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丽姿网 > 美文故事 > 美文故事

魏晋名士人的故事有哪些

沐风夜2022-11-09美食美味人已围观

魏晋名士有趣的故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沐风夜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魏晋名士人的故事有哪些1

魏晋名士的故事,有很多见载于刘义庆所编撰的《世说新语》里。

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介绍一下。

1.潘岳与左思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邀,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潘岳,字安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貌比潘安”里的那个潘安。

潘安帅到什么程度呢?说是他年轻时候出门打弹弓玩,路上碰到一群妇女。这群迷妹一看潘安就走不动了,大家手拉手,把潘安给围了起来……

另一位名士看不下去了。他是谁呢?名叫左思,字太冲。此人跟一个著名的成语有关,那就是“洛阳纸贵”。左思很有才,写了《三都赋》,结果京城里的人们争相传抄。

可惜,这位左太冲虽然文美,但颜值实在太低。他听说潘安竟然有这样的“艳遇”,于是也模仿潘安,大摇大摆出门。

结果呢,万万没想到,一群大妈看他长得太丑。长这样都敢出来吓人?!于是一起向他吐唾沫。左思怏怏而归。

2.隔壁“老王”的故事

这里说的老王,他不姓王,而是姓阮,他就是竹林七贤之一——阮籍。

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说的是,阮籍家隔壁有一户卖酒的,老板娘长得特别漂亮。老阮就经常跟他的好基友王戎(王安丰)去喝酒。老阮酒品不太好,喝醉了就睡在人家老板娘旁边。。。

可能有人疑惑,难道老阮跑到人家床上了?

非也,根据当时的家居情况推测,老板娘卖酒的时候大概也是跪坐的,阮籍就在人家旁边的席子上顺势躺着不起来。

这老板娘不觉得膈应,老板还觉得难受呢!果然,男主人一开始很不开心,但是阮籍毕竟是有身份的人,估计男主人也不敢说啥,只能暗中观察。

好在老阮是个老实人,从头到尾也没有更过分的举动了。

3.抠门老王的故事

这回的老王真的姓王,就是跟阮籍一起喝酒的那个王戎。

王戎吝啬是出了名的。

 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

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王戎女适裴頠,贷钱数万。女归,戎色不说。女遽还钱,乃释然。

说王戎的侄子结婚,王戎送了一件单衣,后来居然又找侄子要了回去。

奇葩吗?

他对自己女儿也这样。他闺女出嫁,估计是一时手头紧,问家里借了一笔钱。结果每次闺女回娘家,王戎就不给好脸色。这王姑娘赶紧筹钱还给家里,王戎心里的石头这才落了地。。

还有更奇葩的呢。说王戎家里有好李子,除了自己吃还拿来卖。可是他又怕别人得了这个李子,就可以拿李子核来种。于是每次卖之前,一个一个给李子钻眼,把核钻破……

魏晋名士人的故事有哪些2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回忆,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相互交织,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但这又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年代,是一个精神上极度追求自由,文化多姿多彩的年代,特别是魏晋时期的知识分子们主张人性自由、开放、张扬,在社会道德沦丧、人们失去信仰的黑暗中,这些知识分子们用他们的天性,用他们的良知,像一颗颗流星划过漆黑的夜空,留下了闪亮的光彩。

在这个名教荡然无存的黑暗时代,魏晋的名士们放荡形骸,做出种种惊人之举。他们服食五石散之类的毒品,他们裸奔,他们身上长满了虱子而泰然自若,他们整天研究虚无飘渺的玄学,他们是一群不幸的人,是一群追求自由而不得的人,更是一群不愿意与统治阶级合作的人,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一群痛苦的人。

他们表面上以他们的行为定义了一种新的人生态度,被后人称为“魏晋风骨”,又称“魏晋风流”,实质上是他们无声的反抗,是人性的觉醒。

(魏晋名士)

魏晋士人留给后世的印象最深刻的,也是争议最大的就是他们的一些行为让后人很难理解。他们能写出华丽壮大的文章,能亲手酿制最醇的美酒,也能亲自炼制毒品服用,这是魏晋时期很多知识分子的独有的生活方式。

一、魏晋名士的种种奇异表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很多名士。从建安七子到竹林七贤,再到裴叔则、乐彦甫、卫叔宝、王夷甫,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名士圈子。

他们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有竹林七贤这样不与政府合作,看不惯统治阶级的,也有以王导为代表的支持政府的朝廷重臣,还有曹氏父子那样政治势力的代表。

而一般认为,只有第一种名士的身上,才存在魏晋时期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的风骨。他们包括纵酒的诗人,裸奔的名士,论道的居士,他们或清谈,或饮酒,或吟诗,充满了自暴自弃的颓废和挣扎的反抗。

这一类名士,主张人性自由,痛苦时则哭,开心时则笑,率性而为,不拘礼法,所有行为出乎本心和真性,所以才会出现王猛为代表的“扪虱而谈”的奇观。

(扪虱而谈的王猛)

王猛出身贫寒,隐居山中,以卖畚箕为业。但他好读兵书,长于谋略。

据《晋书》记载,东晋永和十年,东晋大将桓温进兵关中,王猛披着一件破衣服去见桓温,“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谈,旁若无人”

两人在王猛掐死虱子发出的“啪啪”声中谈论天下形势,最后王猛发现桓温徒有其表,根本没有收复关陇失地的雄心,便拒绝桓温之聘,扬长而去。

旁若无人掐虱子的不止王猛一个,另一个大名士顾和在给王导当从事时,陪王导入宫,站在王导车边上旁若无人的从胸口捉出一只又一只虱子。

武城侯周顗刚好路过,故意指着他的胸口问:“你这里面有什么?”顾和“搏虱如故”,回答说:“此中最是难测地”。

周顗后来对王导说,你身边那个捉虱子的,是一个大才啊!

魏晋时知识分子身上长虱子,据说是和他们服用一种丹药“五石散”有关。这是一种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慢性毒品,而当时许多对现实绝望的知识分子,便依靠服药后的幻觉来摆脱现实中的烦恼,发泄对现实的不满。

当时有种说法,“痛饮酒,服丹石,熟读《离骚》,便为名士”,所以服药的人非常多。

(常服五石散嗨上天的何晏)

据说三国时何晏是最早发明“五石散”的名士,他服药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想让自己看起来气色更好一点。

当他服药后,“双目炯炯”,面色红润,使得无数粉丝争相效防。据说服用此药后,全身燥热,皮肤变白变薄,不能洗澡,也不能穿紧身衣服,否则全身皮肤都会溃烂。

正是不洗澡,特别是不洗头,又穿宽松的麻布衣服,为虱子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当时长虱子是件很时髦的事,如果在清谈之时,边聊边捉几只虱子来掐死,发出“啪啪”的声音,是很愉快且会令人刮目相看,肃然起敬的。

魏晋名士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任性狂放,行为不拘礼法,往往做出令人无法理解的诧异之事。《晋书》上记载,王澄在担任荆州刺史时,太尉来检查,王澄就像没看到一样,径直来到院中,脱下衣服,光着膀子爬上院子里的一棵大树,将树上鸟窝里的鸟蛋掏出,然后丝条慢理的爬下树,穿好衣服,旁若无人。

太尉不但不怪罪,反而称王澄豁达。

我们今天的人看来,不管是会客时捉身上的虱子,还是领导来了置之不理,自己上树掏鸟蛋,都是无法想象的事情,而这在当时的名士中,是很正常的举动,也能被时人理解,说明魏晋时读书人身上有着各式各样的怪异行为,让人见怪不怪了。

这些名士并不是不懂礼仪,相反他们是极熟悉礼教的,他们是故意用放荡、不遵守礼教,来表达对全世界礼教丧失的愤怒和失望。

(王徽之雪夜访戴逵)

也不是所有的名士都很叛逆,也有不少率性直爽的人,简直可以用单纯来形容。《世说新语》中记载,王徽之与戴逵是好朋友。有一天半夜下起鹅毛大雪。王徽之突然想念戴逵了,他立即穿衣起床,带着书僮连夜乘船去访戴逵。第二天天刚亮,王徽之来到戴逵家门口,却突然令船原路返回。船工不解,王徽之说:“我乘兴而来,兴尽而回,又何必一定要见到戴逵呢?”戴逵后来得知此事,说:“徽之不囿于礼,独钟于情,真是我的知心朋友。”

这种故事也只能发生在魏晋那个特殊的年代,只能发生在这群率真任性的名士身上。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二、“魏晋风骨”的成因

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名士都出自儒家。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就成为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礼教,儒士们也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成自己的理想和任务,他们觉得自己有义务去维护国家的安定与强盛。

而当时的现实是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国家危如累卵,上层统治者又醉生梦死,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这些名士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出身和影响力,实现自已的功成名就,但他们思想深处那种“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却无法实现。他们看清了这个社会,可他们改变不了这个社会,他们的痛苦可想而知。

(竹林七贤)

儒士的这种痛苦表现形式因人而异,但其中最激进的是三国时的名士孔融和祢衡。

他们似乎是狂人,是不识时务者,但他们之所以将不满对准曹操,是因为在曹操身上寄托了他们恢复社会秩序的希望。

祢衡当众脱光衣服,并不是证明自己的清白,而是希望的肥皂泡破碎后的呐喊。而这种希望一旦破灭,他们便迫不及待的批判造成他们理想破灭的曹操。

也许他们并不是完全针对曹操个人,而是针对曹操所代表的势力。他们与曹操相比是弱者,他们除了用语言和文字表达不满之外,做不了什么。

所以他们痛苦,这种对现实无奈、无法改变造成的痛苦最终让他们自愿走上毁灭的道路,也不愿意眼看着理想一点点的破灭。

在魏晋社会中,名士的名气和榜样作用是很大的。特别是那些保持道德洁癖的隐士们,更是得到社会高度评价。这种评价表现在“竹林七贤”身上,就变成了一种“魏晋风骨”。

他们几乎亲眼见到了曹魏篡夺以汉室江山,又司马氏夺走曹魏的天下的亲历者,这些近似谋反的举动,是具有首先洁癖的竹林七贤们所不能容忍的。

但他们处在一个乱世,他们没有力量去反抗,甚至也不能完全充分的将这种不能容忍表达出来,除了采取“不合作主义”,他们还能有什么别的选择?

(嵇康)

“竹林七贤”毕竟是七个个体,并非铁板一块。山涛就没有坚持住,与司马氏走到了一起。所以嵇康就采取与山涛绝交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立场。

所以此后嵇康、阮籍更加纵情诗酒,一个天天打铁,一个日日大醉,这都是他们作为儒家对现实无可奈何的一种逃避。

三、如何理解“魏晋风骨”

魏晋名士们的思想精神、言行举止集合而成的魏晋风度,对后世的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竹林七贤”在世之时,天下模仿他们的就数不胜数,而后世最推崇他们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

李白的性格与嵇康、阮籍很相像,也是放荡不羁,不愿意受拘束的,是向往自由的人格。

苏轼的作风中也有魏晋遗风,他称赞阮籍是“千古风流”,叹息宋朝时魏晋遗风已经不在了,所以“空留风韵照人清”。

“魏晋风度”是当时读书人的价值追求,代表了魏晋文化的主流方向。正如后人评价的一样,“它以人性的觉醒为前提,奠定了中国文人的基本人格精神”。

这些名士们用不同的方式,向世人展现了历史上一个政权交替频繁、人民颠沛流离的时代,以及在这个时代他们做出了怎样的抗争。

(隐士居所)

魏晋之风也为后世带来了隐士精神。这种隐士精神有别于西方的隐士,中国的隐士们并不是完全出世的,而是以不同的方式入世。

也许他们隐逸是一种手段,是在等待时机,是以退为进的一种韬光养晦,是中国文化中“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一种表达。

东汉灭亡后,无数士人企图以德救国,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他们引领了社会上道德意识和个体意识的觉醒。

在整个社会分成“士族”和“庶族”,讲究门第出身的情况下,他们用他们的“真”,用他们的怪异行为向社会吹响了反抗的号角。

他们在无法实现自我价值和政治抱负的情况下,沉浸在药自我世界里,用赤身露体,服食毒品的怪诞行为保全性命,在无奈中暂时忘记儒家的使命。

所以我们不能单纯的批判他们,认为他们是社会的寄生虫,要知道他们有着不为人知的苦衷。

魏晋社会是一个崇尚骄奢淫逸的社会,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期,我们不能只看表面,而将这些名士们与他们所处的环境割裂开来。

至少他们用他们的方式,弘扬了他们的价值观,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个体自由的宝贵思想,虽然他们的方式并不值得提倡。

参考文献:《世说新语》、《晋书》、马良怀:《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

魏晋名士人的故事有哪些3



故 事 一

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寔(东汉时期官员、名士)和朋友约好一同外出,约定中午出发,到了中午,朋友没有来,陈寔于是独自出行了,走之后,朋友才赶到。当时陈寔的儿子元方才七岁,正在门外玩耍。来客问元方:“令尊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不见您来,已经走了。”那位朋友非常生气,说:“真不是人呀!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扔下别人不管,自己走了!”元方说:“您跟家父约定中午走,到了中午还不来,这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人家的父亲,这是不讲礼貌。”那位朋友听了十分惭愧,就下车来招呼他,元方掉头回家去,连看也不看一眼。

感悟:言而有信,是每一个人都该坚守的原则之一,就这一点而言,陈寔的朋友无疑是理亏的一方;当着对方的面指责对方的家人,这显然有失礼貌,何况指责本身就站不住脚,陈寔的这位朋友活脱脱一副无理取闹的模样,也难怪年幼的元方不想搭理他了。尊重是相互的,你尊重对方,对方自然也会尊重你;而如果你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就不要太期望别人把你摆在尊贵的位置上了。很多人都责怪别人对自己无情、冷漠、无礼,但这时应该更多地反省一下自己的态度和做法,如果自己不对,又怎能苛求别人呢?

故 事 二

原文:夏侯泰初与广陵陈本善。本与玄在本母前宴饮,本弟骞行还,径入,至堂户。泰初因起曰:“可得同,不可得而杂。”

译文:夏侯泰初(即夏侯玄)和广陵郡人陈本是好朋友。一次,陈本和夏侯玄在陈母面前喝酒,陈本的弟弟陈骞从外面回来,径自进入厅堂之内。夏侯玄于是站起身来说:“可以与人以礼相交,不可以违礼杂处。”

感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个人只有知节懂礼,也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想要优雅和风度,首先要和蛮横与粗鲁断绝关系。夏侯玄虽然和陈本关系很要好,但他并没有因此纵容陈本弟弟的粗鲁和失礼,这是他的坚守和原则,不因个人关系的亲疏发生任何的转移和改变,丁是丁,卯是卯,凡是牵扯到为人原则的事情,不含糊,这是一种态度。


故 事 三

原文:和峤为武帝所亲重,语峙曰:“东宫顷似更成进,卿试往看。”还,问何如,答云:“皇太子圣质如初。”

译文:和峤(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大臣)被晋武帝司马炎所器重,司马炎曾对和峤说:“太子近来似乎有所长进了,你可以去看看。”和峤回来后,武帝问他怎么样,和峤回答说:“太子的资质同以前一样。”

感悟:司马炎知道太子生性愚笨,因此十分担心他能否继任王位,让和峤去观察太子其实是想让和峤给他一些心理上的支持,司马炎清楚太子并没有改观,但他肯定希望和峤给他一个太子已经变好的消息,然而,和峤并没有说谎,最终在司马炎的心头浇了一盆冷水。

无疑,和峤是一个有气节和坚守的人,坚持说真话讲实情,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和娇说话的艺术,他并没有说太子像之前一样愚笨,而是说太的资质和从前一样,但对太子的资质如何却不做任何评判,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太子的资质如何司马炎心里自然清楚,和峤的这盆冷水够冷却也没有留下任何把柄和破绽,司马炎自然也就无从苛责了生活中,我们坚持自己的主张和观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为此和人针锋相对,我们完全可以采取一种迂回而间接的方式,委婉而坚定地表达自己的主张。


故 事 四

原文:山公大儿着短帢,车中倚。武帝欲见之,山公不敢辞,问儿,儿不肯行。时论乃云胜山公。

译文:山涛的大儿子山允戴着一顶便帽,靠在车边。晋武帝想召见他,山涛不敢替他推辞,就出来问儿子的意见,他儿子不肯去。当时的舆论认为山涛的儿子胜过父亲。

感悟:在山允拒绝了司马炎的邀见后,山涛谎称山允患有疾病这才使得山允“逃过一劫”,山允虽有自己的坚守,但不顾一切的处事方式却值得商榷,山涛并非没有正骨和傲气,只是懂得以合理的方式保全自己,人需要坚守自己的选择,但也需要智慧和通达。


故 事 五

原文:向雄为河内主簿,有公事不及雄,而太守刘淮横怒,遂与杖遣之。雄后为黄门郎,刘为侍中,初不交言。武帝闻之,敕雄复君臣之好。雄不得已,诣刘,再拜曰:“向受诏而来,而君臣之义绝,何如?”于是即去。武帝闻尚不和,乃怒问雄曰:“我令卿复君臣之好,何以犹绝?”雄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今之君子,进入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臣于刘河内不为戎首,亦已幸甚,安复为君臣之好!”武帝从之。

译文:向雄任河内主簿时,有件公事本来和他没关系,可是郡太守刘淮大为震怒,对向雄施以杖刑并将其革职。后来,向雄任职黄门郎,刘淮任侍中,两人虽在同一部门,却从来不说话。晋武帝听说这件事,便命令向雄恢复两人的关系。向雄不得已,就到刘淮那里,行礼后说:“我奉旨来你这里,可是我们之间的恩义已经断绝了,怎么办?”说完,马上就走了。武帝后来听说两人还是不和,就生气地问向雄:“我命令你与刘淮重修于好,为什么还要继续绝交 ?”向雄说:“古代的君子,按礼法举荐官员,也按礼法贬黜官员;现在的君子,任用人的时候恨不得把对方抱到膝盖上,罢免人的时候恨不得把人推进深渊。我没有和刘淮刀兵相见,已经万幸了,怎么还能重修于好呢!”晋武帝听后,就不再勉强他了。

感悟:观察一个人的最佳方式,就是看他怎样对待一个对自己已经没有利益可言的人,失去关键利益的纠缠,一个人不在需要掩饰什么,这时候,最能看清人的本性和真情。


故 事 六

原文: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籍。王敦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

译文:王含任庐江郡大守,贪赃枉法,声名狼藉。王敦袒护他哥哥,一次特意在大家面前赞扬说:“我哥哥在郡内政绩很好,庐江名士都称颂他。”当时何充在王敦手下任主簿,也在座,严肃地说:“我就是庐江人,所听到的和你说的不一样。”王敦哑口无言。旁人都替何充捏一把汗,何充却十分但然,神态自若。

感悟:敢说真话是一种境界,敢于当着说谎者说真话是一种大境界,东晋阮裕评价何充说“卿志大宇宙,勇迈终古”。


故 事 七

原文:何次道、庾季坚二人并为元辅。成帝初崩,于时嗣君未定。何欲立嗣子,庚及朝议以外寇方强,嗣子冲幼,乃立康帝。康帝登阼,会群臣,谓何曰:“朕今所以承大业,为谁之议?”何答曰:“陛下龙飞,此是庾冰之功,非臣之力。于时用微臣之议,今不睹盛明之世。”帝有惭色。

译文:何次道(即何充,晋朝重臣)和庾季坚(即庾冰)两人一起受命为辅政大臣。晋成帝司马衍驾崩后,由谁继位还没有定下来。何次道主张立嫡长子,庾季坚和大臣们却都认为外来之敌势力强大,嫡长子年幼,于是拥立司马衍的弟弟康帝继位。康帝登帝位后,会见群臣时问何次道:“我今天能继承大业,是谁的主张?”何次道回答说:“陛下登帝位,这是庾冰的功劳,我没有出力。当时如果采纳了我的意见,现在就看不到眼前的太平盛世了。”康帝听完,面有愧色。

感悟:何冲是诚实的,不自我标榜,是非功过任人评论,我自坦荡无欺。康帝本想让何充难看,看他怎样狡辩,但何冲却毫不掩饰,也不辩驳,将事情的真相告诉康帝,结果倒显得康帝得势不饶人,做事情要勇于承担责任,不掩饰,不欺瞒,如果你坦荡诚实,他人也会以一个公正宽容的心对待你。言辞立其诚,一个人的言辞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所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不讲诚信的人可能会一时掩盖真相,但他却很难欺人一世,一且被识破和戳穿,就很难立足,因为没有人愿意和虚伪狡诈的人相处。


故 事 八

原文: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文度曰:“故应让杜许。”蓝田云:“汝谓我堪此不?”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译文:王述调任尚书令时,调令一到便走马上任。他的儿子王文度说:“你本来应该把这个官位让给杜、许两人。”王述说:“你认为我能否胜任这个职务?”文度说:“不是说你胜任不了,而是说克己让人总是好事,礼节上恐怕不可缺少。”王述感慨地说:“既然能够胜任,为什么还要谦让呢?人家说你胜过我,据我看终究不如我。”

感悟:人要学会谦让,但不能事事退让,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自信的表现,也是敢于担当、勇于挑战的体现。一件事情,如果坚信自己能够做好,就无需退让,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即将做的事情负责。


故 事 九

原文: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子敬瞋目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

译文:注:樗(chū)蒲:出现于汉末盛行于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南风不竞:事出《左传》,这里指的是南边的玩家处于劣势,即将要输。

王子敬(即王献之)很小的时候,曾经看一些门生在玩樗蒲这种游戏 ,看出胜负后,便说:“南风不竞(南边的要输)。”门生们听完,轻视他是小孩子,就说:“你这个小孩子只是管中窥豹罢了,至多只能看到豹子身上的一个斑纹。”王献之听完,瞪大眼睛说:“比远的,我愧对荀奉倩(荀粲,东汉名臣荀彧幼子);比近的,我愧对刘真长(刘惔)。”说完拂袖而去。

感悟:荀粲“简贵不与常人交接,所交皆一时俊杰”,而刘惔是“门无杂宾",王献之的言下之意,即是说自己结识了一些目中无人的朋友,因此愧对荀粲、刘惔两人,王献之年龄虽小,却一身正气,他的拂袖而去,令人刮目。我们在评判一件事情和一个人时,应保持客观公正的视角和立场,杜绝自以为是。


故 事 十

原文:孝武问王爽:“卿何如卿兄?”王答曰:“风流秀出,臣不如恭,忠孝亦何可以假人!

译文:孝武帝问王爽:“你和你哥哥比起来怎么样?”王爽回答说:“轮才华,我比不上哥哥王恭,至于忠孝,我又怎么可以输给他呢!”

解读:人可以无才,但不能无德;人可以让才,但不能让德。王爽虽然才华不比哥哥,但在忠孝等方面却毫不含糊,这值得令人尊敬。《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很赞哦! ()