:“大师不要恼怒,今日是我不对。但是只要您把打木鱼的木槌借给这位小娘子一用,我马上写一首词专门向您赔罪。”


禅师当然明白这是苏轼在捉弄自己,就问:“我若是借了,你写出来的我不满意怎么办?”


苏轼说:“那我就任您差遣,直到您不再生气为止。”


禅师听了,二话不说,马上把手中的木槌推了过去。歌妓俯身告罪,捡起木槌。


苏轼则要来纸笔,须臾间一首词就写好,递给了歌妓。


歌妓手拿木槌,边舞边唱:


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

借君拍板与门槌,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

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眨眉。

却愁弥勒下生迟,不见老婆三五、少年时。

——《南歌子》


一个身姿妙曼的年轻女子,拿着一个和尚用的木槌,唱得一本正经,词却不伦不类。但这类似独白的唱词中,却含着一份佛心禅理,又带着一丝诙谐认罪的意味。这个画风,任谁见到都会忍不住大笑。


的确,歌妓还没唱完,大通禅师已经笑得前仰后合。苏轼这个调皮鬼,看到禅师笑得开心,冲歌妓眨眨眼,溜之大吉。



从此,杭州城又传出趣闻,苏轼带着歌妓见禅师,竟然没被打出来。就连苏夫人也为此笑了好一阵子。


03


苏轼的调皮,不仅在日常生活,就连在公堂上,他也能让严肃的公案变得妙趣横生。


当地灵隐寺有一个和尚,法号了然,虽然身入空门,心还牵挂着红尘俗世,不能一心修行。手中只要有点钱,就跑到城中寻花问柳。没有多久,他就陷入情网之中,迷上了一个叫秀奴的妓女。


为了能见秀奴,他花光了所有的钱。可没钱的时候,秀奴就不理他了,他只好借酒浇愁。有一天,他喝醉了酒,又跑去见秀奴,秀奴知道他没钱,就赶他走,他一气之下,失手杀死了秀奴。



当衙役将了然和尚捉到堂前的时候,由于挣扎,了然的袖子扯掉了,露出胳膊上刺的两行字:“但愿同生极乐国,免如今世苦相思。”苏轼看了,觉得好笑。这和尚,俗心未了,偏偏遁入空门。于是他就以这幅对联为引,写了一个特殊的判词。


当了然和尚押赴刑场斩首示众时,监斩的官吏将判词念出:


这个秃奴,修行忒煞。

云山顶上空持戒。

一从迷恋玉楼人,鹑衣百结浑无奈。

毒手伤人,花容粉碎。

空空色色今何在。

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

——《踏莎行》


一个普通的杀人案,却因苏轼一份别样的判词,在杭州城传了开来。


周国平曾说过:“凡童心不灭的人,必定对人生有着相当的彻悟。”苏轼一生都童心未泯,所以经历了一连串的宦海风波后,他依然能含笑面对,“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