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丽姿网 > 美文故事 > 美文故事

祖辈的日常小故事有哪些

格一物省一事9092022-11-09美食美味人已围观

旮旯里的历史,祖辈们的住事(一),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格一物省一事909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祖辈的日常小故事有哪些1

引子

很长一段时间里,梦里总会有那山,那水,那沟沟壑壑,那玉米高粱田间曲折的黄土碎石小路,家乡永远刻在记忆中。去年带着儿子回了一趟,主要是让孩子寻寻根,同时也想找找童年的自己。


站在村子西头的高坡上,追忆儿时的人,儿时的事,突然想到,一个普通人百年后,定不会再有人提起,他姓甚名谁,家往何处,何业为生,没人关心,无人知晓。一百年后,谁会知道我,谁会知道我从这里走出,我孙子?再往后恐怕真就飞灰烟灭了。想到这儿,心中有点苍凉,便有写写祖辈们的念头。脑子里祖辈们的形象是模模糊糊的,零零碎碎,都是从爷爷奶奶和村中老人闲聊得来,不全,记录一点总是好的。


早些年村里庙中还有个家谱,说是家谱,其实也不准确,只是一张拼接起来的大布,上面写有历代祖先的名字和关系,每年过年的时候挂出来,大家祭拜用的,后来各种原因遗失了。在父亲的记忆里,还能想起曾祖父和高祖父的名字,老辈人传下来说祖辈都是老实农民,可名字当中还有“书、庸”等字,他们识不识字无从知晓,名字也许是请教书先生或秀才起的,但从这些名字可以想象,祖辈们也想书香传家。


高祖父和曾祖父

高祖父,只留下一个名字,名字中有个“书”,大概读书是他一生未了的梦想。


曾祖父,我们那儿的称呼是太爷爷,农民,农闲时会到县城里做些零工,比如到烧饼铺里帮帮忙,打打下手,干点粗活。日本人来的时候,店家避难去了,留下太爷爷看铺子,没想到日本兵破门闯入抢饼子,太爷爷被日本兵乱枪打伤,不治而亡。去世的时候,村里好多人都落了泪,因为太爷爷是村里的大善人,邻里邻居都念他的好。早些年村里还有些老人小时候见过太爷爷,他们碰到我的时候总是说你太爷爷心眼好,和气,可是个难得的好人呐。很可惜如今这些老人也不在了,再也不能听到太爷爷的故事了,这就是曾祖父的全部故事,没有情节,只有个模糊轮廓,就留下了“和善”二字。

曾祖父的故事大概就是那时千千万万中国农民的缩影,他们淳朴,生活艰辛但从不抱怨,依然平和地善待他人,简单而满怀希望地活着,善良是他们最重要的特质。但太爷爷从未曾想过,他的生命会终结于远渡重洋过来的一群魔鬼,家乡的人们至今对日本毫无好感,这是世仇,血仇,类似故事还有很多,家家户户都遭过日本人的罪,至少在家乡,在我看来,和日本人的仇是很难消解的,这个仇,看抗日神剧长大的这一代人是无法切身体会到的。


现在我推测,太爷爷大概1880年左右生人(走时大约60岁左右),彼时中国刚刚熬过了饿殍满野的光绪三年(大旱三年),清廷腐败无能,贪官横行,外忧内困,非常贫穷落后,老百姓时常食不果腹,大清帝国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西北新疆和东南海疆同时陷入危机。日本吞并琉球,改名为冲绳;依然保持相当实力的太平天国余部还未剿灭;遥远的新疆也在此时发生了叛乱;俄国也对我国虎视眈眈……


再往后就是太爷爷的两个儿子,大爷爷(爷爷的大哥)和爷爷,他们的故事要丰满很多,赶脚,护镖,麦客,拉黄包车~~有些许传奇。


未完待续。

祖辈的日常小故事有哪些2

爷爷辈们

从“票号”,“官道”,我们村说起

我的老家平遥,县城在清代康、雍、乾、嘉年间,当铺、账局、钱庄、银楼等组织已初具规模,道光年间达到鼎盛时期,票号(类似现在的银行)资力雄厚,在京师、天津、汉口、成都等地形成遍布全国的分号网络,直至民国(大约在1920年左右)逐步衰落,书写了晋商传奇。



我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山西平遥山沟里,据说七八代再往上是避战乱迁到这里的,祖上是元代的一员武将,这里早有人居住,周边的山坡很早就有梯田,查阅资料看,大概是三国时期,魏国屯垦的遗迹,历代耕种至今,并不是后来所说的农业学大寨整修的。村庄离平遥县城三四十里地,村中的老建筑,老门楼儿都是清代风格,村子的兴衰伴随着平遥县城票号发展,那个时候村里人的生计多少与这个票号有关。



时至今日,附近还有不少富商的院落遗迹,只是没有众所周知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那么大而已。村中流传有许多富商们的故事,有一个故事记忆特别深刻,说的是村里有个在湖南开票号的富商,人称“湖南客”客死他乡,灵柩往村里运的时候,一路上用金钱开道,随队伍带着一个风水先生,按风水先生指的路走,没路的话就花钱“遇水架桥,逢山开路”,可见其富有,十分土豪,财富传到后代,由于后人吸食洋烟(鸦片),家中破落到无立锥之地,最后乞讨饿死,一门尽绝,十分凄惨。小时常听此故事,几乎变成了老人们教育后辈儿孙勤俭持家守业的鲜活教材。



周边的村庄,名字大都带“庄、堡”等字,同姓为村,还带点军事意味,村里老人们回忆,早年间村口的重要位置还有瞭望台,旧时用于防止山匪响马,现在已变成黄土堆,砖石都被后人拆去盖房了。说明再早,至少明末时期并不太平。早时和周边各村一样,村村都有戏台,青砖打造雕梁画栋,十分考究。抗日时期,戏台上面还有推光漆做的牌匾,日本人来的时候想据为己有,结果摘的时候还砸死了一个日本兵,苍天有眼啊!解放初期,村里的戏台还大致完好,后期逐渐毁坏,小时候还在那里玩,生产队农忙的时候,人们在戏台下打粮,下雨时台上作为存粮避雨之所,可惜这些戏台现在大都已经破败不堪,有的已经淹没黄土杂草之间,但依然掩饰不住当时繁华富庶。



老家的村东边,是一条从山上流下来的小河,河的再东边的山坡上,被人横向切出一条路来,南北方向,老人们叫他为“官道”,小时不解其意,现在查阅资料,推测那大概是一条南北的商道,官方车马,民间商人都由此往来,据说当时县城的许多晋商老字号,那时就是从这里往来贸易的,类似南方人所说的“茶马古道”,官道沿着山涧河道绵延几十里,通向深山,最终通往何处,未曾考证过,从地图上看应该是通至祁县。官道穿过村庄的部分如今虽已硬化铺上沥青,但还是显得十分偏僻,不过沿道的村庄至今还有许多关帝庙,车马店等遗迹,残垣断壁中似乎依然能听到车马銮铃的喧嚣。



儿时常能听到谁家的祖上是大厨、乐师、名医等等的传说,印象深刻的是村里一个挑粪老汉,时常在干活的时候哼着小调儿,祖上是个乐师,打小耳闻目染,不识字但是会哼小调,用现在的眼光也算民间艺人,那些小调大概也算非物质文化遗产吧!也许已经失传,在这偏僻的小山村有这么多与种地不相干的行当,应该是不多见的。想来在那个繁华的年代,我的曾祖、高祖、天祖辈先人们,作为一介贫民,依靠官道也许混口饭还是容易的。然而,曲终人散繁华落尽,光绪年间大旱三年,风雨飘摇,凋零残破,直到民国,受苦的总是老百姓,太爷爷、爷爷们开始了他们艰辛的生活。



太爷爷一共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两个女儿分别嫁到不远的邻村,大爷爷估计是个镖师,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快递员,行走在官道上,老二是我的亲爷爷,在家种地,当过麦客,还到太原拉过黄包车…………



先到这儿,改天继续吧。

祖辈的日常小故事有哪些3

小时候学会一个词“番bing”,闽南语意指下南洋的华侨。从那时候开始,听过了不少与此有关的祖辈的故事,一直记在心里。曾想过把这些汇集加工成一个故事,可是我的创作能力有限只好一个个流水账似的列下来。今天分享的第一个是太叔公的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南洋地区的华人带来了很多机遇,西方人对南洋的控制力在缩小,而日本人还来不及伸手进来,华人成了很多码头和庄园的主角,也带动了福建沿海下南洋赚钱的风潮。

绝大部分下南洋的人其实都是干的苦力活,他们用比当地土著人要多十倍百倍的勤劳消耗自己的体力和生命,只是为了能多寄给家里几块钱和附上几句“叩问父母亲安好”的“侨批”——侨批就是南洋华侨寄回来的信,现在保存于厦门市博物馆的侨批是很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有经过时不妨走进去细细地看一看。


我的曾祖父有三个弟弟,老三和老四就是那个时期一起下了南洋。当时新婚不久的两人还有很多人,为了养家糊口改善家庭环境,一起下了南洋。那时老四的妻子怀了孕,而老三的妻子不见动静,于是高祖母就在一年后把老三叫了回来,不再让他下去了。老三被叫回来后,本身家里田产微薄,收入自然是不如整日里寄钱回来的老四家。老四的妻子又处于怀孕期间,所以时不时地拿点钱出来改善伙食,也惠及到其他兄弟家,加之老四不在家,家里上下自然就对老四的妻子比较好些。

老三的妻子总归不是那么心胸开阔的人,面对这种状况,一开始先是自怨自艾,接着开始抱怨丈夫,而慢慢恨起了这个“同婿”——闽南语妯娌之意,然后竟开始“苦毒”(闽南语欺负虐待之意,我曾怀疑是不是荼毒二字,不过我不是专业研究者,还是先音译)老四的妻子,至于怎么个“苦毒”法,老一辈人却是不愿多谈。后来,老四的妻子生下一个男孩,因为老四无法抽身赶回缺少个依靠感,又因为老三的妻子的缘故,所以在孩子才三个月大的时候,老四的妻子竟然自杀了。

(我小时候听过很多起早年农村妇女的自杀的事情,后面要说的还有这样的故事。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个当年广泛存在的现象,有人还为此专门做了社会学研究,那时读这些文章和书,总不免心有戚戚焉。)


老四的儿子三个月大尚在哺乳,老二的儿子这时候正好出生,所以老二的妻子就把小娃娃给接过来喂养,而老大的妻子也就是我的曾祖母则每天帮着照顾。半年多后,老四终于得以赶回来。虽然对这些事情十分愤懑,但终究面对的是家人,心灰意冷之下,不久就毅然决然地抱着儿子下了南洋。从此,除了高祖母去世之时,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了。

再后来,我小的时候,老四的儿子回来过一次,回来的还有父亲在南洋续弦而生的同父异母的弟弟们,带了不少礼物感谢了当年帮忙养育过一阵子的他的大伯母二伯母——虽然都已近九十高龄,那时候老三的妻子也健在,双目失明了,他终究也托人给捎了一份礼,却并不见面。


又过了两三年,我曾祖母和曾祖二婶婆相继过世,这位叔公又特地赶回来奔丧过,但是从那之后就没再有消息了。前两年,族里修祖祠重编族谱,家里曾经托人下次探问,却因为老一辈都已故去,终究只能记载到这位叔公那一辈,一个血脉承续就这样与故里完全断了联系了。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